董龍軍 許偉 汝軍林
【摘 要】鐵路運輸調度中DMIS(鐵路運輸調度指揮管理系統)的應用帶動了鐵路信號系統向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鐵路信號在調度指揮手段、行車控制技術和信號技術設備功能的落后面貌。基于此,文章對其進行探討,首先對該系統進行了簡單論述,并對其應用要求進行了分析,同時探討了其建設原則,最后重點對其創新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DMIS;應用要求;建設原則;創新
引言:
我國鐵路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智能化技術不斷的滲入使得各方面控制都得到了有效的發展。DMIS系統在調度指揮工作中的應用,能夠為調度人員提供先進的調度指揮和處理手段,提高其應變和處理能力,充分發揮現有鐵路運輸設備的能力,并改善調度人員的工作條件和環境,滿足改善鐵路運輸服務質量、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能力。
一、鐵路運輸調度指揮管理系統概述
鐵路運輸調度是鐵路日常運輸組織和生產指揮的樞紐機構,實行分級管理、集中統一的指揮原則。調度計劃以保障運輸目標實現為目的,體現了運輸資源的有效配置,是調度指揮主要手段之一。鐵路運輸調度管理系統(TDMS)以支撐實現調度計劃協同編制為核心功能,經過4次大的升級改造,已實現鐵路局調度工種專業間協同編制調度日(班)計劃及按列調臺輸出每日計劃圖,即“一日一圖”。為進一步適應鐵路轉企后的運輸組織改革,圍繞“輔助決策、高效調度、動態配能、精準運輸”的調度指揮目標,以提高鐵路運輸生產效率和全力保證運輸生產安全為重點,解決調度決策智能化、生產組織精準化、運力調配精益化、應急處置科學化等問題,需要研究和建設智能化的新一代鐵路運輸調度管理系統。
二、運輸調度管理系統的應用要求
第一,安全卡控由人控變機控。限速、軍運等重點列車的開行,動車組的“五固定”,為適應市場靈活的客車開行方案等,均對調度組織的安全提出嚴峻挑戰,擺脫人工的安全不可控,盡量爭取通過設備與信息化系統來進行安全卡控勢在必行;第二,優化及改造作業流程。在高速鐵路快速發展、新的先進設備大量投入使用的背景下,原先的調度作業流程、組織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必須通過信息化手段優化作業流程,甚至進行流程再造;第三,提高調度工作效率,降低調度人員勞動強度。分局撤銷后,鐵路局調度臺的管轄范圍幾乎是原分局的2~3倍,為此,需要將調度人員從原來的機械重復的人工信息收集中解放出來,保證調度人員有充足的時間與精力來精心組織,安全指揮;第四,各調度工種間信息共享、透明。調度工種與調度臺的增多,必然要求調度指揮過程中的信息溝通暢通、實時、快捷。通過信息化共享,達到各工種之間信息透明、準確,滿足調度各作業環節的工作要求。
三、建設運輸調度管理系統原則分析
(一)調度指揮的統一性
運輸調度管理系統應實現系統統一指揮,面向市場需求,以基本計劃為依據,實現全路在線協同編制統一的調度日(班)計劃;對運營生產實行集中統一管理,隨時掌握各線列車運行情況,以及各種資源運用狀態與備用情況,并能在特殊情況下及時調度各種資源,應對各類突發事件。
(二)保持路網的完整性
運輸調度管理系統應實現系路網的完整性,并且能夠實現一個系統的全覆蓋,這有利于發揮路網網絡效應和各通道的運輸能力,根據旅客、貨物流量、線路狀況、設備狀況、環境因素等各種復雜情況,集中統一調配路網運力資源,滿足運輸需求,實現路網規模效益。
(三)構建完整系統
在總公司與鐵路局兩級采用統一的技術平臺,通過高速計算機網絡,將總公司、鐵路局、站段構成一個完整的有機整體,在數據、功能、界面、架構、系統軟硬件等各層次上實現高度統一與協調。
四、運輸調度管理系統的創新
(一)多環節安全警示及卡控
充分利用信息系統優勢,在相關工種作業過程中,多環節進行安全警示及卡控。主要包括:動車組固定股道、特運、超限、客車等列車徑路的完整與沖突檢查,對動車組超限車區間禁會、電力機車接入接觸網停電區段、車站封鎖、客車在辦客站通過及貨車作業站通過、重點列車變更到發站及股道等進行安全卡控及提醒,減少調度人員的差錯率,降低安全風險。
(二)作業流程優化以及再造
運輸調度管理系統以“面向組織”、“面向流程”的設計理念,優化甚至重構作業流程,作業流程合理而高效。仍以生產一線的行車調度臺為例,原先臨客的加開與停運、特運及超限列車的運行,施工等重點信息均以紙質傳輸,列車調度員注意事項多,安全風險高。運輸調度管理系統樹立“機關服務現場”的理念,由專業調度室的相關崗位統一維護以上信息,列車調度員通過“一日一圖”即可直觀圖示,降低了安全風險,提高了運輸組織效率。
(三)T/D結合
行車調度臺的CTC/TDCS系統基于DMIS網絡,因安全原因,要求物理隔絕,導致重要的列車運行信息是孤立的,封閉的。運輸調度管理系統基于鐵路辦公信息網絡(TMIS),通過“T/D結合”子系統,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實現了TMIS、DMIS信息互聯互通,為系統的信息完整及功能實現提供了基礎保障。
(四)計劃協同編制
從全路整體視角看,存在3類調度計劃編制的協作或協同:一是總公司調度與鐵路局調度的協同以及相鄰鐵路局調度間的協作,二是鐵路局內部各業務調度工種間的協同以及崗位間的協作,三是鐵路局調度與站段調度崗位間的協作。新一代調度管理系統擬通過建立總公司計劃運行圖平臺,支持總公司與鐵路局間、鐵路局與鐵路局間調度計劃的統籌、有機銜接及協同編制。擬通過改造升級鐵路局計劃協同編制平臺,增加基于計劃運行圖的沖突預判機制,支撐實現業務調度工種間的協同;建立基于消息的事件驅動機制,支撐鐵路局調度崗位間以及與站段調度崗位間的實時協作。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人們出行對于鐵路的選擇率逐年提高,保障鐵路安全、可靠的運行是相關人員需要考慮的。隨著計算機技術以及智能化技術不斷的應用,鐵路運輸調度指揮管理系統也得到了明顯的優化,該系統的應用尚存在的不足需要相關研究人員繼續進行探索、優化,相信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國鐵路事業會取得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波.改進鐵路運輸調度組織方法的探討[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2,34(07):17-20+33.
[2]秦峰.鐵路運輸調度集中統一指揮的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7,(0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