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雪
【摘 要】創業實訓融入創業教育已成為高校教學改革的一個發展趨勢,為實現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本文以創業實訓為出發點,分析了創業實訓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必要性,闡述了創業實訓在創業教育中的具體實施策略,旨在對大學生實施創業教育的過程中提供借鑒。
【關鍵詞】創業實訓;大學生;教育
創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目前,創業教育普遍重視理論講授缺少必要的實訓銜接,引發了畢業生就業及創業的一些問題的出現。尤其是1999年高校擴招以來[1],就業崗位不足改變了一些大學生的擇業觀念,據統計,2017年將有795萬畢業生走向社會,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一部分大學畢業生選擇了創業,但由于在校期間缺少必要的創業實訓,對創業的有關事宜及相關經驗了解甚少,造成了畢業生一時難以適應工作環境的情況出現,所以新時期開展創業實訓的創業教育,正確引導學生適應工作環境,不但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還能提升學生對創業實訓的認知度。因此,高校應充分發揮創業實訓在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積極作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當前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一個重要任務。
一、創業實訓在大學生創業教育中的必要性
(一)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教學內容
以往的創業教育課程大多都是以理論為主,形式比較單一,創新創業的教學理念也沒有充分體現,造成學生們對未來的職業規劃不明確,學習興趣不濃,缺乏學習的自主性與創造性。而在創業教育中根據實際融入實踐、實訓內容,讓學生體驗創業的具體經營過程,不但可以增強學生對創業的興趣,豐富創業教育課堂的教學內容,而且提升了同學們對就業及創業的認知度,增強了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性,同時也是實現新時期大學生職業規劃創新的重要途徑。
(二)有利于實現技術成果轉化,增加經濟效益
新時期的大學生掌握著當今最前沿的新知識、新理念、新技術,是最具創新意識的一個年輕群體,對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文化發展繁榮起著重要作用,也是實現新理論與新技術成果轉化的重要力量。創業教育中開展創業實訓環節,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可以將大學生的具體創業思路融入到創業過程,在企業實際運營中提供產品服務,滿足消費者的物質文化需求[2],這樣不僅有利于拉動內需,而且還實現了市場產品的多樣化,有效實現成果轉化,創造了經濟效益,增加了社會財富,更能培養大學生的實踐能力,有效促了進生產力的發展。
(三)幫助大學生積累經驗,勇敢面對挑戰
大學生畢業就面臨步入社會就業的問題,如果不在學校期間進行創業實訓體驗就很難快速適應就業環境,創業實訓課程一方面可以為大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環節,另一方面當代大學生應積極開展創業實踐,勇敢面對挑戰,通過實習實訓從中收獲了社會經驗。當然,創業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有著一定的創業風險存在,這就要求創業教育中融入創業實訓,在實際的經營中讓學生體會創業可能有成功也有失敗,通過創業實訓對典型案例加以分析,學習成功的優點吸取失敗的教訓,這樣就降低大學生選擇創業項目的盲目性,與此同時創業實訓過程能把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大學生們在實訓中不斷的積累工作經驗,接受市場競爭的洗禮,有利于大學生在職場切實把握好機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二、創業實訓在大學生創業教育中的實施策略
創業實訓是讓學生了解經營活動的一個主要途徑,同時創業實訓要與創業的知識體系緊密結合,作為創業實訓環節來講,要根據學生的創業需要、學習和實訓的平臺,把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滲透到實訓的各個環節,體現多元角度的創業理念,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和開發大學生的創業基本素質。
(一)把握時代脈搏,開拓創業視野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蘊含著各種各樣的創業資源,作為教師無論課前還是課后都應積極查找、學習、整理課程資源,充分思考當今經濟發展特點與學生創業需求,開展創業教育的教學情景創設,將最新的創業信息推薦給學生。作為學生除了掌握課上老師滲透創業信息,還要開啟實戰模式,吸收創業實訓成功者的先進理念,把握企業經營過程的核心和精髓,通過了解世界最前沿的經濟發展動態,把握時代的發展脈搏,拓展創新創業的視野,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和自信心,更好地參與到新時期的創新創業群體當中。
(二)激發創業熱情,開展“模擬公司”
目前創業教育都以成型創業案例進行講授[3],這樣學生原本的創造力、想象力受到了制約,要想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欲望和積極性,培養大學生多角度的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開展“模擬公司”是一個比較好的途徑,“模擬公司”技術產生于20世紀50年代的德國,它的整個運行方式都與實際的公司一樣,只有產品和貨幣是數字化,這樣實現了“上課”、“上班”、“上網”的創業實訓方式。學生參與其中對創業理論、操作、市場環境等有了具體認知,感受到了從事模擬經營的環境,體會到了潛在的商業風險,積累了工作經驗,提高了管理能力,得到自我肯定和成就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發揮創業實訓在創業教育中的作用。
(三)搭建溝通平臺,營造創新創業氛圍
為支持學生的創業意向,幫助學生提高創新創業的能力,高校應該針對不同專業特征,整合創業資源,挖掘各專業之間相互聯系的市場資源,開發具有專業特色的創業信息。通過學校報刊、廣播、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宣傳創新創業的具體事例,有條件的可以帶領學生走進實體企業,體會企業日常的經營氛圍,了解經濟市場的發展趨勢。還可以在校本課程的講授過程中,可以邀請一些企業家來授課,帶動學生與創業者的交流,在學習創新創業的過程中,鼓勵大學生沖破思維定式、拓展學生創新創業的視野,增強學生創新創業的自信心。
(四)注重實踐成果展示,做好點播引導
教師可以根據課程需要開展創業實踐活動,利用創新創業的比賽開展創業實訓,對每次的創新實訓活動做好相關記錄,發現比較好的創業事例及想法,最后進行總結表彰,展示優秀學生的創業實訓企劃書,讓學生配上PPT進行實踐經驗交流演,把創業實訓的成果及創作的心得體會予以分享。其他同學既是評委又是觀眾,可以與演講者隨機交流,探討創業實訓的有關問題,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積極參與互動,對學生的創業實訓思路進行點播,共同解決創業實訓的問題,最后,每個學生都要交一份對實踐活動的總結報告,為下一次的創業實訓提供理論基礎。
三、小結
總之,創業教育與我國素質教育的辦學理念相一致,隨著教學改革的穩步實施,創業教育作為一個素質教育的必修學科,與其他學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性,它不僅要求學生要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更要注重的是實踐實訓環節。創業實訓環節旨在培養創新型和應用型人才。因此,創業教育的課堂教學中既需要理論教學內容,也要有與時俱進的創業實訓環節,選取有代表性的創業案例加以分析融入,同時,教師本身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創新創業理論水平與實踐水平,這樣才能在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中有所創新,有效的實施創業教育的培養目標,讓學生們了解的創業理念。大大提高創業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趙傳剛,黃勇.創業實訓在高校創業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 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1):116-117
[2]李科舉,劉玲.基于創業實訓項目的創業教育新探索[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9):26-28
[3] 胡淼淼.創新創業教育融入課堂教學的應用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1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