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
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是人民銀行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自推廣以來,人民銀行酒泉市中心支行切實發揮協調推動作用,引導各金融機構不斷增加助農取款服務點,延伸金融服務觸角,有效滿足了農民群眾的基本金融需求。與此同時,受金融機構持續投入成本高、后期管理難度大等因素影響,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面臨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如何穩步推動助農取款服務點轉型升級成為改善農村支付環境工作中新的課題。
一、全市助農取款服務發展現狀
酒泉市轄1區2市4縣,農業、農村人口占比大,農村地區對助農取款服務需求旺盛,但農村金融服務基礎設施相對滯后,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的推廣有效彌補了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在人民銀行及金融機構的努力下,全市助農取款服務得到快速推廣。截至2017年9月末,全市已設立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點1430個,行政村覆蓋率為63.39%,有效緩解了農村地區取款難問題。
2017年以來,在全市助農取款服務點達到一定規模后,酒泉市中支及時調整工作思路,穩步推動助農取款服務點轉型升級,著力提升助農取款服務點業務量,提高支付機具使用效率,使各族群眾享受到更多的普惠金融服務。目前,多數助農取款服務點由單純的滿足農民對小額現金的需求,逐步擴大為日常費用繳納,轉賬、代繳水電費、手機話費等功能,滿足農村地區多元化需求,不斷提升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的覆蓋率。2017年前三季度累計辦理取款業務18.75萬筆、2.03億元,現金匯款業務6.98萬筆、1.18億元,轉賬業務11.89萬筆、16.08億元,代理繳費業務19.43萬筆、334萬元。
二、全市助農取款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成本高影響了金融機構推廣積極性
助農取款服務點設立和發展的投入支出和運行維護費用主要由收單銀行承擔。據調查,每設立一個服務點平均需固定投資15000元左右,后期還有對商戶的人工支出,由于助農取款服務終端機具的布放需要投入資金和人力,而且產生的效益較小,加上鄉鎮網點人員較少,沒有專人負責自助機具管理和指導,銀行機構在服務點建設中往往會一次性給予投入和指導,后續對商戶的巡檢頻率不高,對商戶機具維護、業務檢查、知識培訓等管理工作落實程度不足。簽約商戶需要準備一定數量的現金供農戶提取,承擔資金安全風險和墊付資金義務。由于地方財力有限,政府未出臺相應的財政補貼優惠政策,造成對服務點的推廣與管理工作主動性不強。
(二)助農取款服務點轉型升級有待強化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積極推動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點轉型升級工作,從目前工作進展情況來看,此項工作效果不理想。大多數助農取款服務點仍然僅能為農民群眾提供小額取現等基礎金融服務,由于在助農取款服務受理終端尚未加載相應功能,無法提供便民繳費、貸款還款等服務,服務點作用發揮有限。部分金融機構布設的助農取款服務點不支持跨行取款,制約了服務功能的拓展。另一方面,金融機構在開展金融宣傳時,更多地傾向于人民幣反假等知識的宣傳,對助農取款服務的宣傳仍顯不足,農民群眾對于該項業務的認可度不高,對于服務點代理繳費、現金匯款業務不熟悉。服務點取現限額略顯偏低,按現有規定,取款和現金匯款業務,單卡、單日累計金額均不得超過5000元,該限額已難以滿足當前農戶日常生產和生活消費需求。
(三)服務點業務經營存在一定的風險隱患
通過對全市部分助農取款服務點的現場檢查,個別服務點存在一定的風險隱患。個別服務點室內外沒有必要的安全防護設備和監控設備,服務人員安全意識淡薄,服務點現金安全問題較為突出。個別服務點經營者不登記或者沒有完整保留交易的信息;沒有在服務點項目處張貼風險提示信息;風險防范不完備。
三、推動助農取款業務發展的相關建議
(一)進一步規范對助農取款服務點的管理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合理調整助農取款服務點布局,使其真正發揮便民服務的作用。嚴格控制銀行機構重復設點,限制同一家商戶與多個銀行機構協定合作協議,引導金融資源平散化流動。給予在偏遠的行政村設立服務點的金融機構一定的激勵措施。對于服務點業務質量綜合考量,及時督促撤銷效率低下或者閑置無效服務點。由人民銀行建立服務點綜合評價機制,督促金融機構強化對助農取款服務點管理和考核,建立信息完整的助農取款點管理檔案,實施動態信息管理,定期更新;對助農取款服務點人員定期組織培訓,提高服務水平;對助農取款服務點定期進行量化評估。
(二)有針對性地開展助農取款宣傳培訓工作
針對助農取款受理設備和自助終端操作性強的特點,推廣應采取宣傳和培訓推介相結合的模式,開展助農取款服務宣傳工作。收單銀行要加強業務操作培訓,深入現場講解業務功能,解決實際問題,編印操作手冊。在推廣慢、業務量低的地區,適時組織召開助農取款服務推介會,面對面教授助農取款機具的使用方法,也可選擇優質服務點做經驗交流,對于農民不熟悉的業務進行重點介紹,便于農民完成繳納水電費、社保、醫保等貼近生活的日常事宜,有效提高便民惠民的社會效益。
(三)加快推進助農取款服務轉型升級工作
將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與金融精準扶貧結合起來,繼續推進助農取款服務轉型升級工作,加強服務點金融基礎設施,督促金融機構加快技術更新改造,增加功能豐富的金融設備,逐步實現服務點跨行轉賬、代理繳費、征信記錄查詢、假幣鑒定等便民服務,加快助農取款服務點向便民金融綜合服務站的轉型。逐步加載金融功能,實現助農取款服務點機具的更新換代,從機具層面支持跨行通用。明確銀行卡跨行通用的相關政策和手續費執行標準。本著銀聯、收單機構適當讓利和政府財政適當補貼的解決辦法,更大范圍地便利外出農民工回鄉取款的需求。
(四)采取多項措施防范業務風險
認真做好助農取款服務點準入工作,篩選出一批有固定場所、運營穩定、經營規范、信譽良好、熱心為農戶服務、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的商戶作為設立助農取款服務點,及時為服務點配備24小時安全監控系統、報警設施、防衛和消防器材等,并加大對商戶的培訓,對助農取款服務點進行安全用卡、假幣識別、風險防范等知識的培訓,增強服務點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落實巡檢與督導制度,通過定期和不定期巡查、設立投訴電話等加大對助農取款服務點的監督。加強反洗錢風險管理,進一步加強服務點資金交易監測力度,防范業務風險。
(五)加大對助農取款服務點建設的政策支持力度
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推廣實踐表明,助農取款有助于解決農村金融資源短缺和農民取款難的問題,同時有利于促進國家惠農政策落實。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制定優惠政策,根據設備數量、服務點數量,對助農取款收單銀行給予一定補貼,幫助其減輕前期投入成本壓力大的問題,對取款業務量大、服務質量高、風險防控能力強的商戶給予適當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