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靜 丁宇峰

【摘要】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伴隨著“互聯網+”的新的經濟形態的不斷發展壯大,支付寶和微信發展成為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的兩大巨頭。本文從微信和支付寶的市場占有份額以及支付功能兩個方面進行對比分析,然后對兩者現狀以及未來發展方向進行總結。
【關鍵詞】支付寶 微信支付 移動支付
近年來,由于“互聯網+”的新的經濟形態的不斷發展壯大,以互聯網為依托的第三方支付企業也得到了迅猛發展。伴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第三方移動支付規模得以進一步擴大。截止到2017年第一季度,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共同占據了移動支付的93%。故相較于其他移動支付平臺,微信和支付寶支付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第三方移動支付領域的領頭羊。
一、微信與支付寶移動支付簡介
騰訊旗下的微信俗稱“We Chat”,只需要綁定銀行卡即可實現收發紅包、轉賬和二維碼支付功能。2010年10月,張小龍帶領的騰訊廣州研發中心產品團隊正式啟動微信項目的運作;2011年1月開始,微信由只有即時通訊、分享照片和更換頭像等簡單功能開始,不斷進行修改完善,版本逐漸升級,其注冊用戶數也不斷增加;2013年8月,微信推出支付功能;2014年春節,微信從除夕到初八,發起了搶紅包的“珍珠港偷襲事件”,一夜之間微信紅包紅遍全國,自此微信支付走進了人們的生活。
螞蟻金服旗下的支付寶的全稱是浙江支付寶網絡技術有限公司。2003年憑借著其“第三方擔保交易”優勢,由淘寶網首次推出,2004年正式宣告成立,現是阿里巴巴集團的關聯子公司。目前支付寶為用戶提供付款、提現、收款、轉賬、擔保交易、信用卡還款、生活繳費、生活服務、理財產品等基本服務,基本融合了生活的各個領域。支付寶自推出以來,憑借著其“簡單、安全、便捷”的購買和支付流程,贏得了客戶的忠誠度;同時依托其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強大的技術團隊,與銀行、金融機構、快遞、網上購物等各大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固的合作關系。
二、微信與支付寶的對比分析
(一)微信與支付寶的市場占有率對比分析
支付寶和微信作為第三方移動支付領域的雙巨頭,其市場交易規模仍然以億萬級單位增長,在2017年三季度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份額中兩者總共占比超過93%。面對支付寶和騰訊微信支付如此高市場份額,我們將兩者2016年第二季度到2017年第三季度的市場份額占有率進行了對比分析,如表1所示。
由表1,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市場份額占有率各個季度都處于波動之中,但總體來看,支付寶市場份額占有率維持在50%以上,微信支付市場份額占有率呈現逐季度上升的趨勢。
(二)微信與支付寶的移動支付功能對比分析
微信移動支付功能是隨著其社交關系鏈的延伸而發展來的,在隨后的發展中不斷將理財、場景支付、生活服務等功能進行擴展,使其在廣度和深度上不斷發展壯大。而支付寶通過推出余額寶、生活繳費、信用卡還款等功能,使它的“錢包”工具定位逐漸延伸,滲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微信和支付寶的移動支付功能大體分為線上支付、線下支付、理財以及海外擴展四個方面。
1.線上支付。線上支付指的是買賣雙方通過互聯網完成不見面的商務交易。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支付寶和微信的在線支付涵蓋的領域越來越廣泛。但線上支付方面,微信遠遠趕不上支付寶,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是,兩者的企業背景不同。微信是騰訊旗下的支付產品,雖然騰訊近年也不斷推出網上購物功能,微信也有一些購物平臺的公眾號,但由于用戶體驗不是很好,很多用戶的微信購物忠誠度不高。而支付寶的創立一開始是為淘寶提供“第三方擔保交易”服務的,淘寶、天貓等阿里旗下的平臺產品所積累的口碑,使得支付寶的線上用戶群比微信大出了很多。
二是,兩者的用戶體驗不同。微信的個人中心打開“錢包”,不能查詢歷史交易信息,也不能查看歷史支付明細。而支付寶付款或轉賬之后,不僅有交易明細可查詢,而且還有正規的付款憑證,更為人性化的一點是,支付寶的賬單還可以自動生成圖表,一目了然列出用戶的消費去向。
三是,支付寶的使用價值更深入。支付寶不僅充分利用其金融數據形成芝麻信用,為用戶提供更多信用服務;而且其生活繳費領域更廣泛、理財方式更多樣等優勢,使得人們使用支付寶的頻率更高。
2.線下支付。線下支付主要是面對面進行支付,主要用于超市、餐館、便利店、路邊攤以及購物商場等。目前線下掃碼支付,微信比支付寶更占有優勢,已超越支付寶。主要基于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是,微信的社交功能,使得微信的使用頻率遠超支付寶。作為設計軟件,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打開微信,在進行購買支付時,很多時候就隨手用微信進行付款,懶得打開支付寶了。
二是,微信收賬更方便。如果我們在路邊買個西瓜,而對方的微信和支付寶均為個人賬戶,用支付寶付款必須將對方加為通訊錄好友,而微信就不會有這個要求。因此更多的線下攤販用微信,而不用支付寶。
三是,兩者的使用屬性不同。用戶一般用微信放零錢,而在支付寶中放的都是大錢。而一般的線下支付的金額都相對較小,出于安全考慮,很多用戶選擇用微信線下支付而不用支付寶。
3.理財。微信上線的理財產品叫理財通,支付寶上線的理財產品叫余額寶。兩者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兩者的產品比較。微信的理財通中的理財產品較多,不僅有貨幣基金、保險理財,還有定期理財、指數基金。各種產品風險不同,收益不同。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對相應理財產品進行靈活配比,降低風險,提高收益。而余額寶與天弘基金綁定,所支持的理財產品比較單一。
二是,理財通更容易存錢。余額寶中的錢可以直接用于消費、購物的支付,因此,一旦余額寶的支出過多,余額寶的理財功能就會很大被削弱。而理財通中的錢必須轉到安全卡(指定銀行卡)中才能用于消費、購物,這就保證了用戶的儲蓄和理財應用。
4.海外擴展。在智能手機不斷普及的今天,隨著跨境電商的深入發展,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也正加緊擴展海外市場業務,微信和支付寶的海外擴張對比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在布局時間上。支付寶海外市場擴展布局的時間要早些,其主要與海外支付機構、退稅機構等合作來開展其海外業務的布局,而微信支付海外市場布局要稍微晚一些。
二是,在市場格局上。支付寶在海外市場形成了“填白東南亞,入俗歐美日韓”的市場格局,覆蓋了這些市場的零售、餐飲、機場、酒店等領域。微信海外市場也滲入了港澳臺、東南亞、歐美、西亞、澳洲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過“利誘”商家實現與當地政府、金融機構的合作。
三、結論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螞蟻金服旗下的支付寶在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的占有率要明顯高于騰訊旗下的微信,而微信支付的市場占有率呈現出上升趨勢。但在二者的線上支付、線下支付、理財、海外擴展方面,支付寶和微信各有優勢,且各自為了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贏得更大的利潤,開展了多次價格戰。只要微信支付有擴張的勢頭,支付寶肯定會采取措施不斷創新。比如今年11月,微信支付與12306合作,即在12306上買票可以實現微信支付,為了與微信競爭,支付寶又投入了1個億,用于鼓勵更多用戶坐火車、公交,實現低碳出行。而支付寶為了拓寬自己的支付領域也紛紛采取活動,比如今年年底支付寶為了搶占線下支付市場,只要用支付寶在線下店鋪掃碼支付就返紅包或給獎勵金。所以,未來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微信和支付寶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參考文獻
[1]唐仙藝.支付寶or微信?誰將主導互聯網移動支付市場[J].商場現代化,2017,03:64-65.
[2]張道升,謝乾坤.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的發展現狀研究[J].焦作大學學報,2016,03:69-72.
[3]李冉,王雯馨.微信支付的發展現狀的SWOT分析[J].電子商務,2017,12:29-30.
作者簡介:劉會靜(1987-),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河北金融學院經濟貿易系,助教,研究方向:電子商務、區域經濟學;丁宇峰(1985-),男,漢族,河北張家口人,河北金融學院經濟貿易系,助教,研究方向:網絡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