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營業稅與增值稅是我國重要的兩大稅種,他們的納稅范圍及納稅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別,由于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現行全面營改增,影響了一些企業。為了使不同性質的企業有個良好的發展環境,經濟能夠正常運行。我國決定實施“營改增”政策,此次“營改增”影響了企業會計的核算、財務的管理和企業稅收負擔,本文就以上幾方面進行了分別闡述并介紹了企業應對“營改增”的措施及對策。
【關鍵詞】營改增 財務管理 企業稅負 會計處理
一、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現狀
上海是首個試點地區,但到2017年底已經有幾十個企業完成了試點改革,通過試點企業的關于營改增的試行,各個地區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例如,上海鴻運運輸公司2015年的稅負相對于前一年有了明顯的降低,每股收益也有了明顯的上漲。山西沙尼運輸公司10年年報被披露出偷稅避稅額近70萬元。管理者透露“公司上繳國家稅款之后剩余資金無法進行企業的正常運轉”。由此可見,營改增很大程度的消除了重復征稅現象,刺激了企業加大投資力度,加快了企業升級的步伐,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從而提升了社會生產力水平,從根源上維護了經濟市場的穩定。
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對企業財務的影響分析
(一)會計工作的影響
1.會計核算方面的影響。企業繳納營業稅與增值稅在會計核算方面有所不同。
確認收入時:營改增之前的會計核算僅需要將直接確認主營業務收入。營改增之后,需要根據主營業務收入進一步核算增值稅款,計入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中。
在購買材料時:營改增之前,企業只需要支付材料成本,不需要支付任何價外稅。營改增之后,企業購買原材料等行為,需要按照國家不同稅率,根據原材料價格,計算增值稅,并計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中。現總結如下:
收入確認;
營改增之前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營改增之后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購買材料;
營改增之前 借:原材料
貸:銀行存款
營改增之后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①營改增之后,銷售方需要向購買方提供增稅發票。確認收入的過程中要對收入和增值稅的稅額分開計算,同時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這一科目中進行登記。
②營改增之后,若對應稅產品和服務進行購買,需要繳納增值稅進項稅額,應稅服務與應稅產品的價格需與增值稅進項稅額分別列示。最終在進項稅額里登記,并用于對銷項稅額的抵扣。
③營改增之前,計提后再進行營業稅的繳納,然后通過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核算;營改增之后,企業需要繳納增值稅,通過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核算來歸集營業稅金和附加科目。
④營改增后,城建稅和教育附加稅會因流轉稅額的改變而改變,從而使企業利潤和所得稅額產生影響,僅僅改變的是金額,會計處理并未改變。
例:湖南大盛運輸集團為營改增試點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1%。提供貨物運輸服務取得價稅款合計3 330 000元,款項存入銀行。支付聯運企業運費555 000元并取得交通運輸業專用發票。不考慮其他因素。
該企業的有關會計分錄如下:
接受聯運企業應稅服務:
營改增前; 借:主營業務成本 555 000
貸:銀行存款 555 000
營改增后; 借:主營業務成本 500 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55 000
貸:銀行存款 555 000
銷項稅額=[555 000÷(1+11%)]×11%=55 000(元)
貨物運輸服務應交增值稅:
營改增前; 借:銀行存款 3 330 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3 330 000
營改增后; 借:銀行存款 3 330 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3 0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30 000
銷項稅額=[3 330 000÷(1+11%)]×11%=330 000(元)
2.企業財務報表的影響。一是對企業資產負債表的影響。營改增前,企營改前增加,在公司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動產記錄包括購買價格,稅收;而營改增后,企業購買的固定資產以買入價入賬,入賬價格中不包含增值稅,并且購入固定資產時繳納的進項稅額可以用抵扣。
從短期看,營改增之后,資產負債表中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減少,營改增以前的營業稅就是賬面價值所減少的部分。
從長期看,固定資產之所以加快了更新換代,主要是因為營改增后是能抵扣固定資產增值稅的進項稅額,同時為分期付款購置固定資產的企業增加權益負債率。
此外,營改增企業明細賬中不存在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應交稅費這個明細科目,從減輕企業稅負考慮,應交稅費的期末余額會相應減少。
從長遠角度看,增值稅取代營業稅后企業資產總額和負債總額會有所增加,但負債增長金額比資產增長金額會相對較小。因此,企業權益負債率也會有所上升。
二是對企業利潤表的影響。就短期來說,若減少了企業在營業中的收入、稅金以及附加,那么就會增加營業利潤。因此,營改增后,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企業在營業中的收入以及稅金和附加。如果企業稅負不變,那么就不會影響企業的利潤,繼而不會影響利潤表。但如果有變化,則利潤會有相應的增減。
(二)財務管理方面的影響
1.企業經營結構的影響。一是促進企業產業結構升級。在增值稅體制下,企業購買固定資產會獲得相關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這時就能抵扣掉該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進項稅額,所以在改革后,企業更新、改造、購買新設備都可以進行一定的稅款抵扣,所以好多企業也都加快了自身設備的更新與改造,據調查,物流服務業與交通運輸業的設備采購額明顯增長。二是加快企業開拓市場。此次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打通了增值稅的抵扣鏈條,不僅減輕了企業的稅負加強了企業的競爭力,同時也加快了企業開拓市場的步伐。據調查,試點企業的客戶數及合同金額同比都有所增長。
(三)稅務方面的影響
營改增政策實施后,從根本上消除重復征稅的現象,從而減輕各個行業的納稅負擔。由于每個行業都有各自的性質,因此會對應不同的征稅標準,實施改革以后,每個行業的企業稅負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第一,總體情況,在從以上海為最先試點開始,到現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實現了改革。各個地區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隨著稅制穩定的轉換,稅制結構有了明顯的完善,從根本上減少了重復征稅的現象,減輕了大部分企業的稅負,對于中小型企業稅負的減少非常明顯,促進了企業的發展。第二,對物流企業來說,減輕了企業稅負,上文中我們已了解到營改增是能使企業稅負減輕的,當然也包括物流企業,一是物流業本身的利潤率和附加值都不不高,雖然有較大的營業額,但是增值額卻不高。因此改革后的納稅額會大大降低;二是物流業中的電商業的納稅基點會被大大降低;三是,有很高的納稅成本,而改革后,很大一部分成本都會包含在增值稅的進項稅額范圍內。第三,對營業方式不同的企業來說,若企業的采購很大,那么企業稅負會減輕,若企業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其稅負不但不會減輕反而會增加,若企業屬于大企業,其稅負的增加會很明顯。
三、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應對措施
(一)保障會計工作
1.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營改增不但會影響企業的會計核算,還是影響企業的會計處理。“營改增”使整個會計的核算體系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對會計核算的要求也相應提高,且在財務人員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對會計核算管理制度進行調整的同時,也需要適當地對財務人員進行調整,以適應新的核算管理制度來保證會計信息質量。
2.充分披露財務報表信息。稅收體制的改革會增加企業財會業務處理的流程,讓企業的財務報表更加復雜化。企業的管理決策由企業的財務報表與會計信息決定,在稅制改革后,企業的財務人員可能因為不了解新的稅制而影響到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無法按照新的稅制來進行會計處理和編制財務報表。所以各個企業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應對新稅制的改革,以保證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完善企業的財務報表,這樣才能讓企業的管理與決策者能夠更好地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以便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決策。
(二)加強財務管理工作
調整企業經營結構。對企業而言,可引進新的設備來代替人工。以促進企業經濟結構的升級,提高企業自身的競爭力。而對一些同時具有混合銷售業務和兼營業務的企業,可以在改革后外包一些輔助業務,得到增值稅專用發票來進行增值稅的抵扣。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一些原來不具有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資格的企業具備了開具發票的資格,對于這想改變企業應該做好相關工作的準備。
(三)統籌稅務工作
1.盡量減少稅收負擔。第一,對于稅制的改革企業應該積極認真的面對,充分了解自身的經營狀況后,總結在此次改革影響最大的活動和流程環節。做好調整和優化工作以確保企業實現利益最大化的經營目標。第二,企業要及時積極的讓財務人員進行學習、交流、與培訓,使其對新稅制能有全面徹底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處理企業的會計業務。第三,企業隨時密切關注相關政策的動態變化,對企業的納稅進行籌劃,力求降低企業稅負。
2.系統安排納稅籌劃。一般納稅人的稅收籌劃非常重要,由于其可以進行進項稅額的抵扣。因此,一般納稅人的企業,應該對本企業的經營情況與財務仔細地分析研究,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合理的降低稅負,并做好稅收的籌劃工作。營改增后,政策的變化必定會給企業稅收籌劃帶來新空間,應對所有環節進行詳細的稅收籌劃。例如設備供應商的選擇,小規模設備供應商能比一般納稅人的供應商提供更加物美價廉的設備,但是在營改增后,一般納稅人的設備供應商可以為企業抵扣稅額。此時,就需要進行合理的籌劃,從而選擇更加有利于企業的方式,從而合理的減輕企業稅負。
(四)提高財務人員素質,加強企業內部控制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政策的實施,對企業內部財務人員的各方面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強有力保證是選拔專業素質機適應能力更突出的財務人員。為此,在大力招攬高素質人才基礎上,還要加強施工企業人員的培訓。通過對相關人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職業培訓,促使其適應能力及業務水平的提高,從而更好的滿足稅制改革要求。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可以采用有趣多樣的方式老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其更好的為企業服務,盡量多于稅務機關進行協調溝通,積極宣傳新的政策,取保企業能及時了解掌握新稅制,避免出現涉稅風險及企業的損失。
參考文獻
[1]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關于印發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的通知[Z].財稅[2011]110號,2011,11.
[2]馬海濤編,中國稅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M],2009.
[3]盧曼,潘艷軍.我國稅收的增長變化與GDP的相關關系分析[J].衡水學院學報.2011.13(04).
[4]施文潑.我國增值稅“擴圍”改革的必要性[J].經濟研究參考,2015,(12).
[5]高鴻雁.關于營業稅改增值稅對企業的影響[J].財經界,2015,(24).
[6]王立晶.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對企業的影響[J].中國市場,2016(40).
作者簡介:劉瓊(1991-),女,漢族,內蒙古包頭人,三亞理工職業學院,助教,本科,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