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新明 黃娜 王遠勤
【摘要】 目的 評估濃縮生長因子(CGF)聯合引導組織骨再生術(GBR)在根尖周囊腫骨缺損修復的臨床效果。方法 16例根尖周囊腫骨缺損患者, 對其行CGF聯合GBR修復根尖周囊腫骨缺損, 術后2周評估有無感染、軟組織愈合狀態, 并行滿意度調查。觀察12個月, 在6個月及12個月行錐形束CT(CBCT)檢查評估囊腫復發及骨質骨量的變化。結果 16例患者均未發生術后感染, 軟組織愈合良好, 未見軟組織紅腫。術后滿意患者占81.25%(13/16), 一般患者占12.50%(2/16), 不滿意患者占6.25% (1/16), 滿意度為93.75%。隨訪12個月期間, 失訪患者1例, 15例進行術后6、12 個月植骨區的影像學觀察,
1例患者植骨區見囊腫復發;14例患者植骨區的CBCT檢查顯示:植骨區骨密度未見明顯變化, 測量術后6及12個月牙槽寬度未見明顯差異。結論 CGF聯合GBR在根尖周囊腫骨缺損中能夠取得可預見的臨床效果, 但仍需長期臨床觀察。
【關鍵詞】 根尖周囊腫; 濃縮生長因子;引導組織骨再生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2.036
根尖周囊腫是作為一種常見的牙源性頜骨囊腫, 由慢性炎癥或根尖肉芽腫的刺激而形成, 外科手術摘除作為主要治療方式[1]。摘除較大囊腫后所遺留的死腔易使傷口延期愈合, 故臨床上行骨增量手術。引導組織骨再生術(guide bonetissue regeneration, GBR)是臨床上最重要的術式之一, 其基本原理為通過生物膜的物理屏障膜的功能, 將骨再生區域與外界隔離, 從而形成相對封閉的成骨區域, 使成骨細胞在該區域遷移、增殖及分化[2-4]。GBR為頜面骨缺損的修復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治療方式, 但GBR的臨床效果與應用不同生物材料在植骨區是密不可分的。本研究回顧性觀察濃縮生長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 CGF)在根尖周囊腫骨缺損修復中的應用及其臨床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1~10月頜面外科16例根尖周囊腫患者, 其中男9例, 女7例, 年齡31~54歲, 平均年齡(41.2±9.45)歲;術前影像檢查囊腫最大直徑11.3~
20.6 mm;平均最大直徑(15.2±4.2)mm。納入標準:①經診斷為根尖周囊腫, 且非手術治療無效患者;②影像學檢查為患牙根尖見有類圓形或圓形透射陰影且直徑>10 mm, 界清, 骨白線明顯;③局部無軟硬組織急性炎癥;④無全身系統性疾病及手術禁忌證, 簽署術前知情同意書。
1. 2 治療方法 對16例患者進行CGF聯合GBR修復根尖周囊腫骨缺損, 行術前評估, 術前CBCT檢查評估手術病變范圍及鄰近組織情況。術前CGF制備方法與以往研究相
同[5], 具體如下:采集靜脈血液, 分別注入2~4個不含抗凝劑真空試管中, 立即將試管對稱放置于Medifuge離心加速器后, 過濾血清并修剪富血小板凝固層;保留少量血漿層, 制得CGF塊狀標本。常規消毒鋪巾, 局部麻醉, 摘除根尖周囊腫后清創;剪碎塊狀CGF與人工骨粉混合后填塞與骨缺損區;表面覆蓋口腔生物膜與CGF膜, 減張縫合, 關閉傷口;術后隨訪2周、6及12個月。
1. 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術后隨訪2周, 主要評估術后組織有無感染、軟組織愈合狀態;對術后狀態進行滿意度調查, 分為滿意、一般及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一般)/總例數×100%。術后6、12個月行CBCT檢查觀察有無囊腫復發以及植入區骨量與骨質狀態;觀察軟組織愈合狀態、牙齦有無紅腫、有無瘺道口形成。
2 結果
2. 1 術后評估及滿意度調查 16例患者均未發生術后感染, 軟組織愈合良好, 未見軟組織紅腫。術后滿意患者占81.25%(13/16), 一般患者占12.50%(2/16),不滿意患者占6.25% (1/16), 滿意度為93.75%。
2. 2 術后骨增量的影像學評估 隨訪12個月期間, 失訪患者1例, 15例進行術后6、12個月植骨區的影像學觀察。
1例患者植骨區見囊腫復發;14例患者植骨區的CBCT檢查顯示:植骨區骨密度未見明顯變化, 測量術后6及12個月牙槽寬度未見明顯差異。
3 討論
目前, 血漿提取物的生長因子主要可分為3個階段[6]:富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 PRP)[7]、富血小板纖維蛋白(plaletet-rich fibrin, PRF) [8]、CGF[9]。 CGF作為第三代的血漿提取物, 是一種富含白細胞和血小板的自體纖維蛋白物[10]。同時, CGF還含有自體血小板來源的骨誘導生長因子和和骨誘導性纖維蛋白基質。與PRF的制備類似, CGF是使用血液體外的離心法, 但其需要一個特殊的程序離心機(Medifuge MF200, Silfradent, Forli, 意大利), 其離心使用的塑料管, 涂有二氧化硅顆粒, 并且不添加外源物質。與PRF相比
較, CGF制備的作為變速離心設定為從2400~2700轉/min, 從而使CGF的形成生物因子含量更多, 纖維蛋白更密集的纖維蛋白基質。
由于CGF具有良好的生物特性, 使得其CGF在口腔頜面部的應用受到廣泛的研究[5, 11]。作者前期研究發現單純應用CGF作為上頜竇內移植材料, 表明CGF聯合上頜竇提升植入種植體, 術后成功率高且種植體周圍骨量維持穩定 [5]。 此外, 相關學者[11]在種植植入區上頜竇底骨量不足(即剩余骨量2~4 mm)的情況下, 采用塊狀CGF行改良上頜竇底提升術同期植入短種植體(長度為7~8 mm), 術后12~32個月觀察未見明顯骨吸收, 獲得可預期的臨床效果。因此, 可見CGF在口腔頜面部中骨增量中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
本研究中, 16例根尖周囊腫患者行CGF聯合GBR, 均未發生術后感染, 軟組織愈合良好, 滿意度高(81.25%)。通過比較CBCT測量, 未見明顯的骨量吸收。與PRF 和PRP相比, CGF通過變速離心使血液中各種成分更加完全地分離, 而且具有更強的纖維蛋白結構和更高濃度的CD34+細胞和生物因子, 從而呈現出更強的再生能力[12, 13]。其網狀纖維蛋白結構具有粘性且纖薄柔軟等特性, 使成骨細胞及生長因子易附著于表面進行遷移, 分化, 增殖。因此CGF 具備骨引導性和骨誘導性。此外, CGF主要為富含量免疫細胞及生長因子的蛋白纖維網狀結構構成, 可聯合骨替代材料或單獨作為支架材料應用于軟硬組織缺損的修復, CGF 在促進組織愈合過程中起著積極的作用。可見, 在本研究中, CGF聯合GBR在根尖周囊腫骨缺損中能夠取得可預見的臨床效果, 但是, 由于本研究病例數量有限及觀察時間短等不足, 后期需要行大樣本, 多中心, 隨機對照臨床研究對CGF在根尖周囊腫中的應用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李伯友, 蘇銘揚, 李陽,等. CGF聯合骨代用品及口腔修復膜在頜骨囊腫手術中的應用. 臨床口腔醫學雜志, 2016, 32(8):
476-478.
[2] Rakhmatia YD, Ayukawa Y, Furuhashi A, et al. Current barrier membranes: titanium mesh and other membranes for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in dental applications. J Prosthodont Res, 2013, 57(1):
3-14.
[3] 蘇銘揚, 林璇, 吳熙鳳,等. 濃縮生長因子治療頜骨囊腫療效觀察:附2例報告. 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 2016, 14(2):183-188.
[4] 柳宏志, 李超, 王天祥,等. CGF聯合骨代用品在即刻種植中修復種植體周圍骨缺損的實驗研究. 口腔頜面外科雜志, 2012, 22(4):277-282.
[5] 黃娜, 吳鋒, 李平,等. 應用濃縮生長因子行上頜竇內提升后種植體周圍骨變化.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5, 19(47):7575-7582.
[6] 張曉鵬, 鄒高峰, 李超,等. CGF聯合骨代用品在促進骨缺損愈合的實驗研究. 黑龍江醫藥科學, 2014, 37(3):49-50.
[7] 衣紅梅, 薛洪權. 富自體生長因子纖維蛋白凝膠CGF修復根尖囊腫骨缺損的效果觀察.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17, 17(1):47-48.
[8] 甄超. 富自體生長因子纖維蛋白凝膠對頜骨囊腫骨缺損修復的影響. 河北醫科大學, 2015.
[9] 張璐, 王頻, 郭玲,等. 富自體濃縮生長因子纖維蛋白液在口腔骨缺損種植引導骨再生后的骨量變化.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7, 21(8):1186-1191.
[10] 林樺茵. 濃縮生長因子復合骨移植材料應用于種植修復的臨床病例報告. 大連醫科大學, 2017.
[11] 陳珊珊, 吳紅梅. 富自體濃縮生長因子應用于上頜前牙區種植的圍術期護理. 循證護理, 2016, 2(4):222-224.
[12] 王天祥, 鄒高峰, 張麗霞,等. CGF對牙源性頜骨囊腫術后骨愈合影響的臨床研究. 中外健康文摘, 2013(3):163.
[13] 徐泓, 徐良鵬. CGF在口腔種植中的臨床應用效果研究. 醫學美學美容旬刊, 2014(12):125.
[收稿日期:201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