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廣衛 劉慶春
【摘要】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發病率較高, 不及時進行治療和控制, 會發生并發癥和導致流行。因此, 進行有效的知識宣教是流行性腮腺炎防治工作的重要環節之一。
【關鍵詞】 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知識宣教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2.118
1 臨床表現
流行性腮腺炎臨床表現為起病急、發熱、畏寒、腮腺腫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查體:不同程度的發熱和腮腺腫大。腮腺腫大, 初起多為一側, 數日后可累及對側, 為以耳垂為中心的漫腫, 有彈性, 輕度觸痛, 頜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時被波及而腫大。腮腺管口早期可有紅腫, 擠壓腮腺時無膿性分泌物溢出。
2 理化檢查
血白細胞計數及分類檢查:白細胞總數正?;蛏缘?, 淋巴細胞百分比增高。血清及尿淀粉酶測定:多數患者可輕度和中度增高, 其程度與腮腺腫脹程度成正比。補體結合試驗和血凝抑制試驗:發病早期與恢復期(病后3周), 雙份血清抗體效價有4倍以上增高, 或單份血清效價>1:64者有診斷意義。
3 并發癥
3. 1 腦膜腦炎 腦膜腦炎為常見并發癥, 多見于男性兒童, 一般在發病后1周內出現, 癥狀和腦脊液檢查與其他病毒性腦炎相似, 頭痛、嘔吐等急性腦水腫表現較明顯, 腦電圖可有改變, 因以腦膜受累為主, 預后多良好。
3. 2 胰腺炎 常發生于腮腺腫脹后3~7 d, 以中上腹部劇痛、觸痛為主要癥狀, 伴嘔吐、腹脹、腹瀉或便秘等, 癥狀多在1周內消失。血清脂肪酶一般在發病72 h后升高, 有助于診斷。
3. 3 睪丸炎 病變大多侵犯一側睪丸, 也可兩側同時受累。常發生在腮腺腫大1周左右, 突然出現高熱、寒戰、睪丸腫痛并觸痛, 可伴陰囊水腫、鞘膜積液。一般10 d左右消退, 約1/3~1/2的病例發生不同程度的睪丸萎縮, 如雙側萎縮可導致不育癥[1]。
3. 4 卵巢炎 表現為發熱、嘔吐、腰部酸痛、月經周期紊亂、下腹部壓痛等, 占青春期后女性患者的5%~7%, 尚未見導致不孕癥的報告。
3. 5 感音性耳聾 發病率約1/15000, 聽力損失程度輕重不一。特點為:突發、多單側、不可逆, 常伴有眩暈、耳鳴、嘔吐等前庭癥狀, 可成為永久性和完全性耳聾。
總之, 要密切觀察病情, 注意有無持續高熱、劇烈頭痛、噴射性嘔吐、頸項強直、嗜睡、驚厥、劇烈腹痛、睪丸腫大及疼痛等, 發現異常, 注意鑒別, 妥善處置。
4 隔離
對于流行性腮腺炎, 應該做到“預防為主, 防治結合”。及早隔離患者直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為止[2]。密切接觸者要觀察3周, 對可疑者, 應暫時隔離。
5 消毒
本病主要通過飛沫及與患者直接接觸傳染, 所以, 要注意經常開窗,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也可用食醋熏蒸法進行空氣消毒:關閉門窗, 每平方米住房3~10 ml食醋, 放入碗中, 置于燃具上加熱, 使食醋蒸發充滿室內, 熏蒸0.5~1.0 h/次, 1次/d, 可連續數日?;蛘邔⑹炒走m量放入高壓鍋內, 加入1000 ml水, 于加熱后去掉限壓閥, 讓食醋逐漸蒸發至室內。食醋熏蒸法消毒, 實用、簡便、易行。通風換氣法和食醋熏蒸法相結合, 能更好的提高消毒效果, 即在白天采用前者, 晚上采取后者?;颊哂眠^的餐具, 則應煮沸消毒。
6 監測體溫
嚴密監測體溫變化, 發熱可采用物理降溫, 如濕毛巾或冰袋冷敷、25%~50%乙醇擦浴、冰鹽水灌腸等。注意觀察降溫效果, 必要時應用退熱藥, 效果不明顯者, 可少量、短時間應用地塞米松[3-5]。
7 護理
避免勞累, 適當休息。飲食宜清淡, 以流質、半流質和軟食為宜, 忌食酸辣刺激, 以免加重腮腺疼痛。注意口腔衛生, 多飲溫開水, 餐后用淡鹽水或者復方硼酸溶液漱口、刷牙, 清除口腔及牙齒上的食物殘渣, 防止繼發感染[6, 7]。腮腺局部冷敷, 可減輕其腫脹程度及疼痛。出汗時要及時更換衣被, 防止受涼。
8 藥物
8. 1 內治法 ①西藥:可用利巴韋林、阿昔洛韋、干擾素等抗病毒治療。②中藥:清熱解毒, 消腫散結。采用自擬清瘟湯治療, 處方:金銀花、牛蒡子、黃芩、黃連、馬勃、連翹、薄荷(后入)、丹皮、赤芍、白僵蠶各15 g, 板藍根、玄參各30 g, 甘草6 g。腮腺腫脹較著者加夏枯草、昆布、海蛤殼、海浮石、生牡蠣、瓦楞子;腮腺疼痛較重者加延胡索、川芎、三棱、莪術、白芷、郁金;發熱較重者加柴胡、石膏、大青葉、生地黃、生大黃;頭痛較重者加蔓荊子、菊花、龍膽草;咽痛者加射干、青果、木蝴蝶;便秘者加生大黃、芒硝、枳實。水煎分2次溫服, 1劑/d, 7劑為1個療程。
8. 2 外治法 采用生地黃、馬齒莧、蒲公英、仙人掌, 均為鮮品, 任選一種, 加適量白礬, 搗成糊狀外敷患處, 蓋以干凈紗布, 用膠布固定, 1~2次/d, 7 d為1個療程。
8. 3 并發癥處理 并發腦膜腦炎者給予鎮靜、降顱內壓等藥物。并發睪丸炎者給予解熱鎮痛藥, 局部冷敷, 或用睪丸托, 可用激素及抗生素。并發胰腺炎者應禁食、補充能量, 注意水、電解質平衡。
此外, 還需給予患者心理安慰, 使患者消除不安情緒, 減輕思想負擔, 以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
9 預防
在流行期間, 避免到公共場所。改善環境衛生, 室內每天通風換氣。切斷傳播途徑, 做好隔離、消毒工作, 對易感兒童可接種腮腺炎減毒活疫苗[8, 9]。中藥:大青葉、板藍根、金銀花、貫眾各30 g, 水煎服, 1劑/d, 連服3~5 d, 能夠起到較好的預防作用。
10 討論
流行性腮腺炎, 俗稱痄腮、大頭瘟, 是兒童和青少年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 也可見于成人, 四季皆可發病, 冬春季為流行高峰, 主要通過患者的唾液和分泌物進行傳播和傳染, 在學校、幼兒園等人員密集場所易暴發流行, 是危害兒童身體健康的重點疾病之一。本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 該病毒主要侵犯腮腺, 也可侵犯其他腺組織、心臟、肝臟、腎臟、神經系統等幾乎所有的器官, 可引起腦膜腦炎、胰腺炎、心肌炎、睪丸炎、卵巢炎、耳聾等并發癥, 偶有重癥因呼吸、循環衰竭導致死亡者[10]。
單純性腮腺炎患者, 可以在家隔離治療, 但需指導患者家屬做好消毒、用藥、護理、觀察病情等工作。臨床上除腮腺炎表現外, 可出現多種并發癥, 各有其臨床特點, 故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以減輕對機體的損害。實踐證明, 中藥防治流行性腮腺炎, 方法簡單, 療效可靠, 不良反應少。
傳染病防治知識宣教是基層醫院重要工作之一, 也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廣泛宣傳, 提高群眾知曉率, 才會取得較好的宣教效果。開展流行性腮腺炎知識宣教, 特別是讓患者及家屬對該病的致病因素、傳播途徑、并發癥、防治辦法等相關知識有所了解, 才能夠更好地配合治療, 從而達到促進患者康復和控制疾病傳播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寧博, 徐輝. 流行性腮腺炎198例臨床分析.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0, 19(17):2142-2143.
[2] 趙艷, 莊乾竹. 流行性腮腺炎史. 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0, 5(3):185-186.
[3] 周先志. 流行性腮腺炎. 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 2008, 15(1): 49-51.
[4] 費方榮, 馮錄召, 許真, 等. 2008~2010年中國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學特征分析. 疾病監測, 2011, 26(9):691-693.
[5] 殷大鵬, 樊春祥, 曹玲生, 等. 2004~2006年中國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學簡析. 疾病監測, 2007, 22(5):310-311.
[6] 馬靜, 郝利新, 羅會明, 等. 中國2008~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學特征分析. 中國疫苗和免疫, 2010, 16(6):533-535.
[7] 陳志慧.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及其疫苗. 中國疫苗和免疫, 2004, 10(2):120-124.
[8] 崔愛利.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 中國疫苗和免疫, 2006, 12(6):521-526.
[9] 陸冠臣, 楊進業. 流行性腮腺炎及其疫苗免疫效果. 應用預防醫學, 2008, 14(5):318-320.
[10] 馮利紅, 張文生, 楊新明, 等. 學校流行性腮腺炎控制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學校衛生, 2007, 28(4):343-344.
[收稿日期:2018-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