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春花
【摘要】 目的 研究微波治療儀輔助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中臨床護理的效果。方法 100例行微波治療儀輔助治療的支氣管肺炎患兒, 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干預)和觀察組(綜合護理干預), 每組50例。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護理前后肺功能及舒適度評分情況。
結果 觀察組患兒的咳嗽、發熱、氣促、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分別為(5.19±0.87)、(2.01±0.52)、(5.13±
0.60)、(7.54±2.26)d, 住院時間為(7.51±2.20)d。對照組患兒的咳嗽、發熱、氣促、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分別為(7.84±2.26)、(2.96±1.04)、(8.44±1.85)、(11.48±3.35)d, 住院時間為(11.48±2.67)d。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護理前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呼氣峰流速(PEF)、用力呼氣流量(FEF)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觀察組患兒的FVC、FEV1、PEF、FEF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舒適度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微波治療儀輔助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時加強臨床護理干預能夠縮短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 在改善患兒肺功能的同時提高患兒的舒適度。
【關鍵詞】 小兒支氣管肺炎;微波治療儀;臨床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2.098
小兒支氣管肺炎是一種多發于冬春季節的嬰幼兒常見疾病[1], 以高熱、咳嗽、肺部啰音等為主要臨床表現[2]。近年來醫學技術的發展使得較多的輔助治療手段出現, 其中微波治療儀的效果較為理想, 且輔以護理干預能夠促進臨床療效的提高。從本院收治的支氣管肺炎患兒中抽取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展開研究,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支氣管肺炎患兒100例,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50例。觀察組:男28例, 女22例;年齡1~12歲, 平均年齡(5.63±2.17)歲;病程1~4 d, 平均病程(2.01±0.67)d;
病情嚴重程度:35例輕度肺炎, 15例中度肺炎。對照組:男30例, 女20例;年齡1~13歲, 平均年齡(5.69±2.44)歲;病程1~6 d, 平均病程(2.12±1.30)d;病情嚴重程度:37例輕度肺炎, 13例中度肺炎。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兒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患兒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 2. 1 治療儀治療前的護理 在使用微波治療儀為患兒進行治療前, 醫院人員要對室內的空氣流通情況進行觀察, 定期開窗通風, 減少治療室內的人員走動。在治療前由醫護人員檢查患兒的衣物上有無金屬制品存在, 若存在此種情況, 則讓患兒家屬幫患兒更換干燥且無金屬制品的衣物, 消除相關影響因素, 避免治療效果受到影響。醫護人員檢查微波治療儀并對參數進行調整, 保證治療儀能夠正常運轉。
1. 2. 2 治療儀治療時的護理 患兒的年齡小, 存在好動情況, 醫護人員在患兒治療過程中需隨時進行陪護, 避免患兒因亂動亂爬而出現醫療事故。在微波照射治療過程中, 醫護人員還應對患兒的神志、心率、呼吸頻率以及體溫等指標進行實時監測, 將患兒口腔、鼻腔中的分泌物及時清理干凈, 保障患兒呼吸道暢通。另外在治療過程中, 患兒可能由于治療時間長而出現不耐煩、哭鬧等情況, 醫護人員需保持親切、和藹的態度耐心地安撫患兒, 穩定患兒的情緒, 提高患兒在微波治療儀輔助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同時還需對微波治療儀的溫度隨時進行查看, 避免燙傷、墜床等不良事件的發生。
1. 2. 3 治療儀治療后的護理 在經微波治療儀治療后, 醫護人員應將相關知識以及保持良好生活規律的重要性告知患兒家屬, 并對患兒病情的發展情況進行密切關注。叮囑患兒家屬不得予以患兒刺激性、生冷的食物食用, 以多飲溫水為宜。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咳嗽、發熱、氣促、肺部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護理前后檢測兩組患兒的肺功能, 具體指標包括FVC、FEV1、PEF、FEF。由患兒家屬使用本院自擬的護理舒適度調查表評估兩組患兒的舒適度, 采用百分制, 及格線為60分, 護理舒適度越高的標準為分值越高。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等級計數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咳嗽、發熱、氣促、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分別為(5.19±
0.87)、(2.01±0.52)、(5.13±0.60)、(7.54±2.26)d, 住院時間為
(7.51±2.20)d。對照組患兒的咳嗽、發熱、氣促、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分別為(7.84±2.26)、(2.96±1.04)、(8.44±1.85)、(11.48±3.35)d,住院時間為(11.48±2.67)d。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兒肺功能比較 兩組患兒護理前FVC、FEV1、PEF、FEF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觀察組患兒的FVC、FEV1、PEF、FEF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3 兩組患兒舒適度比較 觀察組患兒舒適度評分<60分3例(6.00%), 61~80分12例(24.00%), >80分35例(70.00%)。對照組患兒舒適度評分<60分12例(24.00%), 61~80分22例(44.00%), >80分16例(32.00%)。觀察組患兒舒適度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的病變肺組織間質毛細血管受壓會導致血管流量減少[3-5], 使得肺組織缺氧, 導致肺毛細血管痙攣、肺部微循環障礙等情況的出現[6]。嬰幼兒受免疫系統防御功能差、病原體呼吸道感染、纖毛運動差、環境等因素的影響[7], 極易出現支氣管肺炎。臨床認為在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同時采用積極的護理干預有助于治療效果的提高。
微波治療儀輔助治療通過小劑量的超短波能夠擴張支氣管肺炎患兒的肺部血管, 升高患兒體內局部血管活性物質濃度, 加快局部血液循環速度, 還能促進血流動力學功能的改善和局部代謝, 使吞噬細胞數有效增加, 對炎癥的發展和細菌的合成進行積極的控制, 修復受損組織, 促進患兒恢復。于治療儀治療前控制好治療室內的空氣、溫濕度, 進行心理疏導, 對微波治療儀的性能進行定期檢查, 對患兒衣物上是否存在金屬制品進行檢查, 可減少影響治療效果的因素;在治療儀治療過程中全程陪伴照護患兒, 可提高患兒的舒適度, 監測患兒的各項指標, 可預防不良護理事件的發生, 及時清除口鼻腔內的分泌物有助于呼吸暢通, 另外加強對患兒的心理疏導, 能夠提高患兒在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 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
總之, 積極的臨床護理干預應用在小兒支氣管肺炎微波治療儀輔助治療中的效果滿意, 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胡秋月. 綜合性護理對微波治療儀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的影響. 醫療裝備, 2017, 30(7):188-189.
[2] 何曉霞, 龍燕玲, 石碧蘭. 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支氣管肺炎護理中的效果觀察. 中國社區醫師, 2016, 21(8):103-104.
[3] 郭全英. 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支氣管肺炎中的護理效果觀察.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6, 27(5):666-667.
[4] 季東平. 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支氣管肺炎護理中的應用.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 10(5):219-220.
[5] 李曉蘭, 曹茜, 王繼宏. 超短波理療輔助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療效觀察及護理. 內蒙古中醫藥, 2014, 33(6):90.
[6] 丁志三. 經皮給藥輔助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臨床觀察及護理. 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1(3):310-311.
[7] 任明麗. 綜合性護理干預在小兒支氣管肺炎中的臨床效果觀察. 中國現代醫生, 2015, 53(19):143-145.
[收稿日期: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