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紅
摘要: 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深入應用,我國的社會結構和運行模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企業經歷了劇烈的變革。人們的生活節奏正在加快。信息越來越豐富,網絡化和虛擬化。信息社會產生了大量的數據和信息,推動了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促使社會經濟生活不斷向智能化方向演進。在大數據時代和行政體制改革時期,政府管理面臨巨大挑戰。盡管中國電子政務滲透到經濟社會各個領域,成為政府管理不可或缺的手段,但仍存在應用不足,整體性不足,支撐能力薄弱等問題。另一方面,大數據時代的社會主體,政府管理也不斷提出新的多元化的要求。政府管理要適應變化的社會現實,適應時代潮流,充分利用大數據等新技術和新方法進行管理創新,構建高效,便捷,智能的政府管理模式。這是政府實現政府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deep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found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s social structure and operating model. Enterprises have undergone dramatic changes. People's pace of life is accelerating. Information is more and more abundant, networked and virtualized.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has produced a large amount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which has promoted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big data and promoted the gradual progr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in the direction of intelligence. In the era of big data and administrative system reform, government management faces enormous challenges. Although China's e-government has infiltrated into all areas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means of government management, it still has problems of insufficient application, lack of integrity, and weak support capabiliti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social subjects in the era of big data, government management also constantly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diversification. Government management must adapt to changing social realities, adapt to the trend of the times, make full use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methods such as big data to manage innovation, and build an efficient, convenient, and intelligent government management model. This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government to modernize the government.
關鍵詞: 大數據;政府管理;治理現代化
Key words: big data;government management;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13-0052-02
0 引言
2015年以來,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方案的指導意見”,“國務院關于加快‘互聯網+政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從不同角度提出要緊跟形勢,加快互聯網與政府公共服務體系的深度融合,擴大大數據業務實施的范圍,提升水平,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各級政府大力推進政務云建設,積極完善電子政務平臺,積極推進電子通信等新技術的應用。政府管理,把網上政府作為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用Internet+推動政府決策模式的創新和發展,力圖利用大數據,云計算提供高效服務,努力探索政府管理創新和轉型升級,并取得一定成效。互聯網政府的發展也逐漸從最初的數量擴張轉向注重質量和效益的強化和提高。各級政府網站提供的公共服務正朝著標準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但由于受傳統的行政機制,政府觀念和組織結構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大數據環境下政府管理還存在諸多問題,如信息孤島,政府決策支持服務的共享度低,數據量大,服務精度不高。
1 利用大數據提高政府管理能力所面臨的問題
有一個嚴重的“信息島”問題。盡管各級政府已經建立了各級政府網絡平臺,審批平臺,各級各類系統信息管理平臺,大大提高了政府管理的效率。但由于現有的體制機制,這些信息化建設平臺是分散的,大多限于一個地區分工,層次或業務單位,各自獨立,不能相互通用。雖然大部分系統,部門和層級都建立了信息數據庫來滿足自己的業務管理需要,但是他們隸屬于各自的機構,數據零散,分享度低,造成資源重復,浪費嚴重。還有“不同的標準”和“兼容”的標準“差性”等問題,形成數字鴻溝和嚴重的“信息孤島”問題。如果信息系統不能統一連接,發揮最好,最效率高,難以實現公共供需的有效對接,更談不上政府管理的有效性。
大數據支持服務是不夠的。海量數據是在大數據時代產生的,而互聯網和云計算推動的絕大部分決策,在小數據時代尚未實現,為政府提高科技水平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能性,決策管理。在大數據的情況下,政府可以利用所有的數據來預測以前沒有考慮到的問題,正確地檢查決策細節并對數據反饋進行新的分析,并且在任何微妙的層面都可以使用大數據來證明新的假設,用數據說話,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大數據在政府管理中的潛力還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應用的深度和廣度還不夠。特別是大量“非結構化數據”的利用還遠遠不夠。因此,決策支持水平有限,政府管理創新的支撐作用較弱,增長空間較大。
政府缺乏精確的服務。 現有的大部分政府管理服務往往都是標準化的,并且有一個通用的模式。他們不能準確把握公眾的多樣化需求,有意無意地忽視了公眾的個性和差異化需求,不能滿足不同人群的多樣化需求。導致“公共服務精度差”,公眾服務能力不足,停泊不足。
2 利用大數據提高政府管理能力的思路與策略
打破壁壘,實現數據流信息共享,創建一站式服務。利用大數據推動政府管理創新是大數據的核心,重點在于“與數據交流”。針對目前存在的各種“信息孤島”和“數據壁壘”,我們必須擺脫如此分散的體制,部門,層次和地域,消除障礙,形成統一的基礎數據平臺,實現信息共享。真正做好數據流,形成政府管理所需的動態,全面,完整,準確的數據樣本。在現有部門自身的利益和利益格局下,要打破數據壁壘,首先要理順體制機制,真正推動改革力量,實現數據的匯總和共享。在大數據發展戰略中,貴州省通過推進體制改革,將各省、市、縣各部門的數據放在云平臺上實現互操作。在管理中實施“云長系統”,負責各自轄區內政府云團聚的最高領導人;在項目管理中實現“聯合審批制度”,所有相關信息項目都必須提交省大數據局備案,符合整個平臺的銜接、可達性、共享性等標準和要求在項目批準之前,數據導入基礎云平臺。通過制度改革和制度合理化,使聯通平臺系統數據共享具有現實的實踐基礎,以建立一個開放,共享的大數據中心。制定統一的數據標準和標準等要求,打造一個開放,共享的基礎數據云平臺。
目前,電子政務服務難以協調統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現有的政府服務往往考慮到自身的利益。根據自己的內部業務需求,考慮新技術的應用,從而有不同的標準。構建開放共享的大數據中心,必須要有統一的數據標準,形成基于政府的大數據系統,構建政府管理所需的基礎數據云平臺,真正推動數據流和系統連接。為此,制定標準和完善的數據標準和系統規范尤為重要,要保證數據的一致性,也要考慮未來需求的可能變化。依托數據平臺,系統聯動信息整合,打造一站式服務。在統一的基礎數據云平臺的基礎上,建立了各種云業務子系統。通過業務系統的交互,促進數據流和信息整合。同時實現跨部門共享協作,實現政府管理服務的各種應用。例如,基于大數據云平臺的基礎上,跨行業,全面的業務應用及其信息系統的建立,使公民,企業及相關人員能夠快速,方便地訪問平臺,通過數據流后臺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管理問題,針對相關信息,服務和行政審批事項,通過“一站式受理,一種報表,一站式處理,一站式服務”區域和跨部門的深度合作管理,提供一流的服務。此后不但形成了公開透明的服務流程,而且加快了政府運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了政府形象和公眾滿意度。
做好大數據收集,處理和反饋分析,發揮決策支持作用。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訪問整個數據成為可能,至少可以獲得盡可能多的數據。對于政府管理而言,這將突破傳統小樣本數據采樣取樣的局限性,減少數據有限造成的偏差,使得政府決策的依據是大數據,管理措施可以依靠大數據做決策細節觀點,論據和預測等,為通過數據談話進行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其中,做好數據收集,篩選和分析,已經成為大數據推動政府管理創新的核心。依托地方大數據中心等專業機構,建立一套數據檢測和機制分析模型,建立健全可靠的數據源系統。圍繞業務需求,從需求建模到數據采集,分析和提交流程,形成面向流程的響應周期機制。以政府管理為例,業務部門提出了數據需求。大數據中心首先對這個需求進行分析和建模,并確定分析維度等指標因素。其次,從大量的互聯網,政府網站和核心業務網絡中,對數據進行清理和篩選,對數據進行偽存在處理,盡可能獲得準確可靠的基礎數據。最后,采用數據挖掘,預測分析等算法對相關數據進行相關性數據相關性分析,將結果提交給業務單位反饋。根據所獲得的數據,政府部門獲取輿情分析,未來預測,風險評估等決策因素等新知識和新價值,從而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政策的有效性。由于互聯網的不斷變化和數據的不斷變化,政府對大數據的決策需要對政府管理的數據分析結果進行長期的驗證和比較。將決策的現實結果反饋給數據中心,以科學可驗證的態度確保相關結果既現實又有指導意義,盡可能減少數據分析的偏差,不斷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該模型。同時也是以科學發展觀和實事求是為基礎,加強對大數據驅動的政府管理科學化,準確化的決策。
改變服務模式,以需求為中心,提供準確、智能的服務。在目前的行政體制改革中,政府的作用和職能在不斷變化。新時期的政府管理更多的是提供服務。在大數據時代,公眾需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過去對被動服務模式的標準化已經不再滿意了。開發了以人為本,以需求為中心的服務,提高服務智能化水平。在小數據時代,由于信息不足,及時獲取公眾多樣化的需求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隨著信息化和大數據時代的深入,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變得“可追溯”。另外,隨著政府行政的現代化和公眾參與的提高,政務公開,各方面的數據留下了線索。在大數據技術的幫助下,對這些碎片化信息進行整合、過濾、分析處理,及時感知,捕獲和獲取有效的公眾需求信息。改變服務模式,從“供給管理”轉變“需求管理”,兼顧不同層次差異化的需求。根據大數據實時預測公眾偏好和需求,及時調整服務內容和方法,使政府服務和管理更加有針對性和有效。以需求為中心,打造一站式智慧服務平臺。前臺提供盡可能便宜便捷的信息交流方式,“傻子”。后臺通過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建立了無縫連接的協同服務體系。在物聯網,云計算,決策分析優化等智能技術的幫助下,發揮大數據和智能技術的支撐作用,通過數據處理和匹配,實現有效的對接服務供需,提升為公共服務“定位”,提供準確,智能的政府服務,提高公眾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鄧念國.大數據時代政府管理服務創新研究[J].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16(5).
[2]陳冠蓉.大數據時代政府管理創新[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02).
[3]朱建平,章貴軍,劉曉葳.大數據時代下數據分析理念的辨析[J].統計研究,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