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星雨
摘要:在我國的歷史文化中,家具是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屬于我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化,中國家具逐漸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也成為時代發展的關注點,如何創新發展中國家具,成為一個繼續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其變遷的歷史,展開分析如何進行創新。
關鍵詞:中式家具;變遷歷史;創新
中圖分類號:TS6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6-0102-01
一、引言
人們物質生活的提升,家具質量要求也就越來越高。生活習慣和生活觀念的更新和變化,使得中式家具必須面臨創新的設計,從理念出發,開拓創新。在中式家具歷史的背景下,下面進一步分析中式家具的創新方法。
二、中式家具歷史的變遷過程
早在商周時期就有開始使用屏風的記載,其作用也在隨著朝代的變遷而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起初只是起到分隔空間的作用,到后期裝飾的作用逐漸凸顯出來。
在漢代時期,由于之前的一系列改革與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方式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漢代主要以席地而坐為主,而人們在室內的活動,主要在床榻上進行,區別于現代的床,漢朝時代的床榻還有就餐和談話的功能,這也成為很多人的習慣。床這種家具在漢代有著很重要的家庭地位,床的作用不止這些,夏季驅蟲,冬季還可保暖,更是當代人身份的象征。在隋唐時期,家具在外形上發生了質的變化,唐代本身屬于盛世,人們對生活的需求以及家具的外觀有了更高的審美,這就使得唐代的家具具有豐滿寬大的基本屬性,到了后期,人們也更加熱衷于豪華奢侈,當然這只是那些名門望族的追求。到了宋代,家具已經發展到逐漸成熟的時期,當時家具已經較為齊全,并且普遍的被使用到了人民群眾中去,在當時家具的形式也逐漸變得多種多樣。元朝時期,由于立國時間短,在政治和經濟體制上并沒有太大的創新和改變,所以家具體系上并沒有什么變革,元代的抽屜卓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家具使用效果的完善和增強,同時也促進了人們之間的交流。在明代時期,人們開始注重手工業的發展,同時有關于這方面的書籍也逐漸增多,并且國家逐漸成立了相關的行業組織,這也表示出家具的創新,具有很強的時代感。從明末開始,家具從制作到裝飾手法都已經趨向成熟,為后代的家具發現打下基礎。到了清代,家具的變化有明顯的沿承,在后期的發展過程當中,清代的家具才逐漸展現出其原本應有的特色,在工藝上,清代的家具品種和形式比較豐富,加工的工藝水平很高,并且在家具的質量水平上也有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在家具的用材用料方面,更加嚴謹,主要的變化風格還是以華麗為主,無限的奢侈使得這個階段的家具增添了累贅。
三、中式家具的創新
即便社會經濟的發展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但是中式家具在市場當中的地位和需求仍然是無法替代的,但是,人們還需要中式家具融合現代和傳統的元素,在滿足現代審美需求的基礎上,具有傳統中式家具的文化底蘊。不管是設計者還是消費者,都具有迫切的需求,創新就成為一個重要的突破口。
1.承傳。在中式家具的創新中,承傳需要通過分解并保持傳統樣式的面貌,在整體的角度上進行承傳。可以在局部進行明顯的改善,并對傳統的中式家具表現形式進行有效的延伸和發展。比如說在明式的圈椅上,想要進行創新應用就需要保留其原本的面貌,局部應用現代材料,既保留原有傳統的面貌上,又能利用現代材料應用軟體座墊,增強舒適度。
2.分解。分解指的就是將原有的整體分散,只汲取其中比較精華的部分應用到現代中式家具當中,這個過程當中是以現代家具作為基本的,實際上就是對傳統中式家具的加強。
3.淡化。對中式家具的創新,淡化是一個重要的途徑。在其推進的過程當中,需要以分解為基礎,更大面積的應用,加強對傳統家具理念和形式的淡化,用更多現代化元素替代,這樣就有效的淡化了傳統家具的面貌。
4.意念。在中式家具的現代化創新發展當中,意念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其主要是指對我國的傳統文化有正確的認識和應用,擁有深層次的領悟,脫離對物化理念上的傳統思維,從更深的角度出發,打造全新的中式家具內容。在其形式上,可以完全應用現代化的手法,但是在背后的意志上,則必須和傳統文化有著必然的聯系,這是一種較高境界的創新發展。
對于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其中鮮明的對比使得其存在明顯的差距,那么就需要在分解和重構的過程當中,出現不可避免的協調問題,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需要具有一定的包容精神,又要具有多元意識,兩者都不能摒棄。
四、結語
中式家具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又不斷升華的過程,這不僅為其提供了更加豐厚的內涵和底蘊,更逐漸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當中的一個閃光點。面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及需求,中式家具面臨著必要的創新,融入更多現代化的因素。在以上創新方法的基礎上,傳統文化和家具理念要發揮更加深厚的作用,為創新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