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颯
隨著信息技術全球化的發展,企業的財務人員逐漸從原始的“手工記賬”工作中解脫出來,企業管理者更多希望財務人員能為其提供管理所需的財務信息,而不僅僅是報表數字,企業對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財政部2016年發布的《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提出,力爭在2020年培養3萬名精于理財、善于管理和決策的會計專業人才。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目的是培養社會需要的具備專業技能的人才,因此,應當注重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
相當一部分高校在描述培養目標的時候流于形式,過于簡單、含糊、浮于表面,普遍使用“素質高”、“能力強”這些字眼,往往關于會計教育的核心究竟是該重視知識的學習還是著力進行能力的培養,到底會計人才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是怎樣的,闡述始終不夠詳細、鮮明。
至于工作后本科生能否快速成長為會計領域里的中高級專業人才,其實際工作能力的強弱和評定職稱的結果是主要決定因素,另外,他們的成長也離不開不斷積累的會計實踐工作經驗。比如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就是“培養具備管理學、經濟學、法律和會計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以及大專院校從事會計實務和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但高校是無法使學生一開始就成長為高級會計專業人才的,只能傳授學生成為基層會計人員所應具備的各種知識。
太多高校把對會計專業能力的培養作為目標進行定位,可是這一目標卻有著極其明顯的局限。其一,會計作為一個職業所能從事的工作范圍太廣了,導致學生畢業后所要面對工作環境必是多元化、開放性的;其二,對“邊緣人才”的渴求及其細化也隨著社會經濟活動的融合和交叉日趨成形;其三,僅具備會計專業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早已無法滿足社會對會計人才的渴求。經濟發展的不斷推進下,社會各界對會計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其自身素質已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國務院關于《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指出,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應將素質教育滲透到專業教育之中,普遍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科學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創新精神。衡量個體社會貢獻的大小,往往取決于個體的綜合素質。而個體的素質高低最主要的是取決于學校綜合素質的教育與培養。從整體上看,我國的會計教育仍執著于學生專業技能素質的教育,卻恰恰漠視了對其職業道德和人格素養的培養,尤其是其人才的綜合素質培養和對各種實踐能力的培養。
20世紀80年代初,會計教育的結構層次普遍偏低,關于本科會計培養目標還主要集中在以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和開展實務工作的“三位一體”方向上。當下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已有了長足的發展,展望未來,會計研究生教育的發展空間更為廣大,這就需要高校教師的個人綜合素質也必須相應提高。新世紀大環境下,為了從本科教育層次向研究生教育層次轉移,師資隊伍先要實現一定“梯度”的轉移,才能完成會計人才培養的教學型和科研型并重的任務。
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教育的培養目標知識、理論、方法、技術都在飛速發展,知識更新周期也越來越短,與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相比,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是無法避免會計教育的延至性。比如有些知識在學生還未走出校門時就已成了“老黃歷”,致使會計學歷教育很難斷好社會經濟發展的脈。學生涌入社會后,仍要應付層出不窮的新變化與新問題。因此,著力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應用型的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要目光放遠,對教育的未來發展趨勢能盡量做到準確分析和把握,應對對策應著眼于宏觀,顧全大局,具有戰略性和前瞻性。經濟發達國家像日本、美國這樣的國家,從國家領導到企業領導都極其看重對人才的培養,早以將人才的培養工作上升到了國家的戰略高度。所以,不論是從人才貯備角度來看,還是從行業發展前景出發,我國的人才培養工作也必須上升到國家的整體戰略發展高度上才行,人才的培養和使用也必須真正落到實處,有的放矢,辦出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會計教育。

現代社會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節奏,在會計學歷教育上又提出了全新的需求,即會計學歷教育必須要做到“面向全球發展需求來培養人才”,既要培養出無論是在知識運用還是操作能力,還是心理和精神等各方面都能積極主動去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變化的通才。我國進一步的對外開放必然導致以全球化的視野培養會計人才的需求更為突出,更關注從全球的視角去重新理解會計人才的培養理念。以這個角度出發,會計教育的目標應做到盡量去適應國際經濟發展對會計人才的需求,而會計人才的培養則應關注會計人才流動的國際趨勢,尤其是培養他們未來成為一個專業人員應有的終身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
中國教育界思想與原則的重大變革之一就是開啟了素質教育,這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其目的是對社會輸送有用的人,尤其是綜合能力的培養。我國實務界對會計人員運用計算機的能力、工作態度的認真程度以及責任心的強弱已經有了較高程度的要求;此外會計工作人員與人員之間是否能流暢的溝通、能否發揮團隊協作精神等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溝通能力的高低隨著職務高低的變化要求也水漲船高;對會計從業人員的從業職業道德、文字運用功底、指揮協調能力、對新鮮事物的認可能力等也吸引了全社會的熱切關注。
參考文獻:
[1] 王彥東.基于人才需求導向的會計專業教育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1).
[2]陳同峰,王暢,朱娟.職業會計師視角下應用型本科高校會計教育的思考[J].宿州學院學報,2014(10).
[3]龔曉玲,朱瑩瑩.新會計準則條件下會計專業教育研究[J].科技資訊,2008(33).
[4]胡秋玲.廣東省中高職三二分段會計專業課程銜接研究[J].時代經貿,2016(34).
[5]劉中愛.高職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教學思考[J].時代經貿,20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