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立健全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信用信息記錄、歸集、共享和使用管理機制,營造守信受益、失信懲戒、誠信自律的社會信用環境,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制定了《上海市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信用信息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 2018年 3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
《規定》所稱的“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信用信息”是指,上海市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在依法履行職責過程中產生或者獲取的,可能對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信用狀況有正面或者負面影響的,涉及行政許可(備案)、監督抽檢、監督檢查、行政處罰、信用等級評價、其他資質證明等信息。
《規定》第三條明確,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處室、直屬單位和各區市場監管局依據監管職責,負責建立相關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信用檔案,并與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對接,加強信用信息查詢和使用。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信息化管理部門負責管理和維護信用信息系統,按照相關規定和協議將上海市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有關責任人員信息歸集傳送至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
此外,《規定》第十五條明確,鼓勵行業協會加強行業信用信息管理,建立本行業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信用信息記錄、共享和使用的標準和制度,依據協會章程對守信主體采取重點推薦、提升會員級別等激勵措施,對失信主體采取業內警告、通報批評、降低會員級別、取消會員資格等懲戒措施。
《規定》明確,一般按照生產經營者的守信程度高低,依次設置 A、B、C、D四個等級。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處室和各區市場監管局應當按照國家和上海市相關規定,建立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信用等級劃分標準,開展質量信用等級評價。鼓勵發揮行業協會與信用服務機構作用,開展信用等級分類和信用評價相關工作。目前,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細化制定了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等生產經營領域的信用等級評定與監督公示的相關規定。
《規定》還明確,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處室、直屬單位和各區市場監管局在依法履行職責過程中,應根據國家和上海市相關規定,在以下工作中查詢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信用信息:1. 實施行政許可、行政檢查、監督抽驗和大額行政處罰裁量;2.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信用等級評價;3. 政府采購、招標投標、資金和項目支持等;4. 表彰獎勵;5. 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規定》第九條明確,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或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有失信信息記錄的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根據失信情節的嚴重程度,依據相關規定,可以采取以下一項或者多項懲戒措施:
1.在實施行政許可等工作中,列為重點審查對象,不適用告知承諾等簡化程序;
2. 在日常監管中,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增加監管頻次,加強現場檢查;
3. 在政策扶持中,作相應限制;
4. 在行政管理中,限制享受相關便利化措施;
5. 限制從事食品藥品生產經營活動;
6. 限制食品藥品領域相關任職資格;
7. 在行政處罰裁量范圍內加大行政處罰力度;
8. 對兩次以上抽驗不合格的同一品種藥品,按規定通報上海市藥品集中采購管理部門,由其依據相關規定取消相關藥品生產企業該產品的中標或者掛網采購資格,兩年內該品種藥品不得參加上海市醫療機構藥品集中采購;
9. 國家和上海市規定可以采取的其他措施。
《規定》明確,對信用記錄良好的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可以采取以下激勵措施:
1. 在實施行政許可中,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優先辦理、簡化程序等便利服務措施;
2. 在日常監管中,對于符合一定條件的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優化檢查頻次;
3. 國家和上海市規定可以采取的其他措施。
依據《上海市社會信用條例》關于“失信信息”的范圍,《規定》第四條第三款明確了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失信信息包括的事項:
1. 提供虛假材料、隱瞞真實情況,侵害食品藥品安全管理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的;
2. 拒不執行生效法律文書的;
3. 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適用一般程序作出的行政處罰信息,但違法行為輕微或者主動消除、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除外;
4. 被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處以市場禁入或者行業禁入的;
5. 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其他事項。
《規定》第六條明確,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及國家和上海市相關規定做好公共信用信息的主動公開與依申請公開工作。屬于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應通過政務網站、政務微博和微信、政府公報、新聞發布會、報刊、廣播、電視等方式發布。
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對其信用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有異議,可通過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中心書面提出異議申請。相關部門在收到異議材料之日起 5 個工作日內進行核實,并作出是否更正的決定,告知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中心,抄送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管局信息化管理部門。同時,《規定》第十三條規定,失信狀態的具體行政行為被行政機關撤銷或者被復議機關決定撤銷、人民法院判決撤銷的,該記錄可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