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衍云

上海35歲及以上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高達 17.57%,也就是說,這個年齡段的人群每 5個人中就有 1 個糖尿病患者。在糖代謝紊亂、腎臟血流動力學改變、多種細胞因子以及遺傳等多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腎臟受損,進而發展為糖尿病腎病。
調查顯示,上海市2型糖尿病患者的慢性腎病患病率為 63.9%,糖尿病腎病已經成為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發癥之一,可引起尿蛋白排泄異常,最終導致腎功能衰竭,多見于病程 10 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腎病病程進展速度是其他腎病的 14 倍,其最大危害是腎功能減退而導致尿毒癥,進而需要進行透析、腎臟移植等治療。除了糖尿病腎病本身的危害,與其他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發生概率和全因死亡率都明顯升高。
糖尿病腎病共分五期,其 中Ⅰ~Ⅲ期均無明顯癥狀,僅表現為微量白蛋白尿。Ⅳ期為臨床腎病期,可以出現大量蛋白尿、水腫、高血壓和腎功能減退等癥狀。Ⅴ期為終末期腎功能衰竭,即尿毒癥。
糖尿 病腎 病早 期表現較為隱匿,容易漏診,但如果留意以下兩點,可以早點發現它:
尿中微量白蛋白增加 普通的尿常規檢查有時會出現漏診情況,建議糖尿病患者定期進行 24 小時尿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尿白蛋白肌酐比等項目的檢查,一旦出現異常,盡早進行干預。
腰酸、腳腫、泡沫尿 如果出現晨起眼瞼、腿腳腫脹、腰部酸痛、尿中泡沫增加的現象,一定要警惕腎臟病的出現,并及早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
糖尿病腎病Ⅰ~Ⅳ期是可逆轉和部分逆轉時期,如果在這段時間進行積極干預,可以阻止和延緩病情進展,因此,定期篩查、早期干預、盡早治療是關鍵,同時做好以下五項措施,防治糖尿病腎病:
? 改變生活方式 戒煙,適當運動,控制體重。
? 控制血糖、血壓 糖尿病腎病早期如通過積極治療,可以逆轉病程,恢復到正常蛋白尿水平。研究顯示,強化血糖控制可延緩 70% 的糖尿病腎病惡化。對于大多數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控制目標為:糖化血紅蛋白﹤6.5%,空腹血糖4.4~ 6.7 毫摩爾 / 升,餐后 2 小時血糖﹤7.8 毫摩爾 / 升。在控制血糖的同時,還應將血壓控制在 130/80 毫米汞柱以下。
? 合理飲食 控制熱量和食鹽的攝入,限制蛋白質攝入并以蛋、奶、肉、魚、大豆等優質蛋白質為主。糖尿病患者低蛋白飲食標準為每天每千克體重 0.6~ 0.8克。同時,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適當多吃水果、蔬菜、低脂乳品等。
? 適度運動 糖尿病腎病患者運動應從低強度、低運動量開始,以中、低強度運動為主,避免憋氣動作或高強度運動,以防血壓過度升高。推薦散步、太極拳、騎自行車等運動方式。
? 定期監測 糖尿病患者每 3~6月需檢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每天早晚監測血壓一次,每年復查 24 小時尿白蛋白、腎功能、眼底、血脂等指標,若出現異常,盡早干預。
心血管事件:指發生心力衰竭、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臟猝死及惡性心律失常等疾病。
全因死亡率:指一定時期內各種原因導致的總死亡人數與該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數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