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清
摘 要:國際貨物運輸是出口貨物由賣方轉移給買方得以實現的重要環節。出口商做好國際貨物運輸跟單工作,從短期看可以保證貨物被及時、正確發運,保證貨物所有權被有效控制,保證國外客戶及時提取貨物,降低進出口貨物運輸相關費用;從長期看可以提高出口企業對整個國際物流供應鏈的管理控制能力,進而為出口業務提供有效保障。所以,如何做好國際貨物運輸跟單工作值得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幾則實例;出口商;貨物跟單業務;產生差錯原因
做好國際貨運跟單業務是保證進出口貨物被及時、正確發運并安全到達收貨人手中的前提,也是外貿實際業務中進出口商應該更加重視的一項工作。在本文中, 筆者通過對幾則外貿業務實例的還原和分析,具體表述了出口商做好國際貨物運輸跟單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外貿業務中產生差錯的主要原因。
西安達飛工貿有限公司是一家玻璃制品加工及出口企業,2017年8月同時接到美國和西班牙的玻璃燭臺訂單, 數量都是23280只/970箱/20尺集裝,產品也是同一款產品,但是在燭臺底部蝕刻有不同買家的指定標志。美國訂單規定最遲裝運期10月8日前,西班牙訂單規定最遲裝運期9月30日前,考慮到中國的國慶假期,達飛工貿將2個訂單都安排9月30日前裝運, 最終2個訂單的貨物先后在9月20日(周三,西班牙訂單)和9月22日(周五,美國訂單)完成。
跟單員小吳也成功預訂了9月29日(周五)中國上海到西班牙巴塞羅那以及9月30日(周六)中國青島到美國紐約的船,并與貨代約定了到工廠裝箱的具體時間,9月23日(周六,西班牙訂單),9月24日(周日,美國訂單)。9月23日(周六)貨代安排的集卡車輛如約到達飛公司裝貨(西班牙訂單),跟單員小吳周六剛好有事,就請倉庫管理員老李協調裝箱事宜。由于西班牙以及美國客戶的貨都在倉庫,盡管貨物外箱上有不同的嘜頭,但是老李不識英文,一時疏忽,錯誤的將美國的貨物裝進計劃發往西班牙的集裝箱內,當天并沒有發現。9月24日(周日)一早,小吳加班準備跟進美國貨物的裝箱情況,到倉庫時發現剩下的貨物是西班牙貨物,才發現前一天裝錯了貨物,于是緊急聯系貨代,但是為時已晚,9月23日的集裝箱已經裝上了運往上海的火車,中途沒有辦法卸車,也就是說本應該運往青島港的美國貨物被裝進了運往上海港的集裝箱里面并上了火車,而本應該裝在運往上海港集裝箱里面的西班牙貨物卻留在了倉庫。最后,與貨代商量,將倉庫的西班牙貨物同樣裝箱運往上海,在2個集裝箱都到達上海后,由貨代在上海開箱后重裝,然后將計劃發往美國的貨物再運回青島港(不同船公司的集裝箱不同,所以美國貨物的集裝箱須返回青島)。盡管錯發、錯運問題因為發現還算及時,在國內就得到了解決,然而不但產生了額外的費用(近10000元),而且還最終影響了美國訂單的交貨日期。不敢想象,如果發現的晚,錯發、錯運貨物已經上船的更嚴重后果,那損失將是現在的幾倍,甚至可能因為來回調撥貨物的時間太久導致客戶取消訂單并要求索賠。
在本案中,事實上跟單員小吳只要工作細心一點,本有機會避免失誤發生。第一,如果小吳預知自己周六有事,周五的時候就應該與倉庫管理員老李一同確認好次日裝箱貨物的嘜頭以及堆放位置,詳細交代給老李,次日要裝箱的貨物到底是哪個貨物,提前用中文做好相應的標記;或者請相關外貿業務員來進行監裝。第二,如果小吳周六臨時有事,也應該先聯系相關外貿業務員進行監裝,而不是倉庫管理員老李,確實沒有外貿業務員能夠監裝的話,也應該與倉庫管理員老李通過為微信等方式進行裝貨前與裝貨完成確認,即裝箱之前和裝箱完成封箱前都讓老李拍照發給小吳確認,就算老李不用或不會用微信,也可以讓安排其他人發送裝箱的相關照片。試想,如果小吳做了上面的工作,錯發、錯運的問題就不會發生。
筆者建議,企業的國際貨物運輸儲運人員或是跟單員,在有出口貨物準備裝箱發運的時候,必須提前親自到倉庫確認好應發貨物的嘜頭、堆存位置,并與倉庫管理人員一起做好貨物的標記工作,在標記牌上清楚標明客戶名稱、裝運港、目的港、裝貨時間、集裝箱卡車車牌號以及司機的聯系方式,在有非整箱的小件包裝時,一定要放在最顯眼的位置并做特殊標記,以防止錯發、錯運或是漏發、漏運的現象發生。
咸陽展鴻貿易有限公司是一家服裝產品出口商,2017年6月接到尼日利亞客戶1個20尺集裝箱的保羅衫訂單,以FOB貿易術語成交,訂單中約定30%預付款,70%尾款憑提單副本付清,展鴻貿易收到全部貨款后將全套正本單據寄送給尼日利亞客戶。訂單確認后尼日利亞客戶及時支付了30%的預付款,展鴻貿易據此向國內工廠安排了采購并于2017年7月15日通過尼日利亞指定的貨代安排了裝運,并于7月20日取得了由船公司簽發的全套正本記名提單,掃描后連同商業發票、裝箱單及裝運通知電子版一起發給客戶要求支付尾款。但是客戶卻遲遲沒有按照訂單約定支付尾款,期間展鴻貿易外貿部崔經理多次郵件以及電話聯系尼日利亞客戶,起初還有回復,后來干脆就沒有回復了,就在反復催促中,2個半月過去了,后崔經理輾轉咨詢到筆者尋求解決方案。還記得筆者當時的第一句話是“你有跟進你的貨現在怎么樣了嗎?”,崔經理這才回頭確認貨物的狀況,令人遺憾的是貨已經在10天被買家前提走了,展鴻貿易最后落得了一個錢貨兩空的結果。
當筆者與展鴻貿易的崔經理分析這個案例的時候,發現錢貨兩空的結果并不是偶然事件,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一種必然,其理由是:
首先, 尼日利亞本身就是一個詐騙高發的地區,以FOB貿易術語成交,運輸由買方安排,賣家很難對貨物的整個運輸環節加以控制,也就不能有效的控制貨物的所有權。所以,對于詐騙高發地區的訂單,賣方要爭取以CFR或是CIF貿易術語成交,由賣方來安排運輸,增強對整個國際物流供應鏈的控制。我們講國際貨物運輸跟單工作,并不是要等到貨物已經裝運了才去跟進,而是在整個生意一開始就做好全程控制以及跟進的規劃。
其次,本案中是由船公司簽發的全套記名提單,由船公司簽發是正確的,一般來說,整箱運輸一定只能接受由船公司簽發的主提單,而不是貨運代理簽發的分提單,這一點對于運往詐騙高發地區的貨物尤為重要。但是問題就出在記名提單上,因為尼日利亞在這一地區,記名提單物權憑證的性質沒有明確界定,容易導致收貨人有機會憑賣方發送的記名提單掃描件提走貨物,所以對于信譽不了解或是不可靠的客戶,要慎重出記名提單(其他地區的客戶也一樣)。此外,對于非洲的很多國家和地區,就算是指示提單,也有正本提單在手貨物被提走的案例,所以在發給客戶提單掃描件的時候很多行內人建議把提單號、集裝箱號以及封箱號全部涂黑,這樣只要貨代不和買方勾結,買方是沒有辦法把貨提走,要知道一艘遠洋貨輪可能承載上萬個集裝箱,在沒有上述號碼的情況下,很難在港口找到對應的集裝箱,幾乎沒有可能提走貨物。
第三,外貿從業人員的兩只眼睛,一定要一只眼睛盯著錢,另一只眼睛盯著貨,尤其是在錢已經出了問題的時候,做好國際貨物運輸的跟進和控制工作就非常必要。作為國際貨物運輸的儲運或是跟單人員,要時刻注意貨物的運輸軌跡,從在倉庫按時裝運,到安全進港、安全裝船、按時起航直到貨物抵達目的港都要實時跟進,尤其是在貨物已經到達目的港,但是貨款還沒有全部收回的時候,一定要高度警惕,這個時候的首要工作已經不再是向客戶要錢,而是想盡一切辦法控制、保全貨物。正常來說,在有30%及以上比例預付款的情況下,只要賣方能控制、保全貨物,買方不想損失30%預付款的話,終究還是要付款提貨的,控制住貨物在某種程度上也就是控制了貨款。
很多企業的國際貨物運輸跟單人員認為國際貨物運輸跟單只需要跟進到拿到提單即可(錯誤的認知),實際上這還遠遠不夠,外貿實踐工作中,國際貨物運輸跟單工作不僅要跟到貨物安全裝船并取得清潔提單, 還要跟到貨物到達目的港。貨物到達目的港還沒有完,對于出口企業的國際貨物運輸跟單人員來說,還要及時發郵件提醒客戶貨物已經到港,讓客戶及時辦理進口清關手續并提取貨物,一直跟進到客戶提貨到他自己的倉庫或是他已經可以處置貨物的地方,最后到客戶驗貨并表示滿意,這才算完成整個國際貨物運輸跟單工作。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國際貨物運輸跟單人員必須盡最大努力做整個國際貨物運輸(國際物流)供應鏈以及環節的有效控制,進而保證貨物所有權能夠被有效控制。如果是進口,則要跟進到貨物安全到達買方自己的倉庫并驗貨合格。
嘉施芬公司是一家文胸生產及出口企業,2017年3月接到美國公司采購訂單,以FCA上海貿易術語成交,最遲交貨期為5月15日,信用證方式支付,來證中規定最遲裝運期為2017年5月15日。嘉施芬公司于2017年5月10日生產完成,并在5月12日將貨物交給買家在青島的指定承運人預計趕5月16日離港的船,由于5月16日,港口大霧,既定裝運船舶延遲到5月17日離港,5月18日嘉施芬公司取得承運人簽發的裝船日期為5月17日的清潔提單。5月19日,嘉施芬公司將提單以及其他信用證規定的單據送交議付行,議付行指出提單上的裝運日期顯示為5月17日與信用證規定的最遲裝運期為5月16日不符,建議電提不符點,待開證行確認后再行寄單。嘉施芬公司以客戶信譽較好,且已經按照合同規定日期完成交貨為由,要求議付行直接寄單,開證行收到單據后果然以提單上載明的裝運日期晚于信用證中規定的裝運日期為由拒付。由于拒付的理由事實存在,嘉施芬公司及議付行沒有進行抗辯,最后嘉施芬與買方商量以降價10%位代價,最后買方通過電匯付款給了嘉施芬公司,由銀行信用轉為商業信用。這個案例再次提醒出口商國際貨物運輸跟單工作并不是等到發生實際運輸行為時才開始的,而是從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商訂以及信用證審核階段就開始了。我們來詳細分析下本案中嘉施芬公司在國際貨物運輸跟單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當我們仔細的回顧本案時,驚人的發現嘉施芬公司的運輸人員在訂艙階段就存在致命錯誤,信用證規定最遲裝運期為5月15日,卻預定5月16日離港的船,后經了解發現是運輸人員對交貨期與裝運期的概念理解錯誤,錯將信用證中的裝運期和訂單中的交貨期認為是同一概念。外貿實踐工作中,海運常用的貿易術語有裝運港船上交貨貿易術語FOB/CFR/CIF三種,以及貨交承運人貿易術語FCA/CPT/CIP三種。其中裝運港船上交貨貿易術語下,貨物安全裝船后完成交貨,所以裝運期(SHIPMENT TIME)與交貨期(DELIVERY TIME)是同一時間,所以在訂單或是信用證中規定裝運期還是交貨期都可以;但是貨交承運人貿易術語下, 賣方在貨交第一承運人是完成交貨,具體什么時間裝運則由承運人安排,通常來說交貨期要早于裝運期。所以在訂單或是信用證中只能規定交貨期,而不能規定裝運期,如果規定的是裝運期,那么就必須要按照裝運期的規定及時完成裝運。如本案中,以FCA貿易術語成交,5月12日賣方將貨物交給買方指定的承運人時就已經完成交貨,符合訂單中對交貨期的規定,但是賣方的運輸人員卻忽略了信用證中規定的是裝運期而不是交貨期,按照信用證中最遲裝運期5月15日的規定,即使預定船舶沒有延遲,5月16日準時開航,實際上仍然不能滿足信用證的規定,開證行因此拒付仍然是合理的。如果要滿足信用證中關于裝運期的規定,賣方只能在5月15日或是之前完成裝運,也就是說在交貨期和裝運期之間選擇一個能夠2者都滿足的時間。
第二,外貿實踐工作中,尤其是在信用證結算方式,延遲裝運就面臨著被開證行拒付的風險,為了保證能夠100%按時裝運,我們的國際貨物運輸跟單人員在訂艙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必須提前一班船,以防止出現本案中因港口大霧等意外導致船舶不能按照預定時間離港的問題。具體來說,就是訂艙的時候要留出可能發生意外的時間,如果航班是13號,16號的話,那么訂艙時首選13號離港的船,這樣因為意外不能趕上13號的船時,還有機會趕16號的船, 不至于延遲信用證規定的裝運期。
泰盛貿易有限公司2017年1月23日發運3000只玻璃杯到泰國,CRF BANGKOK(運費付至曼谷)貿易術語成交,預定趕1月27日(除夕)離港的船,由于臨近春節,泰盛貿易的運輸跟單人員在貨物發出后就回老家過年了,在1月26日時候和貨代要過提單,但是因為還沒有開船,貨代也沒有辦法提供,到了27號再找貨代,貨代也沒有人及時回復。待到春節放假回來上班,2月4日再找貨代要到提單,通知客戶購買保險,但是由于已經開船多天,錯過了購買保險的日期,買方沒能成功購買保險,所以這批貨相當于在沒有保險的情況下進行了國際貨物運輸。2月14日,客戶提到了貨物,發現有556只玻璃杯發生不同程度的破損,并由當地檢驗機構出具了檢驗報告,向泰盛貿易索賠556只X30/只(玻璃杯采買價格)+2600元(檢驗費用),合計19280元,考慮到確實是己方錯誤以及后續的長期合作,泰盛貿易及時進行了賠償。
CFR貿易術語下裝運后及時發裝船通知給買方是賣方的一個基本義務,如果因為買方漏發裝船通知, 那么國際運輸貨物的風險就不能隨著貨物安全裝船而由賣方轉移給買方。在本案中,泰盛貿易正是因為沒有及時發出裝船通知導致買方沒能及時投保,最終不得不賠償因產品破損給買家帶來的損失。筆者認為,賣方運輸跟單人員以及貨代的操作人員不能說完全錯誤(春節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時點),但是其對裝船通知的理解卻不夠準確,外貿實踐工作中,很多合同或是信用證規定在裝運后一段時間內(通常是48小時內或是3日內)賣方要發裝船通知給合同上的買方或是信用證上的指定人,賣家也是這樣去做的,一般是在裝船后取得提單掃描件,按照提單掃描件上的準確日期發裝船通知給買方。但是,發裝船通知不一定要等到有了提單掃描件,一般來說在賣方訂艙成功后,貨運代理人或是船公司對于貨物裝哪條船,哪天開船已經有了安排。同時裝船通知上一般顯示的是ETD與ETA(即ESTIMATED TIME OF DEPATURE-預計離港時間, 與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預計到達時間),既然是預計時間那就允許有一定誤差,所以賣方完全可以在取得提單掃描件之前發出裝船通知,尤其是趕上周末或是本案中的大型節假日,一定要提前發出裝船通知,這在外貿實踐運輸跟單工作中非常重要,本案中如果泰盛貿易的運輸跟單人員提前發出裝船通知,客戶及時購買了保險,那么19280元的損失就可以由保險公司負責賠償。
眾所周知,中國每年有國慶和春節2個長假,長假前后,不管是賣方還是貨代以及船公司等企業都有一定程度的混亂。國際貨物運輸跟單人員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必要時可靈活處理。如本案中,賣方的國際貨物運輸跟單人員完全可以在訂艙的時候就直接委托貨代代為購買保險,然后發個郵件告訴買方,由于長假的特殊性,盡管以CFR術語成交,我們仍然為其代買了保險,一般來說買家都會高興地接受(賣方做了本該由買方做的事情,沒有理由不高興)。這樣,貨代的操作人員就會在適當的時間購買保險,避免損失的發生。需要注意的是, 一定要和貨代的操作人員以及銷售人員多次重點強調需要其代為購買國際運輸貨物保險,以防止其漏買保險。也就是說國際貨物運輸跟單工作跟進的不僅僅是貨物的運輸情況,必要的時候還要跟進國際運輸貨物的投保情況,也就是本文中多次說的是對整個國際貨物運輸的供應鏈以及環節的跟進和控制。
通過以上案例說明,國際貨運跟單工作存在于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商訂及履行的各個環節。出口商做好國際貨物運輸跟單業務,從短期看可以保證貨物被及時、正確發運,保證貨物所有權被有效控制,保證國外客戶及時提取貨物,降低進出口貨物運輸相關費用;從長期看可以提高出口企業對整個國際物流(運輸)供應鏈的管理控制能力,進而為出口業務提供有效保障。作為貨運跟單業務員,必須了解外貿業務的復雜性,才能具體做好外貿貨運跟單業務。
[1]崔忠亮.國際貨物運輸中貨代提單的實際應用探討,《對外經貿實務》2015年09期.
[2]魯旭.FOB出口中的貨代提單細分與風險防范,《對外經貿實務》2012年07期.
[3]林建煌.貨代提單之辯,《中國外匯》2012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