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文
【摘要】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緊張,壓力比較大,容易對學習失去興趣,而且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高中物理課的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物理課的實驗教學模式需要不斷探索和創新,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適應教學的需求。高中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和優化,既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本文將要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物理 實驗模式 新課改 探索 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0-0170-02
高中階段的學習對人的一生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它是鍛煉學生思維能力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只注重分數,而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高中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探索性學科,實驗教學的模式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實驗過程極具趣味性,如果能夠開展好實驗教學,將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現狀
1.學生學習較為被動
物理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高中階段除了一少部分物理特別好的學生外,普遍認為物理是比較難學的一門學科,學生本身存在很大的畏難情緒,再加上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靈活性、啟發性不強,學生很難提起學習興趣,學習較為被動,學習壓力也很大,這樣成績就不會特別突出,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2.教學模式較為單一
老師在課堂上往往采取滿堂灌的形式,節奏非常緊湊,總是希望在一節課的時間內盡可能把更多的知識傳授給同學,希望面面俱到,卻忽視了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這種能力不僅是物理學習需要的最重要的能力,也是高中階段以及學生將來走向社會應當具備的最重要的能力。
二、新課改下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
1.啟發式的實驗教學模式
物理課的學習中,會遇到許多的物理公式,而這些公式靠死記硬背是毫無意義的,學習應當遵循“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實驗研究—解決問題”的步驟,采取啟發式的實驗教學模式,教師應當把“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當成教學重點, 引導、幫助學生學習推導公式的方法,而實驗的結果和對公式的理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是在自己參與、理解性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的,必定不會再苦于記錯公式。比如在“牛頓三大定律”的學習中,先讓學生思考這三大定律最初是基于怎樣的問題而產生的?比如牛頓第一定律中“重力”和萬有引力定律是基于牛頓遇到蘋果砸在自己頭上而去思考“為什么蘋果是向下落而不是落到天上?”;牛頓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他在參加一次宴會時看到兩個人互相推搡時想到的等等。這樣可以鼓勵學生天馬行空的想法,讓學生體會怎樣把實際的物理現象提煉成抽象的物理問題。
2.利用多媒體技術創造情境教學模式
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應用也已經勢不可擋。在物理實驗教學中,也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多媒體實驗教學,展示危險性較強或在學校實驗室條件下難以實現的實驗過程。比如,在學習電學中“電勢差”這一章節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觀看“放電”的實驗過程,這樣能夠避免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危險而且能夠比較直觀。又如,在演示“磁懸浮”實驗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大規模的磁懸浮實驗場景,這樣的實驗在學校實驗室有限的面積和條件下是不可能完成的。
3.學生參與主導的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
傳統物理實驗課教學模式下,許多實驗是由老師來完成,學生主要是觀察老師的實驗過程,然后模擬老師的實驗步驟,得到預期的實驗結果。這樣的實驗模式對培養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和能動性是非常不利的,實驗成了一種走馬觀花、照貓畫虎的形式,失去了物理實驗教學的意義。開放式的實驗教學模式,就是在實驗室中,教師只是對學生進行前期的引導,然后學生自己完成分組或者獨立的完成實驗。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對實驗器材的操控能力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三、新課改下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模式的評價
新課程改革對“對于物理實驗教學模式的評價”也是有要求的。課程設計與開展的好壞不能單純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標準,而應該采取綜合評價的方式,除了學生的成績外,還應當對教師教學手段、教學環境等進行評價,多方位的來評價一節課的好壞,更應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四、總結展望
物理教學跟物理課程的開展過程一樣,需要教師不斷的反思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勇于實踐,勇于創新, 讓物理課程充滿探索性,思考性和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杜小婭.淺析新課改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研究. 數理化解題研究. 2017
[2]朱兆堅.新課改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與評價研究. 高考:綜合版.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