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偉
【摘要】高職音樂教學難度大且較為復雜,應用常規教學模式無法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而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幫助學生快速掌握音樂演唱技巧提高教學效率,是音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本文在分析高職音樂教學潛在問題及整合微課資源的必要性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微課資源的具體應用進行分析,以期提高高職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微課資源 高職音樂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0-0199-01
從高職音樂教學現狀來看,傳統高職音樂教學模式主要通過教師自行講解表達所傳遞的教學內容,待介紹完專業知識后教師組織一系列現場表演活動檢驗學生學習成果,提倡學生模仿教師的發聲方法,一旦教師語言表述能力不足或專業水平過低直接影響音樂教學效果。而微課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通過微課資源的整合,能夠使音樂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課題針對“基于微課資源的高職音樂課堂有效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具備一定的價值意義。
1.高職音樂教學潛在問題及整合微課資源的必要性分析
(1)問題分析:從教學現狀來看,在高職音樂教學過程中,面臨較多的問題,例如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學生在掌握音樂演唱技巧上較為困難、課堂理論講授與實踐操作分離等。這些問題在未能及時有效得到解決的情況下,音樂教學的效率及質量便難以得到有效提高。例如在遮罩動畫的制作教學內容中,一方面由于遮罩的概念相對于其它內容而言比較不合常規,往往比較難以理解,另一方面該部分內容的知識點又囊括了補間動畫、引導層動畫等多個方面,綜合性較強,為了讓學生能夠順利的理解遮罩動畫的原理,并對之前所學知識加以鞏固,許多教師在講解該部分內容時往往就會以相關案例為主,使得諸多基礎知識薄弱的學生在學生過程中容易顯現出力不從心的狀態。而根據相關教師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不少教學工作者發現整合微課資源對高職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促進的作用[1]。
(2)整合微課資源的必要性:微課資源指以課件視頻為教學載體記錄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難點或知識要點進行詳細分解介紹的教學資源,不止是拓展性教學資源,更是對于傳統教學模式的補充手段。高職音樂教學應用微課資源主要通過多媒體形式向學生傳授音樂知識促使教學模式向靈活性、高效性及人性化轉變,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營造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同時,應用微課資源能幫助教師省略原有親身示范環節,播放備課過程中所搜集的專業歌手演唱模板以滿足日益嚴格教學要求的目標,促使學生向專業歌手學習音樂演唱技巧激發其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實現寓教于樂事半功倍。
2.高職音樂教學整合微課資源的策略分析
基于微課教學期間,最關鍵的是對微課教學的目標加以確立,然后將微課制作好,下面以微課制作為例,制作微課的教師便需要將相關工具準備好,一般包括:耳麥(附帶話筒)、錄像機以及背景布等;然后對制作微課需要用到的軟件準備好,包括:PowerPoint、focusky、camtasia studio8等;做好以上準備工作之后,便需對教學過程實施錄制,具體步驟為:
(1)將微課素材準備好,主要為教學設計的相關材料,比如講課稿件、PPT以及PPT相配合的背景音樂等等;同時,對于相關教學材料需進行搜集,包括涉及的圖片、習題以及教學例子等,進一步完成講課稿的設計;值得注意的是,PPT需具備三個成分,即片頭、導入以及小結;準備好適合的背景音樂,比如準備好《綿雪》,首先需了解這首音樂為輕音樂,特點為柔和;在錄制之前,需在計算機上將相關軟件安裝好,包括focusky、camtasia studio8等。
(2)通過計算機屏幕將視頻錄像軟件打開,并將教學軟件PPT打開,并將相關教學素材及教學軟件打開;同時將耳麥接好,對話筒的位置與音量進行合理調整,進一步將PPT與錄屏界面的位置調整好,進一步進行視頻的錄制。
(3)針對錄制好的微課教學視頻,進一步實施后期編輯處理,在此過程中需調整微課錄制的內容,針對其中的重難點和注意事項,完成相應的紅色圖標批準,采取間接的文字來提醒;并且,可在微課視頻上設置片頭,然后對背景音樂以及演講稿的文字進行美化處理。
(4)當微課視頻符合預期的效果后,通過點擊使視頻菜單有效生成,可選用mp4視頻格式、1280×720大小;這樣整個視頻制作得以完成。
根據上述微課的制作,應用到微課教學過程中,能夠明顯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結語
綜上,應用微課資源能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最終使高職音樂教學的質量得到有效提高。所以,在高職音樂教學過程中,需注重微課資源的整合,進一步積極開展微課教學。
參考文獻:
[1]劉冰.微課在高職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以鋼琴教學為例[J].戲劇之家,2017(0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