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巍
摘 要:當前,圖書館知識轉移對于圖書館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然而,開展這項工作要以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為支撐,通過轉變思想觀念、提高員工素質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實現二者之間的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本文介紹了圖書館知識轉移的定義與類型,探索了圖書館知識轉移與人力資源管理之間的關系,并以北京某大學為例,對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途徑進行了探索分析,希望為圖書館管理制度升級提供有益的參考及借鑒。
關鍵字:圖書館;知識轉移;人力資源;管理
圖書館是社會文化的重要載體,標志著一個國家的文化水平。圖書館有責任和義務對現有知識進行最大限度的開發,積極與讀者展開互動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注重新知識的開發與拓展,再將新知識轉移給讀者,從而實現了圖書館知識轉移。然而,完成這一過程,需要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作為支撐,推動各個環節的有效銜接,最終實現圖書館的永續發展。
1.圖片館知識轉移概述
1.1圖書館知識轉移的定義
所說的圖書館知識轉移,是通過一定的管理制度和技術手段,對館內現有知識資源進行分類與整合,再與個體、群體、組織之間展開廣泛的交流溝通,實現知識的傳遞與增值,形成圖書館知識的良性循環。
1.2圖書館知識轉移的類型
知識轉移可以是知識需求者與所有者之間的直接轉移,也可以是有第三方參與的間接轉移。因此,圖書館知識轉移主要包括以下三種類型:館內知識轉移、館內外知識轉移以及館外知識轉移。其中,館內知識轉移是將知識轉移給圖書館員,使館員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這也是館內外知識轉移的前提與基礎;館內外知識轉移是通過館員的服務,將館內知識轉移給讀者,這也是圖書館知識轉移的重點環節;館外知識轉移是圖書館為媒介,為館外各方知識轉移提供便利,也是館內外知識轉移的一種有益補充。
2.圖書館知識轉移與人力資源管理之間的關系
知識是有“粘性”的,在知識轉移的過程中難免會造成知識的損耗,或者說付出一定的轉移成本。筆者認為,轉移成本的高低,與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有著直接關系。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水平越高,知識轉移的損耗越小,成本越低,轉移的效果就越明顯。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是對圖書館員進行崗位培訓與統籌調配,做到人盡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使人力、物力的資源配置達到最佳狀態。隨著工作實踐經驗的日積月累,圖書館員已經具備了搜集、整理、發掘知識的能力,能力突出的館員還可以為讀者提供知識增值服務,無形當中實現了圖書館知識的內外部轉移。
3.圖書館強化人力資源管理的具體策略
3.1轉變思想觀念
首先,要轉變圖書館員的思想觀念,讓他們明確自身工作在圖書館知識轉移當中的作用與價值,從而正確認識知識管理的客觀需求與發展趨勢,正確認識圖書館行業的競爭狀態與生存法則,了解圖書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正確模式。在日常工作中,樹立起學習意識、服務意識、創新意識與超前意識,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為圖書館內外部知識轉移提供基礎保障。
3.2開拓培養途徑
作為學??蒲挟a業教學服務機構,北京某大學圖書館非常注重開拓優秀館員培養途徑,經常組織業務骨干赴其它高校圖書館進行交流學習,學習對方的優秀管理經驗與先進理念;在培訓形式方面,有館內培訓、外送學習培訓、聘請專家學者舉行學術講座或者開辦短期研修班等;在培訓類型方面,包括崗前培訓、崗位培訓、技能強化培訓等。通過這些培訓活動,豐富了圖書館員的知識層次,提升了他們的工作能力,在一點一滴的工作細節當中,再將知識傳遞給外部讀者。
3.3培養創新意識
圖書館要致力于培養館員的創新意識,多給他們提供一些超越自身知識水平的學習機會,形成提升創新能力的內在動力。為有效培養館員的創新意識,北京某大學圖書館提出了五個方面的創建:一是創建學習型圖書館;二是創建服務型圖書館;三是創建創新型圖書館;四是創建節約型圖書館;五是創建和諧型圖書館。通過這些新穎的發展定位,使圖書館員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得到極大程度的開發,全面推動了圖書館知識轉移與知識創新。
3.4實行崗位輪換
圖書館崗位輪換是指按照一定的期限,有計劃的安排圖書館員輪流任職其它工作崗位。通過這一做法,可有效促進知識的流動,對隱性知識的轉移尤為見效。圖書館員通過輪崗,會對之前的崗位產生新的認識和理解,有利于發現工作中的不足;同時,又拓展館員的職業技能,將學習到的新知識帶到新的崗位當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非常有利于圖書館員素質的整體提升。
3.5實施激勵監督政策
適當地激勵與引導,有助于圖書館員個人能力的提升。因此,圖書館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勵監督體系,達到揚長避短的管理目的。通過激勵監督政策,可大幅提高圖書館員的知識儲備量,還激發了圖書館員進行知識轉移的積極性,加快了知識轉移的效率。在這種機制下,積極推進知識轉移、努力提高個人業務能力的圖書館員會得到績效獎勵或者職稱晉升加分項的機會,從而有效促動其他館員的工作積極性。
3.6建立“學科館員”制度
當圖書館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便會產生建立“學科館員”制度的客觀需求。首先,“學科館員”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其次,須具備較高的知識水平與信息洞察能力;還要具備較強的計算機操作水平、豐富的網絡知識。目前,北京某大學圖書館正處于建立“學科館員”制度的探索過程當中,這將為建成一流大學圖書館開辟一條快速通道,通過“學科館員”這種服務新機制,可為各院系搭建起圖書館知識轉移的平臺,極大程度的滿足各學科讀者對專業知識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推動知識轉移與知識創新。
4 結束語
在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能否順利地完成知識轉移對于圖書館的生存和發展都非常重要,而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知識轉移的最終成效。在這種情況下,圖書館應努力調協知識轉移與人力資源管理之間的關系,實現相互促進,協同發展,對知識進行最大限度的傳播,為我國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快速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劉劍鋒, 歐陽曉鈺.現代城市公園景觀規劃初探[J].山西建筑,2007,(30):72-74.
[2]鄒行.人力資本理論與圖書館人力資源開發[J].中國西部科技,2003,(4):101-102.
[3]金建軍.圖書館知識轉移與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8,(21):327-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