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加升
當下市場競爭激烈,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因此,高校藝術設計以畢業生就業問題為重點,注重對學生專業知識、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在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過程中,要結合教學方式、教學設施、教學目標及管理開展實踐教學活動。除此之外,社會實踐、就業指導以及綜合能力培養等教學環節也必不可少。高校應采取相應措施,構建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如建設校內工作室、建設校外實訓基地、增加實踐課程的課時等。筆者就該體系的構建提出自己的想法。
近年來,各大高校教學體系逐漸恢復,正處于教學質量提升階段。如何培養和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已成為各大高校必須解決的重點問題。改革創新無疑是藝術設計專業發展的關鍵,以專業理論基礎為核心,再結合教學實踐,完善傳統教學體系。嚴格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提升學生就業能力,將學生培養為社會所需的藝術設計人才。藝術設計類專業具有極強的技能性、操作性,所以其實踐活動較多,專業理論與實踐結合,以培養應用型人才。以藝術專業人才培養為教學目標,運用科學教學方式,提升教學管理和教學環節,以理論知識為主,對實踐教學進行設計和改進,促進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可持續發展。
一、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當下,市場競爭激烈,就業是高校學生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因此,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應以培養社會所需人才為目標,培養學生就業能力,將實踐操作為教學手段。以技能實踐、訓練流程、專業知識運用為教學方法,逐步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構建全面的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制,完善學生專業知識系統,促進學生就業。
二、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具體構建措施
(一)建設校內工作室
建立校內工作室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專業操作能力,采取多形式的實踐教學,同時根據專業導師的相應要求進行藝術設計專業校內工作室建設。其構建直接影響實踐教學工作的進行,所以高校要大力加強工作室的建設工作,構建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要建設攝影工作室、油畫工作室、廣告工作室等,為高校學生提供實訓平臺,保證實踐教學的完成。高校還應設立教學管理部門,保證實踐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此外,在建設過程中應配備相應設施設備,如多媒體教室、電子設備等,幫助學生樹立就業規劃意識,鞏固其專業知識儲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建設校外實訓基地
采取校企合作模式,使學生充分投入到教學實踐中,提升教學實踐真實感。學生將所學專業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中,完成課程與實踐的對接。企業多圍繞實踐項目開展工作,學生借此機會能接受專業技能培訓,良好的工作氛圍可以為學生未來工作奠定基礎。在校外實訓基地,學生還能接受企業技術骨干的專業技術指導,這是課堂中學不到的。另外,學生還有機會進入生產車間進行實際操作、與客戶交流溝通等,真實地進行實踐教學。
(三)增加實踐課程的課時
大多高校以往采用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1:1的課時比重。近幾年來,實踐課程比重日益增長,藝術設計專業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越來越重視。高校對教學大綱進行全面整改,除針對學生專業能力素養外,更注重培養學生就業能力,將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工作落到實處。
(四)注重教學過程的實踐性
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實踐性主要體現在學術論壇、設計競賽等活動中,體現項目化、技能實踐化、知識運用化的教學目標。學生作品展以及設計比賽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品展示有利于學生進行學習交流,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另外,教師還應當鼓勵學生勇于創新,不將思維局限于紙和筆,激發學生創作靈感,開拓其他新穎的藝術載體。同時,要引導學生協調好色彩、構圖、光線等方面,使學生作品達到顧客滿意的標準。
三、注入地域文化設計元素
我國是一個地域文化資源豐富的國家,藝術設計專業與地域文化相結合是必然的發展趨勢。這一模式的構建,不僅順應時代潮流,也有助于傳承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一般包括當地傳統文化、民風民俗等,它是當地人民勞動與智慧的結晶。地域文化不是物質與精神的簡單相加,它更是民族精神與物質文化的有機結合。就藝術設計專業而言,裝飾壁畫是教學實踐活動的主要環節,它具有極強的地域特征和人文特色。在裝飾壁畫的教學過程中,融入地域性設計文化元素,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抽象的歷史文化具體呈現,這樣在完成教學工作的同時,可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
四、結語
深化藝術設計專業實踐體制的改革,需將重點落實到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工作上。高校需結合當下就業形勢,切實有效地開展教學實踐活動。藝術設計專業具有極強的專業性、操作性、應用性和職業性,因此在人才培養方面,高校需注重學生學科專業能力,結合當前就業趨勢,指導相應實踐教學大綱。這樣可以增強學生職業規劃意識,構建特色的藝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