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爽 邢國繁 高一蘭


[摘 要]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緊密相連,協調好兩大產業的關系并使之融合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根據1995—2014年海口市兩大產業發展數據,建立融合協調度測度與評價模型,對海口市進行融合發展水平、融合協調度等級及類型的實證研究。得出結論:海口市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經過20年的發展,從最初的輕度失調狀態調整為目前的良好融合狀態,目前,海口市文化產業發展明顯滯后于旅游產業。
[關鍵詞]海口市;旅游產業;文化產業;融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8)02-0101-04
Abstract: The tourism industry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cultural industry, and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ndustries and make them merge and develop.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1995—2014 of Haikou city, we set up a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model of fusion coordination degree, and study empirically on the level of integration, rank and type of fusion coordination degree, thus draw the conclusion: after 20 years of development, Haikou's tourism industry and cultural industry have been adjusted from the initial maladjustment to the current good fusion state, Haikou's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lags behind the tourism industry.
Keywords: Haikou City ;Tourism Industry;Cultural Industry;Integration;Entropy Method
海口市的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緊密相連,協調好兩大產業的關系并使之融合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評價兩大產業融合發展水平,本文建立融合協調度測度與評價模型,對海口市進行融合發展水平、融合協調度等級及類型進行實證研究。
一、方法選取與模型構建
(一)指標無量綱化處理
首先,采用極差標準化的方法對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
公式中:D為旅游與文化產業的融合協調度;C為融合度,T為旅游與文化產業綜合發展水平評價指數,將α和β均賦值為0.5,來表示旅游與文化產業具有相等的地位。
(六)劃分產業融合協調度等級評價標準
按照廖重斌(1999)評價標準,將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協調度等級劃分如下:
(七)劃分產業融合協調度類型
二、海口市實證結果及分析
(一)評價指標的選取與數據來源
數據來自《海口統計年鑒1996—2015》,樣本數據為1995—2014年數據,所建立的融合發展評價指標如表3所示:
(二)海口市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綜合發展水平趨勢分析
根據式(1)至(7),可得到海口市旅游產業、文化產業綜合發展水平的評價函數值,如表4所示:
從表4與圖1可知,1995—2014年海口市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綜合發展水平明顯呈現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995—1998年)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綜合發展水平趨勢線比較接近,兩者發展水平基本同步;第二階段(1999—2004年)文化產業發展水平明顯高于旅游產業;第三階段(2005—2009年)文化產業發展水平與旅游產業差距明顯縮小;第四階段(2010—2014年)旅游產業發展水平明顯高于文化產業。
(三)海口市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度等級分析
從表5與圖2可知,1995—2014年海口市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協調度D值總體呈上升趨勢,最低為1997年的0.35,最高為2014年的0.83,發展趨勢為輕度失調—勉強協調—瀕臨失調—勉強協調—初級協調—中級協調—良好協調,從失調逐步走向融合,到2014年融合度達到最佳狀態,表現為良好協調。此時,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內部要素之間達到良好的共振融合狀態,兩大產業系統趨向新的有序結構。可以看出,海口市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經過20年的發展,已經從失調狀態調整為目前的良好融合狀態,海口市大力促進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已初見成效。
(四)海口市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協調度類型分析
根據表6可知,海口市20年間,大部分年份都是旅游產業發展滯后,但2010—2014年,文化產業明顯滯后。表明近年來海口市旅游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而文化產業的發展水平明顯滯后于旅游產業,文化產業發展滯后明顯制約了旅游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不利于旅游產業向深度與廣度擴展。因此,應盡快提升文化產業的發展水平,強化旅游產業的文化屬性,促進二者深度融合、共同發展。
三、結論與對策建議
實證研究表明海口市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綜合發展水平呈現出明顯的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995-1998年海口市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綜合發展水平趨勢線比較接近,兩者發展水平基本同步;第二階段,1999—2004年,文化產業發展水平明顯高于旅游產業;第三階段,2005—2009年,文化產業發展水平與旅游產業差距明顯縮小;第四階段,2010—2014年,旅游產業發展水平明顯高于文化產業。海口市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經過20年的發展,已經從兩者的失調狀態調整為目前的良好融合狀態,海口市大力促進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已初見成效;20年間,大部分年份旅游產業發展滯后,2010—2014年,文化產業發展明顯滯后于旅游產業。
海口市應重點提升文化產業整體發展水平,促進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需全面梳理現有的產業政策,在動漫、影視、版權交易、基金注冊等領域出臺更積極、力度更大的政策;政府要主動作為、優化服務,完善公共服務配套功能,將“極簡審批”試點首先推廣到海口文化園區,為入園企業創造一流的政務環境。海口市需努力提高文化產業發展整體水平,尤其是文化產業規模擴大、從業人員數量的增加,有助于進一步提升、保持海口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度,使得兩者對融合度的影響轉變為正效應。此外,基礎設施、交通狀況、產業投入、經濟收入、經濟狀況、教育程度對融合度水平提升影響顯著;自然環境、政府文化政策、產業結構、文化旅游資源保護是融合度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改善、優化、提升這十大影響因素的發展水平,繼續加大資金投入。
[參考文獻]
[1]侯兵,周曉倩.長三角地區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態勢測度與評價[J].經濟地理,2015(11):211-217.
[2]翁鋼民,李凌雁.中國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耦合協調度及空間相關分析[J].經濟地理,2016(1):178-185.
[3]王爽,張曙霄.中美文化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經濟經緯,2014(4).
[4]王爽,邢國繁,張曙霄.中國文化服務貿易結構及競爭力實證研究[J].商業研究,2014(6).
[5]邢國繁,王爽,高一蘭.中國電影貿易國際競爭力研究[J].對外經貿,2017(9).
(責任編輯:張彤彤 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