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娟娟
[摘 要]以產業發展導向為目的的政府引導基金對產業結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大有裨益。結合區域產業發展特點和政策導向,將基金投向適合當地發展的關鍵領域十分必要。以遼寧省為研究對象,結合該地區的優勢新興產業特點,對遼寧省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的發展模式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建議:遼寧省應不斷探索市場主導型基金的發展之路、健全基金的信息公開與披露機制以及防范基金運作風險不斷推動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的規范發展。
[關鍵詞]產業投資引導基金;政府引導基金;戰略性新興產業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8)02-0125-03
Abstract: The government guidance fund, which aims at the orienta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benefit to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n practice, it is necessary to put the fund in the key areas suitable for local development by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policy orientation. Taking Liaoni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mbined with the advantag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merging industries in the region,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Liaoning province investment fund industry guidance and problems and that, continue to explore the market oriented fund development, perfect fund and public information disclosure mechanism and operational risk prevention fund to continue to promote industrial investment guide the fund should reg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Liaoning province.
Keywords: Industrial Investment Guidance Fund; Government Guidance Fund;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在我國步入經濟新常態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大背景下,由政府牽頭設立的產業投資引導基金正逐漸成為地方政府增加招商引資的新路徑。從區域經濟發展角度看,地方政府產業投資引導基金作為風向標、指示器,有利于區域內部資金流向需要扶持的產業,有利于產業發展帶動產業結構升級。截至2017年10月,遼寧省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中心先后批準設立鞍山先進制造創新創業投資基金、遼寧節能環保企業(創業)投資基金、遼寧中德產業投資基金等18支基金,投資領域涉及智能制造、信息技術和文化旅游等多個領域,這些基金設立對支持遼寧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初創期企業、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1]。
近年來,隨著政府引導基金出資額的日益擴大,問題也浮現出來,尤其是基金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逐漸凸顯。在華北、華東、華南等發達地區,資源相對豐富,投資者對項目投資后的規范化管理、后續資金的合理跟進等問題尤為重視,項目的出資進度和投資標的次之[2]。欠發達地區問題相對較多,還要考慮出資規模、投資標的的預期收益等問題。目前,我國政府引導基金的投向區域仍有限制,如果基金的規模過大,地方優質的項目資源不能與之匹配,就會影響社會資本的參與程度,從而降低了政府引導基金的示范效應[3]。無論是在哪一個區域,政府引導基金的投向都應該適當的集中化,應結合區域產業發展特點和政策導向,將基金投向適合當地發展的關鍵領域[4]。本文以遼寧省為研究對象,對該地區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的發展模式提出對策建議。
一、遼寧省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的發展及區域特點
2010年初,遼寧省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中心在省編制辦公室的批準下正式成立,成為遼寧省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日常管理與投資服務工作的負責部門。2015年10月,遼寧省產業(創業)引導基金正式設立,首期規模100億人民幣,存續期7年。該基金的設立是通過引導基金拉動有效投資,鼓勵創新創業,從而促進遼寧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是國家級各類引導基金與遼寧省各市級引導基金的銜接紐帶,其作用是廣泛吸引各類社會資本的參與。截至2017年10月遼寧省先后獲批的18支政府引導基金具體見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
第一,基金設立步伐加快。在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中心成立的兩年內就先后設立18支政府引導基金,募集總規模為146.5億。從時間分布來看,2016—2017年設立的基金數量均為9支,基金募集總規模分別為37.25億和109.25億。從單支基金規模來看,金額最大的為30億(遼寧中德產業投資基金),最小的為1.9億(遼寧新興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綜合來看,遼寧省政府引導基金發展已初具規模。
第二,投資方向緊緊圍繞優勢新興產業。目前,我國政府引導基金的設立主要可以劃分為創業(創新)投資引導基金、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投資引導基金三大類型。從表1可以看出,遼寧省已批準設立的18支政府引導基金中,17支是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其中又有16支基金擬投資重點領域為戰略性新興產業,7支基金的重點投向是高端裝備制造業,占比38.89%(如圖1所示)。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遼寧省結合了區域資源優勢和前期發展基礎,將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節能環保產業和新材料產業這些具有相對優勢的產業作為政府引導基金的投資重點,有利于將資本效用最大化。
第三,社會資本聚集能力有待提高。考察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發展的優劣,不僅要看基金設立的數量、規模,更應該透過社會資本聚集能力來衡量。從表1的數據可以計算出,18支基金的社會資本規模為92.28億,占募集總規模的比重為63%,由政府產業引導基金所撬動的財政資金杠桿率為1.7倍。兩個年份的社會資本募集規模分別為25.42億和66.86億,占比分別為68%和61%。2017年IUD 領導決策數據分析中心發布的《2017 地方政府引導基金數據報告》指出,國內一些規模較大的政府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的杠桿放大效能達到10—30倍,如廣東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引導基金放大效應為12.5倍??梢姡|寧省政府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的社會資本轉化能力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二、遼寧省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的運作模式及存在的問題
(一)遼寧省政府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的主要運作模式
目前,我國政府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的模式大致包括階段參股、融資擔保、跟進投資、風險補助和投資保障等。在前三種模式中,政府引導基金所扮演的角色都是投資者,其作用是引導社會資本的進入。在實際運作中,根據市場化原則而承擔風險并獲利;而后兩種模式通過財政資金純支出的方式,只能作為基金運作的一種輔助性手段。遼寧省政府產業投資引導基金自啟動以來,主要是階段性參股和跟進投資兩種運作模式。其中,階段參股是指政府引導基金向創業(產業)投資機構提供資金支持,通過母基金(FOFs)的形式來吸引社會資本,通過投資機構成立若干子基金。在選擇具體項目之后,由子基金來對項目進行投資。跟進投資是指政府以同等條件對項目進行跟投,可以視作政府的直接投資行為。但是跟進投資的適用受到了限定,僅限于處于投資創業早期或需要政府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等產業領域的創業企業。
(二)存在問題
1.基金運作的市場化意識不足
市場化運作是政府引導基金區別于政府財政補貼撥款的重要特征,兩者的本質區別并沒有被明顯區分。其表現是缺乏高質量項目的儲備,主要是由于對培育和優質項目儲備重要性的認識不足;而一部分企業對市場經濟的認識不到位,沒有意識到未來政府扶持企業的最主要途徑是基金而不是財政補貼撥款。
2.缺乏成熟的基金管理機制
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在設立初期都會加大宣傳力度,以招募優秀的子基金經理,而在投資決策后對子基金的運作情況缺乏公示和了解,使得市場對某只引導基金的實際運作水平了解的信息有限。遼寧省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中心并沒有相關投資子基金數量、具體投資方向以及基金所投項目是否退出的相關信息披露。
3.基金運作的風險防范意識不足
從基金自身的運作來看,遼寧省政府產業投資引導基金設立數量的激增并沒有伴隨優質的項目、管理能力的匹配、未來通暢的資金退出渠道,在基金的后期運作中可能會出現嚴重違規事件。如果基金運作風險控制不得當,財政資金和社會資金的矛盾及相關問題將集中爆發,甚至可能誘發區域性金融風險。
三、遼寧省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的發展建議
(一)有效推進市場主導型融資模式
遼寧省政府產業投資引導基金應不斷探索市場主導型的發展之路,其最大特點是政府通過信用擔保而不是直接出資的方式來設立基金,這樣可以降低政府的財政負擔。目前,該模式被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廣泛應用,通過完善的市場體系和豐富的社會資本來作為運行保障。不斷完善遼寧省區域金融市場體系,為政府產業投資引導基金提供有效的金融生態環境,是有效推進市場主導型融資模式的關鍵。
(二)不斷健全信息公開與披露機制
應將政府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納入信息公開的范圍。在基金成立后,向遼寧省省發改委、證券業協會備案,并通過相應的公共信息平臺,對基金的管理人、托管人、投資收益率、資產留存、退出等信息定期進行公開?;鸬谋O管部門應建立和健全基金信息的檢測系統,動態跟蹤基金投資運行情況。
(三)防范基金的運作風險
在基金運作自身的風險防范上,應不斷建立和完善投資引導基金績效評價體系,只有提高政府產業投資引導基金的運作效率,才能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通過量化的評價體系來判斷政府引導基金是否實現了政策目標、是否有效地促進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成丹.地方政府引導基金治理機制及遼寧運行實踐[J].地方財政研究,2017(3):24-29.
[2]鄧彥,蘇硯心.政府引導基金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運行模式研究[J].科技創業,2017(3):42-44.
[3]許芳,伍光磊.地方政府創投引導基金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及其完善——以生命周期的視角[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1):62-63.
[4]楊林,李思赟.政府引導基金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運作機制的研究綜述[J].公共財政研究,2015(6):87-94.
(責任編輯:張彤彤 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