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京梅,范瑜晛
摘 要 在當前社會背景越來越趨于數字化、現代化的過程中,傳統出版產業必須要盡快實現轉型,進而抓住當前發展機會,提升企業競爭力。文章就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轉型的創新進行分析,望為業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 傳統出版;數字出版;轉型;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8)04-0096-02
數字出版主要是依靠二進制的科學手段來進行實際操作,而在數字出版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對原創作品進行編輯再加工、復制印刷、后續作品發行情況及銷售情況、消費閱讀等??偠灾?,數字出版就是一種通過數字化工具來將傳統出版資源實現三維立體的傳播方式。傳統出版產業無論是在產品質量、專業技術、相關服務還是管理模式方面都與數字出版相差甚遠,而數字出版在傳統出版產業基礎上又加以創新,為人們在查找信息和閱讀資料上帶來了不小的便利。
1 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轉型過程中存在的
問題
1)產業鏈及融資渠道不夠完善。現階段,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各大行業獲得了空前絕后的發展。與此同時,也為各個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前提需要在良好條件和環境下才可得到長遠發展。但是,因傳統出版業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問題,進而導致出版產業在創新過程中在內容方面一直存在匱乏,使數字產業鏈條一直處在斷裂狀態[1]。與此同時,由于數字出版企業產業鏈條的特殊性,導致數字出版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并不能實施共贏機制,導致數字出版產業鏈條中多個企業間缺乏應有的凝聚力和競爭力。除此之外,在數字出版產業鏈條中由于各個環節的不同產業在收入分配方面也存在較大差異。一般情況下,在整條產業鏈中,內容供應商處于較為被動狀態,其獲取的利益比例也相對較小,而在此過程中,獲取利益比例較大的是技術提供商、運營商及廣告投資,而這種不合理的利益比例也對數字出版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一定阻礙。
在融資渠道方面,我國傳統出版單位由于各自資源及規模各不相同,致使在整體轉型過程中形成了不同步現象[2]。一些規模較大、資源豐富且企業實力雄厚的大型出版產業以極快的速度實現了轉型,并在轉型過程中獲得了較為可觀的收益。但是對大部分的中小型出版單位而言,不管是內容資源還是融資渠道都不夠完善,進而導致其在轉型過程中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直接致使轉型失敗。
2)欠缺相關的政策法規及管理體系。在我國“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中雖然已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網絡化傳播和數字化內容等新型的文化產業,并在此后一段時間建立了一些相關數字出版基地。但就現階段來看,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需求并沒有因為政府的相關政策而得到完全滿足,尤其是在一些較為落后的地區不管是政府資金支持、還是相關法規等方面仍有較大欠缺。而在數字出版管理體系方面,由于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時間較短且產業鏈相對來說較為欠缺,進而延緩了科學化管理體系的建立進程,阻礙了我國出版產業發展?,F階段下,我國越來越多的知名企業開始慢慢加入到數字出版標準化建設過程中,例如萬方數據庫、方正等相關出版技術供應商也開始慢慢加入進來[3]。但因為我國數字出版體系發展時間較短且速度較慢,導致標準化管理體系很難在短期內建立完成。
3)版權相關體制不健全,侵權現象頻發。數字出版產業的迅速崛起在加快作品傳播速度、為閱讀者提供更多方便的同時,也加大了傳統出版企業、網絡服務商、網絡內容供應商及作者本人對版權歸屬的糾紛概率。在數字出版產業中由于版權等相關機制(如授權模式、技術手段、法律體系等)還未健全,導致侵權現象頻發。除此之外,大部分作者在網絡平臺發表自己作品時,大都采用匿名形式,使得該作品作者不明確,進而為網絡原創作品的侵權及大肆轉發提供了可乘之機。
4)數字出版相關人員專業素質有待提高。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社會競爭趨勢也不斷增強,數字出版產業對行業人才的各個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現階段下,優秀的數字出版人員不僅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還要對當前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趨勢有明確認知,與此同時,還要發現數字出版企業在管理及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不同問題給出相應措施。在傳統出版產業中,編輯流程及作品出版是單位工作的重點,所以,在轉型過程中,絕大多數工作人員缺少對數字技術的技能掌握而延緩了傳統出版產業的轉型進程。現階段下,雖然我國大多數出版企業都設立了數字出版部門,但在數字出版部門的工作人員大都是計算機方面人才,對編輯出版知識及數字技術了解并不全面,進而為數字出版企業的整體發展埋下隱患,加大了數字出版產業發展速度與人才培養不能同步的趨勢。
2 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轉型創新研究的有效措施
1)創新數字出版產業發展過程。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產業結構及市場經濟也在迅速發展,數字出版產業在發展過程中慢慢更新了產業結構及管理模式,主要在以下五方面有所體現:成品、技術、相關服務、固定渠道、終端[4]。
2)創新出版內容。總的來看,出版產業屬于一種內容產業,該產業存在的主要目的是為大眾提供多種類型的信息產品與服務。而數字出版產品追求的目的及價值來看,就是傳遞其所承載的詳細內容和為讀者提供多種服務。數字出版產業是一種集人才、技術密集型為一體的產業,創意性產業是其存在的基本特點。數字出版產品的主要創新內容就是將傳統出版產品的具體內容與當下科學技術、不同讀者自身需求、市場渠道及終端服務結合起來,而后對其進行創新型加工,進而為創新型人才培養提供保障。
3)創新產品增值服務。數字出版產品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當下用戶的實際需求及增值服務,與傳統出版產品相比,有著不可超越的優點。所以,傳統出版產業在轉型過程中,應最大化利用數字化技術優勢對產品內容進行分析與管理,并對現階段下市場需求進行整理記錄,進而能夠更好地滿足當下不同讀者的不同需求,提升自身企業競
爭力。
4)形成數字出版產業新型產業鏈“內容+終端”。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催化了我國數字出版產業新型產業鏈模式“內容+終端”的形成。比如,在技術開發提供商為數字出版企業供應終端設備的同時,應保證自身技術優勢最大化,并對新型技術進行研究分析,對數字出版產品內容加強處理效果,最大程度為讀者提供高質量的閱讀產品。與此同時,技術開發提供商還可與數字出版產品內容資源進行結合,綁定產品內容與終端設備,使得讀者能夠直接通過終端設備來處理信息,進而增加用戶喜愛度,提升出版產品吸引力。
5)完善產業鏈條,最大程度實現多企共贏。傳統出版單位如果想憑借自己產業力量來實現數字出版產業轉型,多半都會由于技術較為落后或資金較為匱乏而前功盡棄。雖然傳統出版單位有著充足的內容資源,但在向數字出版產業的轉型過程中大都處于被動狀態,且在與相關運營商及技術供應商進行合作時,所占利益比例較小。而這種不平衡的利益分配比例對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形成了較大阻礙。所以,在傳統企業轉型過程中,必須要適時適當轉變自己的被動地位,積極形成自身特有的產業鏈模式,進而加強企業的主導性。與此同時,在發展數字出版企業的過程中,應以合作共贏為基本模式,使同一產業鏈的不同企業最大程度發揮自身優勢及應用價值,進而保證數字出版產業鏈的整體質量及工作效率[5]。如果傳統出版單位將自身編輯優勢與數字出版企業的先進技術進行有效結合,對提高用戶體驗及相關技術服務有著明顯積極作用。通過此種方式,不僅可以使傳統出版單位在轉型過程中占據主體地位,還可以有效提升各個企業的工作積極性,進而為讀者帶來更好的閱讀體驗。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現階段下,越來越多的傳統出版開始慢慢向數字出版轉型,也只有實現出版數字化、信息化才能滿足當下國民需求,增加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所以,在向數字出版轉型的過程中,必須要對轉型過程中的問題有明確認知并提出有效解決措施,進而為我國數字出版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宋亮亮.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策略分析——以上海地區為例[J].新聞傳播,2016(2):41-42.
[2]林震.新媒體背景下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的轉型及創新[J].新聞傳播,2015(7):21,23.
[3]劉丹.我國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轉型的困境與出路[J].現代交際,2015(3):80-81.
[4]張立偉,衣保中.促進我國數字出版產業技術創新的對策研究[J].求是學刊,2015,42(1):74-79,173.
[5]陳憲民.數字出版與傳統出版間聯動發展機制的構建[J].出版廣角,2013(14):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