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軍
截至目前,26家上市銀行已經全部披露了2018年一季度業績報告。從數據來看,今年一季度,多數上市銀行盈利能力再次提速。其中,五大行與深耕當地的城商行表現尤為突出,股份制銀行壓力相對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籠罩在商業銀行頭頂的“不良”陰影有所消散。雖然整體來講,不良貸款余額仍呈上升趨勢,但是多數上市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去年年末以及今年一季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此外,以規模促增長的大勢仍在繼續。除了中信銀行等為數不多的銀行在“縮表”外,面對較大的資本充足率壓力,不論是國有大行還是中小行都紛紛密集“補血”。
監管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銀行業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4.84%,26家上市銀行則以平均10%的增速遙遙領先行業平均水平。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發布的上市銀行一季報報告認為,五大行資產端量價齊升,凈利息收入驅動利潤增長;股份行凈息差同比收窄幅度縮小,其他非息收入恢復增長;地方性銀行仍維持較快利潤增速。
一季報數據顯示,26家上市銀行中僅有浦發銀行營收與凈利潤同比下滑,其余25家均有不同程度增長。
具體來看,受息差企穩利好,五大行賺錢能力有所加強。工行、建行、農行、中行、交行營業收入分別為1972億元、1832億元、1559億元、1260億元、491億元,分別增長4%、7.3%、5%、 -2.5%、-11%;凈利潤分別為791億元、741億元、590億元、522億元、201億元,分別增長4%、5.5%、5.8%、3.7%和4%。其中,工行、建行、農行凈利潤速度均高于去年年末增幅。
股份制銀行方面,招商銀行以227億元的凈利潤和13%的增長率坐穩股份制銀行盈利“老大”位置,其凈利潤超過交通銀行。此外,今年一季度凈利潤超過百億元的銀行還有興業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以及中信銀行。
從凈利潤增速來看,中小銀行依舊業績亮眼,去年凈利潤增幅超過五成的成都銀行繼續蟬聯最高增速銀行。今年一季度,該行2018年1~3月實現營業收入25.7億元,同比增長2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3億元,同比增長20.5%。此外,還有貴陽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常熟銀行等11家上市銀行取得兩位數的凈利潤增長。
今年一季度,唯一一家營收與凈利潤增速均下滑的是浦發銀行。該行截至3月底,營業收入396億元,同比下降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3億元,同比下降1.1%。從公司一季報數據來看,浦發銀行盈利下滑的原因主要在于各項收入減少,利息收入與非息收入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后者收入減少明顯,同比下降近19%。
從今年一季報可以看出,上市銀行整體上延續了去年資產質量改善的態勢。
《投資者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一季度中,26家上市銀行僅有無錫銀行、中信銀行以及貴陽銀行不良貸款率較去年年底略有上升,南京銀行等7家銀行持平,其余16家銀行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東吳證券分析師馬婷婷指出,一季度上市銀行整體不良率較2017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至 1.57%。其中,農業銀行、招商銀行、常熟銀行和吳江銀行實現不良貸款余額與占比“雙降”。寧波銀行在一季度未處置不良貸款的情況下,不良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僅增加0.81億元至29.19億元,年化加回核銷不良生成率下降至僅0.09%。
此外,在資產質量好轉趨勢下,銀行業撥備覆蓋率有所提升。所有銀行均符合150%的撥備覆蓋率要求,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農業銀行、招商銀行、上海銀行、杭州銀行、貴陽銀行、成都銀行等多家銀行撥備覆蓋率超過200%。其中,寧波銀行最高,撥備覆蓋率接近500%,南京銀行次之,超過465%。
對于銀行大幅增加撥備覆蓋率的原因,有銀行分析師認為,資產質量好轉情況下,銀行大幅計提撥備,可為未來業績提供保障。
盡管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不少銀行積極“縮表”,減少同業負債,優化結構,但規模驅動增長的模式總體未變,不少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因此吃緊。
以國有大行為例,今年一季度建行資本充足率上升0.13個百分點,為13.71%;農行資本充足率微升0.03個百分點,但一級核心資本充足率和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下降0.16和0.18個百分點;而工行與中行的三個資本充足率指標均為下降。
根據要求,到2018年末,系統重要性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不得低于11.5%、9.5%和8.5%,其他銀行在這個基礎上分別少一個百分點,即10.5%、8.5%和7.5%。
雖然當前A股所有上市銀行均符合上述要求,但也不同程度地面臨壓力。對此,上市銀行采取定增、發債等多種方式補充資本金。
備受市場關注的農行定增“補血”在4月也獲得了中國銀保監會的核準,將募集總額不超過1000億元用于補充資本金。此前,北京銀行在2017年完成206億元的定增;寧波銀行和南京銀行分別計劃募集100億元和140億元的增發預案已獲股東大會通過。
除了定增,發債也是上市銀行通常采用的方式。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以來,已有10家上市銀行發行合計3370億元的二級資本債;5家上市銀行發行了合計480億元規模的可轉債。此外,包括平安銀行、浦發銀行等多家銀行在年報中也披露了擬發可轉債的計劃。截至目前,上市銀行中待發可轉債規模高達1915億元。多數銀行表示,債券在轉股后將計入核心一級資本,以支持未來公司業務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