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智能手機APP已經成為人們學習、交流的重要工具,其交互性不僅包括人機交互、人人交互,而且還包括人與資源的交互,人類在各種交互活動中成功建構自我知識體系。對其交互性進行研究,可以提高其利用效率,提高產品體驗。
關鍵詞:智能手機;APP;交互設計
智能手機APP的交互設計不僅要考慮設計的形式、內容的問題,而且還要考慮人人、人機以及人與資源之間行為關系以及具體內涵,即要全面分析設備特征、交流的便捷性以及界面的吸引力等多種因素。
一、交互界面設計
APP為學習者提供的操作界面能夠對人機交互產生較大影響,使用者可以通過多種交互形式與APP界面進行交互,設計交互界面時要關注兩個方面,否則就會影響操作交互的實現:
第一,交互界面要簡潔,一目了然。APP交互界面不但具有裝飾、美化的功能,而且要能夠產生良好的視覺效果,另外還要具有簡潔性和適用性的特點,這樣才能滿足學習者多樣化需求以及文化多元化發展。總之,要保證界面的圖形、色彩以及文字吸引用戶注意力,這樣才能使用戶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界面交互活動中。
第二,交互界面要設置導航模塊。用戶可以利用超鏈接、操作菜單以及功能跳轉等交互功能快速瀏覽APP中的內容。智能手機的屏幕面積有限,因而導航按鈕數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而且導航方式也要合理。在相同的時間條件下,當用戶看到更多導航功能時,用戶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思考或尋找,相同的道理,如果界面中的導航數量較少,那么導航功能就會更加突出,可是不能過于減少導航數量,否則會影響功能的發揮,因此要保證導航設計合理,這樣才能使APP操作交互更容易實現。
二、交互資源設計
在APP中,交互資源設計是不容忽視的重要部分之一,它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與資源交互的效率以及便捷性。眾所周知,但人們從網絡中瀏覽信息的時候,人與資源之間的交互信息極為龐大,甚至可以用海量來形容,可是正是因為信息量巨大,人們才無法在較短時間內選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如此一來,交互對使用者的使用效果所產生的影響微乎其微,所以設計交互資源時要考慮如下因素:
首先,動態資源庫。由于APP類型不同,APP資源庫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如課件型APP的資源較為固定,某一專題內容通常會按照特定的邏輯順序呈現出來;而游戲型APP中的游戲進展將會使相關資源帶有顯著的隨機性;在題庫型APP中,知識點以試題形式呈現在使用者面前,可是由于題目呈現帶有隨機性,因此學習者很難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篩選出合適的問題。建立動態資源庫,以更為靈活的形式呈現資源,更新資源內容,根據使用者的實際情況呈現合適的內容。使用者不僅僅扮演著使用者角色,同時也是知識創造和傳播的主體,因此使用者有必要共同創建動態化資源庫,通過上傳使用成果、使用資源以及使用經驗等,進而生成新的知識,形成新的使用資源,使他人能夠利用這一資源進步。
其次,交互的反饋信息。APP使用中,反饋信息可以充分反映出交互過程結果,它能幫助使用者對自己的操作狀態、使用結果形成正確的認識,以便進一步作出調整和改進。基于此,反饋信息通常由三部分內容組成:第一,操作交互中出現的反饋信息。通常情況下,電腦軟件都會以操作信息提示框的形式將反饋信息呈現出來,使用者依據反饋信息了解自己的操作狀態,并了解自己接下來應該執行的操作步驟。APP也應該具備與電腦軟件相似的功能,使使用者認識到一旦出現錯誤操作時應該采取的正確做法。第二,信息交互過程中出現的反饋信息。一般來講,信息交互過程中的反饋信息能幫助使用者加深對頁面信息的理解,同時還能使其明確操作行為的正確性,所以信息交互中的反饋信息主要通過不同層次的信息內容來提高使用者的興趣。第三,使用評價中的反饋信息。此類反饋信息主要是關于使用過程或結果的信息,保證使用評價存在于整個交互使用過程,使過程性反饋信息更容易被使用者重視,通過展現使用者的使用成果,幫助學習使用者對使用學習情況形成正確評價,進而鼓勵使用者以更積極的態度投入到使用中。舉例來說,游戲APP可以將使用者的得分、獎勵、生命值等信息直觀顯示出來,便于激發使用者的競爭意識;題庫APP可以將使用者的做題信息反映出來,如做題錯誤率、做題時間等,便于使用者及時調整。總而言之,各種不同的反饋信息可以幫助學習者改進自己的行為,激發學習意識,提高學習效果。
三、交互空間設計
使用者通過網絡學習,會構建網絡使用交流空間,它也應該具有傳統班級的特征,如具有凝聚力、吸引力等,人與人之間可以互動交流等,如很多人借助于微信或QQ平臺進行交流,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量巨大,可是如果信息過多可能會出現刷屏現象,不利于人們及時了解交流信息。APP使用交流空間與之相類似,必須增加交流空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減少與使用無關信息。第一,使用者要形成主動意識,每一位使用者都是交流空間中的參與者、組織者和監督者,彼此探討使用內容,交流使用過程中出現的疑難問題,互相學習對方的使用技巧等。第二,改善交流質量,由于通過APP交流不屬于面對面交流,因此使用者可以利用音頻、視頻、圖片、符號以及文字輸入等多種形式進行交流,而且交流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很多招呼語或者各種有趣的小動畫等,這會影響到使用者的注意力,降低交流質量。因此,使用者之間要盡量不談論與使用內容無關的話題,同時還要提高群體凝聚力,如此一來,每一位使用者都會在交流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而且也有利于改善使用效果。
四、結語
隨著智能手機和wife的普及,智能手機APP應用有著廣闊的空間。從交互的角度,加強對智能手機APP的設計,能夠實現人機、人人及人與資源之間的交互,突顯出使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徐延章.智能手機APP交互情境設計的審美要素分析[J].包裝工程,2016(12).
[2]李鳴華,史高音,李君玉.交互視角下智能手機APP學習資源設計與實現[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05).
作者簡介:劉曉(1990—),女,漢族,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