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到初中,閱讀都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作為中國文化的傳承者,閱讀就是我們的使命和生命。余秋雨先生曾說:“只有書籍,能把遼闊的空間和漫長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生命早已飄散的信號傳遞給你。”由此可見閱讀是多么重要啊!然而現在電子產品充斥在學生周遭,很多學生卻覺得閱讀枯燥無味,浪費時間,為了讓學生深切的感受語文閱讀的魅力,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教師需要積極創設情境,努力營造有利于閱讀的輕松氛圍,讓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興趣。
那么,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初中生的閱讀興趣呢?我們可以從四方面入手:
一、多種手段,激發興趣
每一節好課往往都有讓人眼前一亮的開頭,導課的好壞關乎到是否能直接緊緊抓住學生閱讀興趣,當然也能起到交流情感的作用。因此,教師可利用視頻、掛圖、音樂等手段設置懸念導入新課,相信一定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①音樂導入,激發興趣。音樂輕松活躍,能愉悅學生的身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我在上《吆喝》這篇課文時,先播放一些民間走街串巷的手藝人的吆喝聲,隨著聲音的響起,學生情不自禁的被各種吆喝聲逗笑。音樂停了,我就創設懸念:“錄音里的吆喝聲有趣嗎?”學生都興奮的說“有趣,好玩!”于是我就帶著大家來學習這篇文章。我發現學生都迫不及待的打開書本,急于把聽覺的有趣與課本上的文字對比,看看聲音轉化為文字與聽覺上的不同。②圖片導入,激發興趣。圖片直觀形象,不僅有吸引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喚起其求知欲的魅力,還可以提高學生審美能力,陶冶美的情操。我在講《橋之美》時,將張家口近幾年新建的多座橋的圖片依次播放,雖然課文講的是南方的橋,可是孩子們看到身邊的圖片,感覺課文都離自己那么近,所以他們學習的興趣大增,上課配合的也格外積極。正是這些身邊的圖片拉近了我和學生的距離。③放映電影片段的形式進行懸念導入。電影本身就具有直觀性,又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我在講授《爸爸的花落了》一課時,講課前為同學們放映了電影《城南舊事》的片段,看著里面可愛的英子,熟悉的影星張豐毅,學生無比興奮。于是我帶著大家進入課文時,他們學的特別認真。正是因為興趣,那一刻老師因學生的入情入境而在講解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讀質疑,誘發興趣
“讀”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感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反復朗讀,與文本文字反復接觸,才能深刻領會作者在字里行間融入的情感。因此,“讀”就應該作為引讀質疑的起點。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充分的朗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再次感知直至深入理解課文。質疑引思,誘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如我在教《曹劌論戰》時,我讓學生先以自己喜歡的形式自由朗讀課文,然后根據文章內容及你對曹劌人物形象的分析,請將曹劌的形象概況出來,并用你理解的語氣來朗讀,然后讓學生猜出你通過朗讀體現的人物性格。 學生對這種新奇的朗讀方法吸引,努力在用自己的聲音表現人物性格,表演的學生竭盡全力,猜測的同學絞盡腦汁,看著孩子由不懂到理解人物后,讀的越來越好,猜對的學生越來越多,我覺得孩子們在朗讀中已經學會了品析。通過朗讀——質疑——朗讀——釋疑的方式引導學生閱讀,誘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樂于閱讀,自主閱讀。
三、讀中感悟,鞏固興趣
“悟”是閱讀教學的根本目的。它要求我們以“讀”為本,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參與到各種語言實踐中,在讀中悟詞,悟義,悟情,悟理,實現由“淺層誦讀”到“深層領悟”,由淺入深,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的認識。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大膽放手讓學生讀。例如,我在教《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一詞時,讓學生反復讀詞,找出能體現作者情感的詞句,看誰找的多。這種激勵措施,朗讀要求讓學生興趣大增,他們自發的反復朗讀,最后,學生激動的發現,看似簡潔的文字背后詞詞句句都是作者思兄的哀愁,而詞詞句句又都有任風吹雨打奈何,我卻巋然不動的豁達。再如我在教授《孔乙己》一文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準確的把握小說人物的性格特點,我先讓同學們在文中找出對孔乙己外貌,動作,語言進行描寫的語句,再分別讓同學用不同的語氣朗讀句子,在讀中品味人物的性格。通過這種“讀——感受——讀——悟”的方法引導,學生能夠沉入文本,細細品讀。
四、小品表演,提高興趣
表演是情感的舞臺。在表演中,學生通過感官與肢體語言的配合,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它也將學生的綜合能力展示出來,正是這種展示也讓學生對文本的研讀增加了不少興趣。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善于挖掘教材的趣味性,讓學生演一演。如我在講《雖有嘉肴》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相長”這個主旨,我要求學生能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將學生課間問題的一幕展現出來。學生為了能將文本內容準確的演示出來,就會反復研讀。于是這個課上的小品設計也更好的幫助我們完成了讓學生反復研讀文本的目的。在教現代詩詞單元時,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在課下提前準備一些在喜歡的詩歌,可配樂,可配圖,開詩歌朗誦會,學生們會特別認真的三五組團進行準備,找資料,練朗誦。看著學生閱讀熱情高漲的樣子,我感覺情景表演帶給學生的將是敲開閱讀大門的鑰匙。
“興趣是成功的向導”,因為興趣比方法更重要。教育家們發現,一個人的閱讀能力與未來的學習成就有密切的關系。學生閱讀經驗越豐富、閱讀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學習,而且越早越有利。興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點,有興趣就有樂趣。教師只有把握好好課內外的有利時機,啟發誘導,循序漸進,就會使語文教學魅力無窮。
參考文獻:
[1]愛因斯坦的論教育.
[2]霍姆斯的比較教育:對方法的思考.
[3]李娟.發表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的幾點嘗試,2010.4.
[4]布魯納.教育結構再探.
[5]肖秋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欲——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初探》,2005.5.
[6]辛緯國.初中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7]代芳.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境創設[D].渤海大學,2014.
[8]趙吟杏.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境教學[D].蘇州大學,2007.
作者簡介:于靜,張家口市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