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安娜
摘 要:博物館凝聚了一個國家和民族豐富的歷史文化,是對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行藏的科學梳理和高度沉淀。新媒體時代的來臨,為博物館數字化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動力。通過數字化建設,博物館能夠引進更加先進的管理技術,創新傳統運營模式,更新傳統服務理念,搭建起與社會網絡之間的溝通橋梁,加強與社會公眾之間的互動能力,提高博物館的教育效果,推動博物館向著科學化、現代化的方向健康發展。
關鍵詞:博物館;數字化;新媒體
一、引言
數字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而且這種改變還在進一步深入中;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崛起,為新媒體的出現創造了條件。當今社會,新媒體的興起方興未艾。新媒體相較于傳統傳播媒質具有諸多優勢,尤以便捷、高效見長,不可逆轉的改變著人們的交流方式,使人們的信息獲取能力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急劇的提升,而這也恰恰切合了信息爆炸所帶來的時代特色。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博物館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博物館發展也應該緊跟新媒體前進的步伐,立足于數字化建設,拓展教育功能,拓寬宣傳渠道,使之成為社會主義新時代歷史文化學習傳播的窗口。
二、新媒體時代數字化博物館的優勢、特點
所謂“新媒體(New Media)”,是相對于傳統媒體的一種說法,在從紙質媒體到數字媒體的演進過程中,新媒體的概念也處在不斷進化之中。新媒體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哥倫比亞廣播電視網(CBS)技術研究所所長戈爾德馬克(P.Goldmark)先生在1967年率先提出的。如今我們所說的新媒體,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主要指的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本湍壳靶旅襟w的發展應用情況而言,通常也稱之為“數字化新媒體”。在新媒體時代,博物館的數字化建設是大勢所趨。
從社會教育層面來看,博物館不僅是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弘揚國學的重要場所,因此,博物館的數字化建設也是時代進步的必然要求。數字化博物館可以展現三個方面的時代優勢:首先是在管理方面更加智能化,數字化博物館依托自動化技術,可以實現樓宇系統、消防系統、文物環境監控系統及文物保護系統等的智能化管理;其次是信息化的優勢得到了充分體現,信息的快速傳遞改善了博物館的組織構架,使辦公自動化、藏品科學化以及文物修復工作專業化等的水平得到顯著提升;第三是讓文物知識工程更加標準化,使得諸如環境、分類、術語、定名、標記、鑒定、方法、語言處理等工作更加貼切。數字化博物館具有兩個方面的時代特點:其一是對多種信息的整合,數字化博物館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實現對藏品的各種信息,如藏品的影像、聲音、文字、圖像等信息進行綜合性的整合,把它們有機的結合起來,這樣有助于加深參觀群眾對藏品所反映的歷史文化信息的了解程度,特別是對于一些重要藏品,數字化博物館還可以利用三維模型為參觀群眾提供多角度的觀察體驗。數字化博物館為參觀群眾所提供的藏品信息既豐富又逼真,這是傳統博物館所無法做到的,在傳統博物館中,藏品只能以靜態的方式展示,而數字化博物館卻可以是藏品活起來,因此,對參觀群眾的影響會更加深遠。其二是對信息存儲方式和組織形式的改進,數字化博物館中的信息資源,是對傳統博物館中長期保有的諸如圖書、期刊、文獻、聲音、影像、研究成果等藏品的各種資料通過數字設備所進行的科學系統的歸集而融合成的,這些信息資源經過計算機來進行數字化的存儲和處理后,改進了原先的組織形式,拓寬了信息的適用范圍,加快了信息的傳播時效,為社會群眾的遠程檢索與查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并且,由于數字化博物館不受空間局限,參觀群眾可以在導覽界面上自由跳轉、鏈接,所以其參觀的自主性也更強。
三、新媒體時代下博物館存在的問題
新媒體時代,博物館在數字化技術發展的推動下,對原有的工作進行了改進,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還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予以應有的重視。
首先是管理工作的落后性,盡管數字技術的應用在當今已經非常普遍,在博物館管理中也顯現了高效的一面,但仍有一些博物館還在不同程度的沿用著傳統的卡片式和賬本式的管理方式,博物館數據庫的建立缺乏完整性,這就很容易造成博物館資料信息的遺失和管理工作量的增加。
其次是陳列內容的滯后性,與新媒體時代信息化的快速發展相比,博物館在藏品的陳列上已顯得的老舊,更新緩慢,或者長時間缺乏更新。由于缺乏更新而導致藏品的陳列缺乏時代氣息,致使陳列的內容也顯得沉滯、生澀,不易為參觀群眾所理解,也就難以吸引更多的人前來參觀。
第三是陳列方式缺少鮮活性,從當前博物館的整體陳列情況來看,以展柜和展品為主的靜態展示依然是大部分博物館的主要陳列方式,在新媒體時代,這種落后的陳列方式會讓展品失去原有的光芒,使原本富涵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價值無法全面呈現在參觀群眾面前,并且還容易造成視覺上的審美疲勞。
第四是藏品的展出率、利用率低下,博物館藏品的展示,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間來擺放展柜和陳列架,受到空間的限制,很多博物館在展示藏品時,并不能將所有藏品都一一展示出來,并且,有時鑒于安全考慮或者是文物保護方面的需要,對于一些特殊藏品的保存有著嚴格的展出環境要求,這些都降低了藏品的展出率和利用率。
四、加快新媒體時代博物館數字化建設的措施
(一)加強對信息資源庫的建設
博物館信息資源庫的建設具有反應速度快、運營費用低、容易實現大容量存儲、并且能夠盡量保持實物原貌等優點,因此,信息資源數據庫的建設是博物館數字化建設工作的核心。博物館信息資源庫的建設工作量十分浩大,涉及到統一規劃和統一標準等問題,所以,在數字化建設過程中要盡量低成本,降低差錯率,要盡量保持信息資源的原貌。
(二)加強對信息資源組織方式的建設
在傳統博物館中,信息的組織方式是線性編排的,是順序的,是通過對陳列展品的主題宣來吸引群眾的,而數字化的博物館則不然,數字化博物館是通過對網上各個數字博物館信息存儲結構的優化來創造良好的信息訪問環境,來提供統一的檢索接口,從而使數字化后的博物館成為一個虛擬的、有組織有結構的、有信息的集合體,進而實現對信息資源庫的無縫查找。
(三)加強對人機交互技術的建設
就目前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應用情況來看,盡管在很多場所中都出現了機器人為人類提供服務的場景,但就其現實情況而言,要使人與計算機互變為自然、靈活、智能的人機交互技術還遠遠不夠成熟,以博物館為例,其人機交互界面尚有很多亟需完善的地方,因此,還需要相關學者繼續加強在這一領域的研發力度。
(四)加強對信息安全技術的建設
信息安全技術建設是數字化博物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必要條件,對于保障藏品的安全、防止信息的外泄等具有重要意義。在博物館信息安全可建設中,主要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即:保密、鑒別(真實性)、授權、完整性控制以及計算機系統安全等。
此外,需要強調一點的是,數字化博物館建設中所涉及的一些法律問題也需要引起有關各方的注意,這對于打擊不法分子的侵權行為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新媒體技術對博物館信息傳播產生的影響[J].李廣慶.戲劇之家. 2016(05)
[2]當前數字化博物館建設的實踐思考[J].王彩霞.絲綢之路. 2016(24)
[3]新形勢下數字化博物館建設的相關問題探討[J].張焱.科技創新導報.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