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鼎 劉宇
摘 要:伴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遙感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在國土資源的管理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本文通過遙感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應用現狀及發展前景進行深入的研究,旨在提高遙感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領域的科學利用水平,進而促進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提高。
關鍵詞:遙感技術;國土資源管理;應用現狀;前景
1遙感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應用現狀
1.1在土地資源監測中的應用
遙感是提高信息獲取效率的有效方法,具有信息種類豐富多樣、信息量大、獲取時間短與全天候等特征,已經在土地資源調查及監測領域得到十分廣泛的應用。遙感技術因為最初技術的限定,僅僅運用于土地測繪圖中,后來在遙感技術的發展中,應用領域也獲得了顯著的拓展,而在土地資源調查中則獲取了良好的運用。遙感技術成為信息獲取的方式,其特征則為獲得的信息量較大,而且信息獲得時間加快、效率較高,并且還具備多光譜效應。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衛星遙感技術則已經在我國土地資源監測內投放運用,然后在應用所需增加下,加快了遙感技術的更新,令分辨率與應用正確性顯著提高,而且從初期的單時段衛星遙感技術變成多時段衛星遙感技術,我國土地資源監測管理已經大面積使用遙感技術,而且也創建了我國土地資源監測遙感體系。當前遙感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運用已經愈發標準,相關的運用規范與流程也持續頒布。近些年,我國先后頒布、實行了眾多標準與規程,為將遙感技術作為核心的土地資源調查工作盡快實現標準化生產目標提供了依據與參考,從而加快了遙感技術在我國土地資源監測中的運用。
1.2有利于開展地質災害的監測和預防工作
新型遙感技術與航空航天技術不斷發展促使資源及環境的監測工作面臨前所有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同時也為災害防治提供了眾多先進技術手段。對產生地質災害而言,包括泥石流、滑坡和地震等,對其進行調查與研究時,通過對遙感技術的有效應用,都將發揮出重要的現實作用。比如,地震研究過程中,采用遙感技術所得的影像數據在特定地震預報當中的實際應用是存在一定有限性的,但卻能在災害分析領域得到充分應用。遙感技術的應用有利于國土和氣象部門對于地質災害情況的實時檢測工作開展,分析可能出現地質災害的潛在因素,并及時作出預警,使得相關部門能夠及時開展防治工作,保障群眾人身安全,降低社會和民眾的財產損失。在地質災害發生時,能夠對災害情況進行及時的了解,便于相關部門開展災害救助工作,降低其工作難度,進而增加其工作效率。
1.3在礦產資源調查中的應用
在遙感技術中,高光譜遙感的出現與應用為我國的礦產調查及其開發利用監測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技術手段。在礦產資源調查的運用中則通過遙感技術的光譜特征,通過成像光譜儀檢驗所有地區物質的光譜特性,從而判斷出此地區的物質分布,以此獲得資源分布,而且在遙感技術的發展中,當前在礦產資源分析內的運用已經從初期的多光譜定性監測變成定量監測。透過長期的實際應用實踐,當前遙感技術在礦產資源的分析內已經獲得了比較普遍的運用,對礦產資源的研發可以具有長期的促進效果。八十年代初我國首個光譜儀問世,它的出現徹底解決了在以往遙感領域中光譜與成像無法并存的難題,取得了自有遙感以來的重要進步,推動了遙感技術向以高光譜為核心的物質組成定量化鑒別方向的發展。將礦物具有的不同光譜特性作為基礎,現有的高光譜礦物填圖技術正不斷向精細化的礦物填圖和識別以及地表巖石領域滲透。從九十年代開始,在遙感技術大力支持下,相繼開展眾多礦產調查及監測項目。通過十余年的摸索、實踐和改進,提出了兼具有效性與多目標性的以礦產開發調查及監測為主體的技術方案及標準流程,并構建和完善了與之相對應的標準與體系,掌握了大量和礦產規劃及其執行、資源開發與環境監測等有關的基礎數據,隨即對我國重點礦區的開發現狀進行調查及監測,形成綜合性信息系統,從而為動態監測和長期監測我國的礦產開發情況提供技術條件。
2遙感技術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在國土資源的管理工作中,遙感技術的應用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就是不完善的數據源,其次就是沒有對一些關鍵性的技術進行有效的突破。下面對這兩個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與闡述:
2.1不夠完善的數據源
雖然在國土資源的管理工作中,遙感技術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但是畢竟資金以及技術有限,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遙感技術水平還有很大程度的提升空間。當前我國雖然有系列的遙感衛星來提供信息資源,但是由于這些衛星的分辨率比較低,再加上成像的周期比較長,因而是無法滿足國土資源的管理需求的。想要更好的對國土資源進行科學的管理,就必須得從國外購買一些相對先進的技術設備,這就無疑增加了成本。因而當前完善遙感技術水平,促進數據源的完善就顯得尤為重要。
2.2遙感技術實力單薄
雖然我國的遙感技術已經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但是與國際先進技術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提供信息源的衛星的分辨率較低,造成成像畫質較為模糊,且周期較長,難以滿足現代的工作需求。當前源于紋理的分類及信息提取技術依舊無法符合標準,高分辨率遙感影像的信息自動化能力較低。
3遙感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中的發展前景
3.1利用遙感技術開展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實時檢測
面對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進步,國土資源的科學管理和合理利用成為目前土地管理的重點問題,利用遙感技術可以開展實時的土地資源使用情況檢測工作,縮短監測周期,增加監測頻率,及時發現土地資源出現的不合理利用和違規違法使用問題。但在特殊天氣條件下,往往難以得到高精度數據,而且在山區進行實地考察還有很大的難度。對此,應積極發展和應用不會受到天氣因素影響的SAR遙感技術。未來的遙感技術發展,將克服更多地域限制、天氣限制造成的遙感技術應用壁壘,拓展其使用和利用的空間,為我國的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帶來更多的方便。
3.2對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給予檢測與預防
我國屬于災情高發的國家,并且所有災害的出現均為我國造成較大的損失,而當前大量使用的遙感技術可以對已經出現過地質災害與會產生地質災害的地區給予徹底、系統的分析,在這一領域中,遙感技術的深入應用能發揮出無法取代的重要作用。并且,通過對災害進行的遙感解釋,能對目標范圍中已產生的災害位置實施系統調查,掌握分布規律、成因及發育特征,從而為災害預報提供有效的手段,令損失降至最低。
3.3在礦產資源勘探和開發方面的發展展望
高光譜遙感的出現與應用推動了礦產調查及開發利用監測領域中遙感技術邁向更高的臺階。通過對光譜儀的開發應用,可同步獲取光譜信息、地物空間信息以及輻射信息,憑借其圖像的多元化層次,以及各波段所具有的不同變化量,構建以巖石光譜為基礎的信息模型,對礦物豐度進行反演,根據遙感專題圖為找礦等基礎工作提供依據與方法。未來的遙感技術必將在現在的基礎上有更大的發展和進步,通過其技術水平的提升,有望在礦產資源的勘探和開發工作中,提高礦產資源分布情況、資源儲量等多方面提供參考數據支持,對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4結語
遙感技術在土地資源的勘探、地質災害監測以及礦產資源調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遙感技術改變了傳統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開展了人力所不能及的工作。期望在未來的科技發展中,遙感技術水平能夠得到更高的提升,為國土資源管理工作貢獻更多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高分一號衛星在京津礦山遙感監測中的應用[J].于博文,田淑芳,趙永超,蘆飛,方彥奇.現代地質.2017(04)
[2]遙感技術在地質災害調查與檢測中的應用研究[J].陳引鋒.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