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聯網時代需要用互聯思維去解決很多問題。互聯網+政務服務的開展和運行,為百姓和企業帶來了很多便利,效果顯著。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有待于完善和注意。
關鍵詞:互聯網思維 互聯網+政務服務 人民 服務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時的重要講話中提到,“十三五”時期,中國將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多中國人民,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為了更好的讓互聯網的發展成果惠及人民,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部門間數據共享,讓居民和企業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簡除煩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眾有更平等的機會和更大的創造空間。
這兩段話充分的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體對互聯網發展的重視,運用兩大戰略和一個行動計劃來推動互聯網的發展,并強調要讓互聯網的發展成果惠及人民。在十三五期間乃至將來,全力推進互聯網的發展是一種必然趨勢,互聯網+政務服務勢在必行。
2016年兩會以來,無論是《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開展信息惠民試點的實施方案》和《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政策的相繼出臺,還是各省市對于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推進,都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和值得肯定的成績。但是任何新鮮事物的發展都需要不斷完善的一個過程,互聯網+政務服務也不例外。通過不斷的推進,問題也相繼出現。
一、發展中的突出問題
(一)理念陳舊
1、主體錯位。現實中,存在一些公務員還是米明確主體究竟應該是誰,忘記了人民公仆的身份,忘記了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忽略了人民的利益和對政府的感受。
2、服務意識和能力。在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過程中,存在著很大程度上的走形式,重視互聯網技術而忽視政務服務的本質,盲目的最求表面上的東西,缺乏內在修煉,忽視對業務人員的專業技能培養和服務意識的培養。
(二)數據共享
打破數據壁壘,實現數據共享才是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核心所在,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企業和人民辦事的快捷和高效,才能讓人民真正的對政務服務達到滿意的效果。地方的頂層設計和各部門之間的管理機制跟不上“互聯網+政務服務”要求的節奏,共享不科學、不規范、不通暢,導致數據壁壘問題突出。
(三)管理模式
“互聯網+”能夠被引入政府服務的領域,這也是對政府服務的一次挑戰,也是對政府管理人員的一次挑戰。
首先,管理理念上“全控式”、“包辦式”和“部門保護主義”思想的存在會大大阻礙“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推進和發展。其次,管理方式上需要管理者的不斷創新,運行的方式變化了,管理方式要隨之改變,線上線下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做到同步進行。再則,管理資源上,政府部門面臨著資金緊張,相關技術人員匱乏的現象不斷凸顯。
二、樹立互聯網思維 解決突出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16年10月9日下午就實施網絡強國戰略進行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學網、懂網、用網,積極謀劃、推動、引導互聯網發展。要強化互聯網思維,推進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會態勢、暢通溝通渠道、輔助決策施政。
(一)樹立“用戶思維”解觀念陳舊之題
“用戶至上”是“互聯網+”的根本思維與邏輯,當它與政務服務結合,體現的就不僅是要考慮政府機構自身的訴求,更要想到服務的對象與主體,即企業、民眾的需求。
為人民服務,一切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兩學一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先例,需要在全體公務員中開展 “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政府服務”等相關領域的教育活動。通過學習教育,使公務員尤其是領導干部重溫人民主體地位的意識,要明確“互聯網+政務服務”的真諦所在。同時“互聯網+政務服務”從本質上看,也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中之重和關鍵之舉,向服務型政府轉變的必由之路。只有轉變觀念,樹立互聯網思維,樹立正確運用“互聯網+”優化政務服務的理念,不斷地發揮“互聯網+”優勢,不斷提升服務水平。
(二)樹立大數據思維解數據共享之題
近年來,“辦證多”“辦事難”“奇葩證明”等問題一直困擾基層群眾辦事和企業創業創新,成為政務服務的“堵點”“痛點”“難點”。要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縮短辦理時限,降低企業和群眾辦事成本,共享“互聯網+政務服務”發展成果,必須切實推進政府數據共享。
堅持“數據共享”,首先共享機制要在政府部門之間逐步完善,包括不同部門以及上下級政府之間的共享,最終做到只要是能在網上解決的問題,絕不再重復線下完成。其次,要加快以省級統籌為單位的包括電子證照、電子公文、電子簽章等的“政務服務數據資源庫” 的建設,能共享的材料信息必須自行通過數據資源庫解決,不得要求企業和群眾重復跑腿、重復提交材料和循環證明。再次,流程再造這項工作必不可少,多項服務事項要以用戶為中心開展,優化網上和大廳辦事流程,實現一窗受理,網絡跑路,并軌運行限時辦結,做到凡是能實現網上辦理的事項,不得要求必須到現場辦理。
(三)樹立跨界思維和簡約思維解管理模式之題
跨界思維就是要求管理者要有大局思維,跳出“部門保護主義”的怪圈,真正的實現部門間、單位間乃至省市之間的資源共享。簡約思維要求各級政府部門加強頂層設計,強化組織領導和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全面梳理服務事項,線上線下,虛實結合, 推動網絡辦理與大廳辦理的雙向發展,化繁為簡,提升辦事效率,優化政務服務。
資源的管理需要理念和方式的創新,面對著匱乏人力與財力資源,完全可以變通運行思維,PPP的運營模式就很適合在“互聯網+政務服務”中應用,選好切入點,出臺相關的政策,吸引社會資本的進入,確保穩步、高效、和諧的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發展。
參考文獻:
[1]淺析“互聯網+政務服務”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J]. 富嬡莉.經貿實踐.2017(19)
[2]“互聯網+”政務視域下的政府職能轉變研究[J]. 孫榮,梁麗.南京社會科學.2017(09)
[3]現代國家治理的云端思維——信息治理能力與政府轉型的多重挑戰[J]. 安小米.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15(02)
[4]淺析“互聯網+政務服務”的主要挑戰及對策建議[J]. 馮鈺.統計與管理. 2017(07)
作者簡介
任思龍(1984— ),中共營口市委黨校拓展培訓中心,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