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梅
摘 要:中職院校在新型教育政策以及教育理念的影響之下,豐富了中職學生的課程系統,將一些具有積極意義的活動型的課程提供給學生。中職文化的體育課的內容也被豐富,武術被加入到體育課程之中。體育教師在教授武術動作的同時,還需要為中職學生創設武術型的文化空間,同時借由這種文化空間來與中職學生共同傳承體育文化。本文從文化空間的基本內涵入手,對其傳承方法進行研究,希望可以給中職院校的武術教師提供參考。關鍵詞:文化空間;武術文化;中職院校;傳承傳統文化1 文化空間與武術文化概述1.1 文化空間內涵對中職院校的武術課程具有的文化空間進行了解之前,首先需要對文化空間的基本內涵進行了解?!拔幕臻g”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時使用的一個專有名詞,用來特指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形態和樣式。文化空間實質上是人們情感產生、寄托和表達的場所,是一個生成、創造和獲得人生價值與意義的領域,在其中,人們可以經歷最有意義的文化生活,產生特殊的文化體驗,其文化感受也更為深刻。1.2 武術文化內涵武術文化是一種相對比較寬泛的概念,在武術從出現到發展成熟,人們從武術之中獲取的精神與物質成果均可以被當做武術文化。而與其他的運動不同,武術可以自稱一副文化系統主要是因為以下幾方面的原因,首先,武術本身就隸屬于我國的傳統文化體系之中;另外,武術具有一定的文化特色,其文化特色可以幫助其建設文化體系;而武術之中表現出的精神與我國的幾種傳統道德文化相符。武術文化既可以被當做是精神文化,也可以被當做為物質文化。因為其既具有豐富的外在表現形式,同時也具有內在思想核心。1.3 中職院校武術文化空間的表達方式很多中職學生都開設了武術類的體育課程,也積極地在院校之中建設武術空間,不同的中職院校對于武術空間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常規的文化空間本身就具有時間性與空間性。因此一些中職院校會將武術文化空間理解為在一定的時間內對武術文化進行展示的場所,中職院校會積極地舉辦武術交流活動、博覽會以及武術大賽,在一些文化藝術節中,也會將武術作為必備節目。在這些文化空間的影響之下,學生會逐漸了解武術具有的獨特魅力,形成與武術精神存在關聯的價值觀。武術課程本身也可以被視為是一種文化空間,武術文化也是依附在文化空間之中存在的。2 中職院校傳承武術文化的基本情況分析2.1 制度習俗傳承情況分析教師在進行武術課時,一般會更側重于學生動作的標準性,而忽視了文化傳承這項重要的任務。我國原來對武術進行傳承的時候,會選擇固定的傳承模式,比如師徒傳承、家庭傳承等極具穩定性的傳承模式,在這種模式的影響之下,無論是傳承者還是學習者均具有極為堅定、穩定的動機。這種傳承模式的優勢主要有以下幾種,首先這種武術傳承活動是依靠以雙方的關系為基本紐帶,教授者的權威性也更強,而在我國的古代,學習武術也是一種生活需求,在諸多學習動機的影響下,傳承武術這項工作就變得更為簡單。但是在現代中職院校之中,學習武術并不是為了生存需求,作為紐帶的原有緊密關系也轉變為一種師生關系,一些原有的學習動機就被消除。中職院校存在的傳承劣勢主要有以下幾種:從中職院校擁有的師資力量來看,很多武術教師本身的武術造詣也并不高,教學經驗也不豐富,在教授武術課程的時候,一般都是先選擇教學內容,再自行練習,熟練之后再將動作教授給學生,其技能不足始終是難以輕易改變的教學劣勢。而大部分武術教師也并沒有文化空間這種教學意識,從起教學內容來看,選擇內容具有比較強的一致性,沒有以學生的武術能力為標準來調整教學難度,在教授過程中,也沒有將文化特色表現出來。2.2 精神思想傳承情況分析中職院校的武術精神思想傳承效果也不好,學生的武術學習活動并不是領悟活動,而是一種簡單模仿,即使一些中職學生已經可以熟練地做出一整套武術動作,但是也只能判定其技能水平達標,其動作卻全然不具有武術精神,無論是武術教師還是學生,均沒有在動作教授過程中進行思考,教師也沒有將武術動作的哲學性表達出來。武術動作單一,套路重復的問題主要出在武術教師身上,武術教師應當對傳統的武術套路進行一定的改編,將具有地域特色以及適合學生的武術動作展現出來。過去,收到社會各方因素的限制,高校武術課改革存在很大的武器,這時相關人士通過對武術空間文化系統進行肢解分析,逐漸形成一套系統、完善的思想傳承體系。但是在微觀上,與西方國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為了避免這一武術思想差距的進一步擴大,我們采用了將傳統文化、傳統醫學及傳統古武術結合,形成了當前武術整體。武術文化作為當前文化空間的分支,其內部有著完善的系統流程,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要以整體的眼光對對待武術、客觀的認識武術重要性。2.3 技術傳承情況分析從中職院校對于武術技能的傳承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都不具有武術基礎,因為武術并不是現代人必備的基本技能,即使作為一種強身健體的活動,現代人員也會更傾向于選擇跑步等簡單的健身方式,而在過去,為了使武術的基本文化空間更具完整性,更多人傾向于去練習童子功,從這方面來看,學生的技能基礎影響了其武術學習的效果呢。學生只能通過模仿來學習基本動作,無法對動作進行自主創新,武術具有文化精神也被阻絕。3 有效的傳承方法分析3.1 做出準確的文化選擇當社會環境的各種因素出現變動的時候,文化選擇也會相應地出現改變,因此教師需要根據武術的教學需求做出正確的文化選擇,將現代文化與既具有傳統文化特點的武術文化進行結合,同時對外來文化進行審視與吸收。在對武術這一類的傳統文化進行改進的時候,不能將其根進行動搖,同時還需要將時代文化要素加入其中。教師需要對地域文化特色進行了解,將地域文化通過改編后的武術動作表現出來,同時還要將原有的基本動作進行適當地調整,使武術動作與中職學生的學習需求更為契合。在動作教授時,將動作所展現的思想也明確地告知學生,使學生可以更為認同武術文化。3.2 對原有的武術文化空間進行擴展教師的教學理念對于武術文化空間的塑造非常重要,教師要將更多的精氣神灌注到武術動作之中,保持堅定的文化理念,積極應對武術教學之中的困難,對現有的武術資源還需要你進一步挖掘,豐富武術這種運動形式的文化內涵。3.3 消除武術傳承的幾種困難武術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就應當熟練掌握各種武術動作,并充分領悟武術精神,在中職學校就職期間,也應當對自己的動作進行鉆研,提升技能水平的同時,還需要加深對武術思想的理解,將武術這種健身方式轉變為一種思考方式,讓學生在武術中學會思考,并不一昧地只追求動作標準,要追求進入更高的精神境界之中。為了加強對武術教師的培養力度。中職院校還可以與其他的教育機構進行合作,開展武術交流會,在相互學習中傳承現代武術文化,提升教師的武術技能水平。定期可以在校園之中開展武術大賽,激發學生武術學習的積極性,提升中職院校的文化凝聚力。4 結束語中職院校在培養學生的時候,側重于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但是在當前社會之中,傳統文化具有的重要性仍舊不容忽視,一些傳統文化也被帶入到中職院校的校園之中,其中武術就是一項即有當前時代核心精神又承載著我國傳統文化價值的重要傳統活動。很多中職學生都對武術存在著好奇與向往,而武術教師應當抓住武術文化具有的這種優勢,再借由文化空間這種教學模式,將武術文化的核心精神進行傳達與傳承,學生可以受到更深程度的影響,認同并崇敬我國的傳統文化。對于武術課程的教授模式與其文化的傳承方法更加需要進行改進,以便于給中職學生提供更為優質的武術課。參考文獻[1]何春華.基于文化自覺視角下武術文化傳承的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24(5),115-116.[2]劉闖.文化傳承視域下高校武術文化建設的價值及問題思考[J].普洱學院學報,201733(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