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九定
摘 要:現代課程標準已經指出了閱讀對于學生的重要性,語文教師在現代語文課程標準的約束下,需要對語文教學中的朗讀與寫作所占有的比重進行調整,在保持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也要使學生學會選用正確的方式朗讀。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接觸的課文更為復雜,朗讀難度也更高,因此教師需要把握朗讀教學技巧,本文對幾種朗讀技巧進行研究。關鍵詞:五年級;語文;課堂閱讀;朗讀技巧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師的重要教學內容,在閱讀教學之中,教師不僅需要使學生學會理解文章內容,明確作者透過文章表達的情感,同時還需要讓學生學會朗讀,朗讀也是體會課文的一種方式,學生也能在朗讀活動中對課文的情感以及基調有效把握。五年級的學生需要具有一定的朗讀能力,不僅需要將字音讀準,還需要在朗讀中體會文章的情感。本文自身具有的朗讀教學的經驗,對幾種朗讀技巧進行展示。1 當前朗讀教學存在問題從當前的課堂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情況來看,幾種教學問題已經影響到了朗讀教學的教學效果。在學生進入到五年級之后,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需要承受小升初的聲學壓力,教師會對教學方法加以調整,在確定教學內容的時候也會有所側重,為了應對考試,語文教師會將精力主要放在語文習題練習、寫作以及閱讀理解之中。很少有語文教師還會在課堂教學中給朗讀活動留出時間。而五年級的課文不僅僅內容更為復雜,其表達的情感也更為含蓄,學生如果不朗讀很難對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因此對朗讀教學缺乏重視是語文教師存在的一種普遍性的朗讀教學問題。一些教師雖然在每一次課堂閱讀教學過程中開展了朗讀教學,但是其卻沒有選擇正確的朗讀方法,先由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模仿教師的方式來進行朗讀,這種朗讀活動不會將學生的朗讀能力提升,學生也不能自行地體會課文內容與情感,這種朗讀教學方式也不利于保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年級升高之后,學生接觸到的課文類型也更多,不同類型的課文需要應用的不同的朗讀方法,教師需要始終重視朗讀活動。2 朗讀技巧在進行課堂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對以下幾種朗讀技巧加以應用,提升朗讀教學水平。2.1 把握課文的節奏教師首先需要讓學生對課文的節奏進行把握,朗讀課文需要先對課文的基本節奏進行把握,體會文章韻律,這種閱讀技巧比較適合古詩文教學,古詩文作品一般具有比較強的韻律感,這種韻律美也是我國文言文與古詩詞的特點,教師要通過示范朗讀來使學生體會重音位置,同時還要讓學生控制朗讀的速度與停頓,一些學生對于朗讀存在誤解,認為只需要將字音讀準即可,明確字音只是朗讀的基礎工作,如果想要使朗讀更具欣賞性,就要將課文讀出節奏感。比如在對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中的《泊船瓜洲》這首古詩進行朗讀的時候,教師需要先讓學生應用課后注釋對古詩字詞的含義進行了解,再自行來劃分古詩的重音與停頓:“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了解了古詩的節奏之后,才能體會到古詩的情感基調,進一步理解作者要借助這首古詩表達出的哀傷的思鄉之情。2.2 體會課文的情感在朗讀課文時,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將體會情感與朗讀課文兩種學習活動同時開展,并不是所有需要理解的課文都是與學生的生活貼近的,而朗讀可以拉近學生與課文之間的距離。讀準了字句,掌握了音節,從整體上把握文章脈絡,透徹地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讀出“神氣”,與文中高尚的道德情操產生共鳴,并內化為自己的情感意志,即由文字、文章上升到文學,上升到對文化的品味、鑒賞的層次,這也就是小學第十一冊語文課本讀寫例話中要求學生試著做到:把心放到文章中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讀是閱讀的起點,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發展智力,獲得思想熏陶;它有助于情感傳遞,產生情感共鳴。小學生的生活面窄,所以不可能一下子喚起那么多的包含文字中的生活場景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這時老師就要帶領學生們去讀。一篇文章在熟讀以后,我要求學生掩卷深思,仔細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并相互探究由此而獲得的真切的感受。我們知道,任何一篇文章,它的語言文字背后總包含著豐富的意象。而這種意象又聯系著文章的神氣——含蓄的感情,唯有讀者用心去讀,才能深切感受到。在朗讀過程中,學生要能把這些文字轉化為自己想象中的畫面。2.3 選用個性化的方法進行朗讀教師指導學生朗讀,如果只用一種形式、一個腔調,時間長了,學生也會感到乏味。為了讓學生對朗讀永遠有興趣,在平時教學中,應根據不同的內容,做到“堂堂有新招,篇篇有花樣”。童話可采用輪讀課文的方式講故事;散文可采用配樂朗讀的方式設情境;對話多的文章可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練口才;介紹事物的文章,采用默讀搶答的方式理解課文。在教學過程中,我常常用電教手段創設情境交融的氛圍,讓學生朗讀時全心投入,真正感悟到語言美、意境美,同時通過領讀、范讀、賽讀、演讀、自由讀等多樣的形式,讓學生充分展示個性。2.4 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自發朗讀的習慣朗讀的第一步就是要幫助學生張開嘴,敢于發聲。朗讀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學生應該能夠識字,念字。因此,要求學生每人手邊配備一本字典是很有必要的。在上課之前,首先要求學生把不認識的字查一遍,標注在課文中。其次,學生在課下應該提前試著朗讀課文,看準字形,找準讀音。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朗讀習慣,首先,應該保證學生在朗讀前對課文進行預習,做到不急不慢,不加字,不減字。其次,讓學生們在句子處理方面,不要顛倒句子順序。最后,讓他們能夠較為流暢的朗讀課文。此外,教師也可以組織一些朗讀比賽,將學生們分成小組,讓他們在比賽中討論朗讀的技巧,讓他們探索提高朗讀技能的方法,讓他們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3 結束語我國的語文是一種極具美感、內涵豐富的語言,無論是現代文還是文言文,都具有極為獨特的魅力,教師在對學生開展閱讀教學指導工作的時候,可以將多種朗讀教學方法案結合應用,本文先總結了朗讀教學環節的現有問題,教師將這些朗讀問題解決之后,可以通過集中技巧性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會使用科學的閱讀教學方法。學生既要把握好課文展現出的情感基調,同時也要形成自己的獨特的朗讀風格,教師還需要對朗讀教學開展進一步地研究。參考文獻[1]王凡琴.五年級語文的課外閱讀淺談[J].科研,2016(7),00278-00278.[2]丁曉蘭.五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淺談[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6(10),46-46.[3]廖紅霞.淺談如何進行小學五年級語文閱讀教學[J].未來英才,2015(20).[4]裴穎.論語文教學閱讀重點的把握方法——以五年級課文《水》為個案分析[J].名作欣賞,2016(24),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