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春陽
摘 要:為了保證項目管理中預算制定工作的質量,應認識到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能結合項目建造管理的實際需要,制定科學的預算方案,促進項目綜合質量的提升。本文就項目造價管理方面超預算問題的成因及應對方案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預算;項目;超支
在項目整個建造階段中都伴隨著項目造價方面的管理,并且項目造價方面的管理效果也影響著工程的建造速度以及實際質量。只有保證了造價預算規劃管理效果才能保證項目建造階段有充足的資金支持。但在目前的項目造價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導致超預算的問題出現,并會由于項目后期建造資金以及建造材料供給問題而影響整個項目建造質量。
1 造成項目建造中超預算成因分析
1.1 預算制定人員素質問題
在對現代建筑項目進行預算編制管理的時候,由于現代建筑規模大的特點,因此也就導致項目預算編制工作帶有任務量大、細節要求高的特點。需要預算制定人員認識到工作的需要,在預算制定工作中發揮自身的積極性,從整體到細節不斷的對預算制定方案進行完善,保證預算制定工作有良好質量。但在實際的預算制定工作開展中,由于每個工作人員都在個人精神狀態、專業知識掌握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別,因此也就給預算制定工作帶來了影響,產生了不確定性,甚至會在實際的工作中出現計算疏漏等問題。
比如在實際預算制定工作開展當中,一些工作者對預算制定工作重視程度不足,沒有重視預算制定工作細節管理,在實際的預算制定中出現了疏,導致最終的預算方案出現了不和理之處。其次,在建造項目諸多方面發生變革的現代,預算制定工作也隨之發生了轉變,需要工作者能掌握相應的新知識,但一些工作者未能及時的掌握在新知識,影響了預算制定工作的開展。還有一些工作者在開展工作的時候僅僅從理論數據方面對項目情況進行了解,而未能深入到實際的了解項目的各方面情況,使得預算制定最終結果和項目實際情況之間存在差異,造成超預算的問題發生。
1.2 外部層面的原因
處在市場經濟條件的建筑工程項目,必須快捷迅速地適應和把握市場環境的變化,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外部環境主要包括政策、法規、市場需求等因素,這些外部環境因素的變動性與工程項目自身的變動性疊加在一起,導致很多工作人員難以預知未來的政策、法規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和趨向,從而造成預算不科學、不合理。
1.3 建設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科學合理的項目管理,才能確保工程項目科學、高效、有序推進。建設單位在工程管理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建筑工程項目的周期長、面積大、工序繁瑣等客觀原因,有些建設單位難以實現全程監管,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導致對施工狀況反饋滯后,造成不必要的資金浪費。另一方面是,對預算的控制僅限于工程項目的前期,沒有覆蓋工程項目全過程,沒有從工程項目整個過程的所有環節、階段進行周密的預算,尤其對可能出現的重大支出沒有予以重點研究考量,這也非常容易導致出現超預算。
2 強化項目預算制定效果的措施
2.1 提升預算制定工作者素質
在開展項目預算編制工作的階段中,即便現代預算制定工作方面有新型電子輔助設備,但最關鍵的要素依舊是預算制定工作者的自身素質,只有保證了預算制定工作者的素質才能確保項目預算制的質量。因此在保證項目建造質量階段中,要能提升預算制定工作者自身素質的方面入手,推進項目預算制定準確性的提升。首先,可以通過演講或者心得分享的方式提升工作人員對于預算制定工作的重視度,使其認識到自身工作內容對于保證項目最終質量的關鍵性,促進項目建造質量提升。
其次,在項目諸多方面發生變化的現代也需要預算制定工作隨之發生變化,因此還要能通過人員培訓的方式提升工作人員的自身工作能力。通過眾多新型技術運用到預算制定工作方面而推動工作質量的提升,避免項目質量以建造周期受到超預算的影響。
最后,預算制定工作是一項和項目實際情況聯系較為緊密的工作內容,在開展預算制定的時候要能對現場的各方面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尤其要能掌握項目建造中所運用的各種材料的特點、價格,在項目建造中所采用的工藝種類以及機械設備的具體規格,只有掌握了這些詳細的數據才能完成預算制定工作的細化,保證預算制定方案的準確性。
2.2 嚴格工程造價調整審批
工程造價預算在建筑工程投資決策,設計和實施三個階段之前,它屬于建筑工程設計階段,并且由于市場和政策環境等客觀因素,以及編制預算人員自身的主觀因素,工程造價超預算的現象時有發生。在進行預算時要最大限度的減少因為人為因素帶來的超預算現象發生。在項目的各階段的預算審查和審批中應嚴格核算數據源,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及時調整。同時加強對該項目的事前批準、事中監督和事后審查,嚴格控制工程超量、超價部分。
2.3 重視項目實施階段的預算控制
在整個項目實施過程中,堅持對工程造價預算進行控制,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在整個過程中,要加強施工管理,優化建筑施工組織設計,從而取得好的經濟效益。一個施工組織設計的科學性、合理化將直接影響到項目的造價預算,對項目的整體效率也會造成影響。因此,在施工組織設計時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分析,讓建筑項目不僅能夠滿足施工技術要求,還讓經濟效益和綜合效益相互統一,得到最大利益。這就要求工程技術人員必須要有堅實的知識體系,并能對工作認真負責,能夠將所需材料、相應的價格、施工技術和經濟性相結合。
2.4 有效控制動態工程造價
在施工建設過程中,必須加強預算控制,根據建筑材料的市場價格走向,將各指標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合理預估市場價格,及時調整采購差價。施工過程中,是造成資金和材料浪費較嚴重的階段,所以必須加強這一階段的監控和管理,管理者必須嚴格按照合同中的要求對材料用量進行嚴格管控,避免二次采購的現象發生。所以,為確保工程質量,盡量將工程中的開支都控制在開工之前的工程預算當中,避免超支現象出現,做到資源的優化配置。
3 結束語
在建筑項目數量不斷增多的現代,人們對于項目建造的實際質量較為關注,需要項目能保持較高的安全、穩定質量。因此要能做好項目管理方面的預算管理,從項目整體到細節等方面都能有良好的質,否則就會由于項目超預制而出現后期建造資金不足、建造材料供應中斷的問題,導致項目建造無法繼續開展。而一個高效、精準的預算制定方案能保證項目建造正常進行,在保證就資金利用效果的基礎促進項目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月麗.建筑工程造價超預算原因分析及控制策略探究[J].低碳地產,2016,2(10).
[2]蔣巧娟,蘇琳琳.建筑工程造價超預算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分析[J].門窗,2016(5):105-105.
[3]許一友.建筑工程造價超預算的原因及控制對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6,6(11):201-202.
[4]李映華.分析建筑工程造價超預算的原因以及控制對策[J].四川水泥,2016(3):18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