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云 朱止棟
摘 要: 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今天,公路工程建設工作得到了極大的進步,更為社會經濟發展、人們生活工作都提供了可靠保障。填石路基施工作為公路建設的重要構成部分,其技術水平的提升大大縮短了施工周期、延長了工程使用年限,為公路建設經濟效益最大化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本文結合具體工程案例,主要對填石路基的施工工藝進行分析,并探尋質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 公路工程;填石路基;質量控制
一、工程案例
某公路工程施工段的起止樁號為K1+413.3—K7+743.16。路線途經路段具有較小地形起伏,43m為相對最大高差,20.231m為公路中心線最大挖方高度,12.872m為填方最大高度。131.55萬方為本路段路基土石方工程總挖方量,其中84.97萬方為填方總量(30%為石方比例)。為確保工程施工質量,需進行石方填筑試驗段施工,其長度約100米,該路段左幅地質內存有淤泥等,其右幅可選取半填半挖設計。遵循平均填筑6到10層作為此次試驗工程量。
二、公路工程填石路基施工工藝
填石路基施工作為公路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做好施工準備工作的基礎上,需嚴格遵循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先確定試驗段總體施工方案,才能規范施工流程,提升工程整體質量。
1、試驗段總體施工方案
(1)對低洼地段先進行縱、橫向排水溝開挖,以此達到地下水位降低的目的,清淤晾曬,以此達到填前碾壓的目的。旱地清表后需先進行整平與臺階開挖施工,或進行翻松晾曬碾壓。
(2)填筑施工中需將邊線先放出,隨后將施工標尺立出,根據本層填料松鋪厚度進行卸料面積的準確計算,通過石灰線將方格劃出。
(3)根據工程建設實際情況,本工程選取環刀法、灌砂法作為土方壓實度檢測的主要方式。
2、填筑施工
施工流程中路基填筑施工極為關鍵。為確保施工質量,填石路基施工中往往選取分層填筑與壓實的方式,一般將小于50cm厚度作為各層分層厚度,如將50厘米作為各層松鋪厚度進行鋪筑施工,需按照施工線路由運輸車將施工材料及時運送到現場指定位置,材料堆放時可選擇梅花狀。
根據施工現場具體條件,在對工作面填料施工時可選用的方法為白灰灑網格,進而準確定位各個卸料方位。除此之外,還需在相應位置的橫斷面上安設填筑控制桿,此桿高度一般為50cm。這樣就能夠確保填筑松鋪厚度符合施工規定。同時達到這種方式可確保在料堆推平厚度,路基填料松鋪厚度基本一致。
3、攤鋪整形
路基攤鋪整平時一般選取推土機進行施工。首先根據路基“三桿”控制的填筑高程利用推土機進行基本推平,人工應與裝載機配合的方式將超粒徑填料挑出,如局部不平整,需通過人工的方式通過細石塊、石屑找平。如石料具有較差級配、較大粒徑或較寬石塊間隙,需將石渣、石屑等填入到各層表面空隙內,直至填滿空隙。
4、路基壓實
不可壓縮為路基填料石塊自身的特點,壓實的作用是實現緊密咬合狀態,如消除所有粒料間松散接觸現狀,從2邊到中心為路堤碾壓施工的壓實順序。0.4到0.5米為橫向接頭重疊寬度,前后相近兩段應具有1到1.5米的縱向重疊寬度。在壓實作業中,嚴禁出現漏壓、死角現象。通常選取壓路機進行2遍靜壓,隨后按照慢—快的速度進行施工,振壓強度為從弱—強。通常情況下,需在每小時1到2千米之間控制行駛速度。在該過程中,需選取人工方式利用小石塊、石屑等將縫隙填滿補平。如大塊硬質材料無法通過壓實設備碎化,可利用人工方式進行碎石化,要求破碎后硬質材料最大尺寸必須控制在壓實層厚度70%以下,且確保分布均勻。最終確保路基壓實層頂面具有良好穩定性,且不存在輪跡等現象。
三、公路工程填石路基施工質量控制
1、加強施工質量檢測
填實路基施工過程中,應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將質量檢測工作貫穿于施工全過程,尤其加強重點部位及薄弱環節質量控制措施,一旦在檢測工作中發現質量問題,應當分析問題具體原因,并及時采取相應處理措施,減少在施工中存在的質量隱患。因此,必須充分掌握填實路基技術標準,并以此為依據進行各個環節質量檢測工作。在施工前針對工程實際情況組織技術培訓,使工作人員充分掌握操作規范,從根本上提升路基施工質量。
2、壓實施工質量控制
壓實是填石路基施工的關鍵環節,必須嚴格遵循相關技術標準加強質量控制,確保壓實質量滿足施工要求,提升路基穩定性及承載能力,延長公路工程使用壽命。在此過程中應合理控制壓路機運行速度及碾壓次數。可采用水袋法檢測試劑孔隙率,若路基壓實程度達不到相關標準,必須及時采取相應處理措施,以提升公路工程施工質量。
3、攤鋪施工質量控制
最大粒徑、松鋪厚度及不均勻系數是填實路基攤鋪施工過程中主要控制指標。首先,應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及壓實機械的功率確定最大粒徑,通常情況下,伴隨填料最大粒徑增大,壓實層沉降率也會隨之增大,減小路基彎沉值,促使路基填筑結構的密實穩定,但若最大粒徑超出一定范圍,將會增加后期壓實難度,嚴重情況下造成路基失穩現象。路基填筑深度不同,最大粒徑控制值也存在一定差異,必須根據實際填筑厚度合理控制填料粒徑。其次是不均勻沉降系數,填料不均勻系數過小是將會影響壓實程度,可根據填料巖性確定相應的不均勻系數,通常控制在10—30。再者,路基壓實質量的直接影響因素是松鋪厚度,現場試驗結果及路基填料巖性是松鋪厚度主要參考依據。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公路工程建設規模不斷擴大,有效拉動沿線經濟發展,對于施工質量也提出更高要求。通常情況下,填石路基填筑高度大且填挖量多,為保證填石路基結構的穩定性,降低后期沉降及壓縮變形,通常情況下,由較大粒徑碎石構成路基填料,碎石顆粒之間的摩擦力形成抗剪切強度,屬于半剛性路基,穩定性良好。必須充分了解公路工程實際地質條件,確保填料強度滿足工程施工要求。
參考文獻
[1]焦玉輝.對公路工程填石路基施工技術的探討[J].黑龍江科學,2014年01期.
[2]閆奕龍.公路工程填石路基施工技術控制探討[J]. 城市建筑,2013年16)期.
[3]馬彥兵,李昕慶,李趙俊囝.填石路基施工技術在公路施工中的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16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