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虹,方建衛
(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重慶 401320)
在傳統技術創新過程中,人主觀能動力發揮到極致,眾多科技型企業以犧牲自然資源為代價獲取經濟效益。黨的十九大提出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寫入黨章,意味著提升科技型企業綠色環保意識勢在必行。因此,該類企業亟須建立一套新的技術創新監督體系,實現技術創新生態化,這時,技術創新審計作為新的技術手段,能更好融入新時代中。技術創新審計相比較傳統審計,是由獨立的第三方采用新的技術管理方法和技術手段,監督科技型企業技術創新過程,了解企業技術創新內部控制,及時評估技術創新重大錯報風險,審查和評價技術創新過程指導企業技術創新。
價值鏈是由美國邁克爾·波特提出,認為企業價值增值是由多個既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價值活動共同作用而形成,包括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兩部分。在此基礎上,融入可持續發展戰略觀與環境戰略觀,形成綠色價值鏈,即在公司價值創造過程中,將基本活動與輔助活動生態化,優化傳統價值鏈,兼顧企業商業目標與道德目標[1],贏得長期競爭優勢的活動。
將綠色價值鏈與技術創新審計相聯系是很有必要的。技型企業技術創新發展往往以資源為代價,在創新成功前,往往將一些垃圾、有害物質通過多種渠道逐步傳播環境中,造成環境壓力。為適應新時代發展,監督技術創新活動,引入綠色價值鏈分析,將價值增值活動分為綠色基本活動與綠色輔助活動。模塊化的構造能夠讓技術創新審計從每個活動點出發,進而監督至流程作業線,最后使整個活動都處于生態化狀態,在增強企業綠色形象的同時提高技術創新能力。

科技型企業技術創新審計綠色價值鏈分析系統圖
科技型企業技術創新活動過程在外部支撐下,由綠色基本活動和綠色支持活動兩部分組成,其分析系統圖(見29頁圖)。
首先,科技型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綠色價值鏈下需要外部支撐,即將科技型企業與供應商和消費者相關利益者構成價值網絡。科技型企業通過市場調研和市場分析預期消費者所需要的創新產品與創新服務,同時從外界供應商那里購買相應的原材料,并進行加工生產出創新產品,這都是在外部支撐基礎上完成的。
隨后,技術創新企業通過綠色基本活動與綠色輔助活動實現創新收益。綠色基本活動是將綠色創新目標、綠色創新供應、綠色創新生產與綠色消費和綠色回收相聯系,形成一個再循環的閉型環,優于傳統開放型基本活動路線。綠色輔助活動包括一切服務支撐,如綠色采購、綠色人力、綠色技術與綠色基礎設施,每個模塊均是在傳統輔助活動定位上融入綠色概念,提升科技型企業的綠色意識和綠色道德形象。作為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綠色道德形象能快速讓消費者接受該企業的文化,支持企業可持續性發展。未來是一個充滿綠色環保意識的世界,消費者需要科技型企業創新出更多的綠色產品,所以“綠色”將成為企業發展重要考慮因素之一。
最后,將綠色基本活動與綠色輔助活動有機配合成為技術創新審計綠色價值鏈分析的最重要部分??萍夹推髽I技術創新審計優于普通審計在于在每個活動版塊進行綠色價值鏈分析,以相應環境指標衡量,保證企業在良好環境下進行綠色生產,實現可持續發展創新收益目標。
拓展傳統價值鏈,融入“綠色”概念,將科技型企業與各利益相關者構成價值網絡,網絡中的各成員分擔風險、共享利潤,并在綠色價值鏈上尋找創新增值空間。對于科技型企業來說,技術創新審計是技術創新活動實現與否最強有利保證,綠色基本活動與綠色輔助活動的密切配合,將“綠色”作為增值內在拉升動力,實現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環境效益的共贏。此外,技術創新審計綠色價值鏈上各活動具體指標衡量應作為進一步分析方向,確實從數據指標上分析技術創新,以期完善科技型企業技術創新審計理論體系。
參考文獻:
[1]楊同宇.構建企業綠色價值鏈[J].中國流通經濟,2005,(10):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