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凱文
摘 要:要: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這給中國職業教育的未來發展作出了清晰的定位,也意味著職業教育的新時代來了。數控技術作為職業院校機械類教學中的重要學科之一,其對于學生的實踐性要求較高,并且屬于新型的技術。文章就此對基于職業教育的數控技術教學進行了研究,內容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職業教育;數控技術;教學
職業教育的針對性比較強,是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基于某種職業進行的技能培訓。數控技術的專業性較強,再加上更新換代較快,使得職業院校對于這門教學方法的指定仍然處于研究的階段,而對于數控技術的教學方法也在不斷的探索中。為了使學生能夠完全掌握這門技術,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從而提高教學水平,達到人才培養目標。
一、背景
數控技術專業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相適應,要求學生必須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還要掌握必須的文化科學知識、機械基礎、機械制圖、車工工藝學、銑工工藝學、數控加工工藝學、數控車、數空銑、數控編程等技術,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就業能力,在一線從事各項數控加工、機床維修維修、數控編程和汽車等機電產品的裝配、質量檢查等項活動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數字控制技術(即數控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工業控制的各個領域,尤其是機械制造業中,普通機械正逐漸被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動化的數控機械所代替。目前國外機械設備的數控化率已達到85%以上,而我國的機械設備的數控化率不足20%,隨著我國機制行業新技術的應用,我國在世界制造業加工中心地位形成,數控機床的使用、維修、維護人員在全國各工業城市都非常緊缺,再加上數控技術人員從業面非常廣,可在現代制造業的模具、鐘表業、五金行業、中小制造業、從事相應公司企業的電腦繪圖、數控編程設計、加工中心操作、模具設計與制造、電火花及線切割工作,所以目前現有的數控技術人才無法滿足制造業的需求,而且人才市場上的這類人才儲備并不大,企業要在人才市場上尋覓合適的人才顯得比較困難,以至于導致模具設計、CAD/CAM工程師、數控編程、數控加工等已成為我國各人才市場招聘頻率高的職位之一。
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為國家緊缺型人才專業,其主要培養掌握數控技術基本知識及應用能力、從事數控加工以及數控設備編程、修護和管理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學生在校期間主要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C語言程序設計、及機電專業理論課和氣動、傳感器與測試技術、單片機原理及其應用、可編程控制器、機床電器控制、數控機床、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典型數控系統、數控機床故障分析與維修、微機組裝與維修等課程。畢業生就業面寬,工作適應性強,可在機床、汽車、機電、冶金、建筑、輕紡等各種機械制造行業從事數控加工及數控設備編程、維修和管理等工作。現代制造業對數控技術應用人才,特別是服務于生產一線的數控技術應用人才----高級藍領(灰領),提出了十分迫切且數量巨大的要求,這為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二、現階段數控技術教學工作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一)數控技術教學課堂效果不理想
當下,職業院校培養出來的數控技術人才效果不理想,這主要是因為:第一,教師在實際講課的過程中,沒有關注學生們的理解程度,仍舊沿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從而使得學生對這門課程失去了學習興趣;第二,數控技術的理論知識較強,并且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所述以課堂教學為主,使得學生們缺乏實踐經驗,導致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不高,不能夠滿足企業對人才需求的標準。
(二)數控技術教學實踐和創新不強
當下數控技術學科的教學中還存在實踐性差、沒有創新性等的缺點,例如,在學校的教學過程中,數控技術的理論課程教學課時要遠遠大于實踐課程教學課時;雖然有的學校開展了實踐教學課程,但是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照本宣科,沒有進行實踐創新,也就跟不上現在社會技術的變革,學生們也沒有實踐的機會,并且也就沒有了對實踐創新的重視,這樣對于數控技術以后的發展來說埋下了隱患。
(三)教學內容的不合理
數控技術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其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能,同時該項技術更新換代速度也在不斷的加快。最近幾年中,我國的職業院校數控技術專業課程雖然有所改變,但是其仍舊存在著專業教材比較陳舊,教學內容較為單一的現象。另外實驗設備的數控系統沒有與其配套的教材,編程格式也與其他的教材不一致,給課程帶來不好的效果。同時,在大多數的學校中,由于實訓的條件限制,主要還是以理論課程的教授為主,其中教材實踐性能很是差,而這樣學生們所學的與企業的需求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比如,在數控技術的編程教學中,由于數控技術涉及面較廣,其在工藝、制造、自動化控制以及綜合設計中都有涉獵,因此知識量比較大,而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完成所有的教學計劃,就使得學生不能夠完全消化理解知識,造成教學效果較差的情況。
三、數控技術專業的教學改革的建議和辦法
(一)優化教學內容與結構
數控技術學科包含的內容有很多,其中數控車床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這門課程對于實踐性的要求較高,也是數控技術人才必須掌握的教學內容。因此,職業教育在設置教學內容時,要對教學內容有所取舍,這樣才能夠讓學生了解到這門技術的重點。此外,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控技術也在與時俱進,因此,教師需要注意及時更換新的知識,摒棄舊的知識,從而使學生學習到新的知識和技術,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礎。
而在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新知識的更新,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比如,數控機床中在控制介質方面,傳統的穿孔帶技術過于落后,具有滯后性,應該對其內容進行刪節,引起新的操作技術。此外,職業院校還應該提高教學的整體性,使不同的教學內容連接更加緊密,對難點知識的講解,可以對知識進行拆解,使學生充分的掌握技術,也可以結合實例進行講解,這樣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更好地理解記憶知識。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現階段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重要體現,學校為此可以創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從而將學生能夠積極的進行創新活動。一方面可以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創新活動,并組織各種創新大賽,讓學生參與進來;另一方面可以在現有的條件下為學生們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們在實踐中成長、創新。
(三)在數控實訓理論課中實施“產品化模式”教學
在職業教育過程中,對于數控技術來說,讓學生在實訓中如何將理論知識聯系到實際中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某職業院校按照生產企業的標準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并制成展板放置于實訓車間。把“安全生產,人人有責”作為首要任務。其具體的課程內容如下:
第一,在課前15分鐘進行班前會安全教育。根據要求由數控教研組編寫了數控機床安全操作規程,安排針對性較強的安全教育課,使學生對所接觸的機床操作安全問題有基本的認識。
第二,在專業基礎課中(機械制圖、公差、金屬材料等)所涉及到的內容一一進行說明,比方在零件加工實訓課時,首先分析零件圖樣,確定工件定位與夾緊方案,合理地選擇定位基準對保證工件的尺寸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分析零件材料選擇刀具,數控加工對刀具不僅要求精度高、剛性好、耐用度高,而且要求安裝、調整、斷屑及排屑性能好,根據工藝要求合理選擇切削用量在生產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最后在程序編制過程中,編程人員必須充分掌握構成零件輪廓的幾何要素參數及各幾何要素間的關系。因為在自動編程時要對零件輪廓的所有幾何元素進行定義,手工編程時要計算出每個節點的坐標,無論哪一點不明確或不確定,編程都無法進行。但由于零件在設計過程中考慮不周或忽略一些參數,常常出現參數不全或不清楚,如圓弧與直線、圓弧與圓弧之間不明確是相切還是相交或相離,造成加工失敗,使零件報廢,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總之,一系列的生產經驗在“產品化模式”教學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生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個人學習變團隊學習,知識學習變能力提升。
四、結束語
當下,一些職業院校的教育方法與育人模式不能很快適應社會新變化,從就業市場就可以看出來,一些企業高薪也招聘不到自己滿意的技能人才。而中國產業轉型、制造業走向高端的同時,職業教育也面臨新環境、新挑戰。為此,就需要職業院校根據時代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制定出合理、科學的數控技術教學方案,從而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實用性的數控技術方面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鄭殿緒,崔宇.基于職業教育的數控技術教學的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21):153.
[2]王曉峰.職業教育的數控技術教學的思考[J].科技展望,2015,25(25):177.
[3]張向前.“微課”在中等職業教育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培訓,2016(06):104.
[4]韓艷華,梁文財.淺談職業教育數控技術教學教法的更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9):160.
[5]莊磊.論職業教育數控技術專業的教學改革[J].科技資訊,2013(19):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