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辰
摘 要: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預示著我國教育領域將向前跨出一大步。藝術設計是高校中具有突出特點的一個專業,大數據能夠為藝術設計教學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案例,能夠推動藝術設計教學從傳統教學模式向新型教學模式轉變。基于此文章主要對大數據背景下藝術設計專業的教育現狀進行了分析,并通過對大數據時代藝術設計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為教育改革創新提供了理論依據。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藝術設計;教學改革
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業的日益發展,海量的原始數據通過科學的整理、分類、分析后形成的數據集,已成為各行各業快速獲取重要信息、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改革的重要支撐。藝術設計作為一門獨立而有特色的藝術學科,大數據既為藝術設計教育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也在藝術設計教學思維以及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創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教學改革作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主要途徑和教學質量的有效保障,是教育教學環節的重中之重。
一、大數據背景下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現狀分析
通常情況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容易關注和研究教學方法和手段,而忽略教學方式需要“因地制宜”這一特點,而一味地追求“個性”“新穎”的教學方式,不一定能獲得好的教學效果,甚至會適得其反。準確高效的大數據分析,可以對教學方式起到科學、有效的指導性作用。而大數據背景下的數字教學模式就是依靠了數據集這個龐大的信息盒子,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具有指導性作用的教學方法,以下從幾個方面的數據分析可以證明這一點。
(一)課程體系方面的數據分析
藝術設計課程體系是呈一個金字塔結構的體系,從最基礎的“設計基礎課程”到“設計理論、設計方法”,再到“專業核心課程”,因此,教師應按由下而上的階梯式關系和所占比重去選擇教學方式,這樣才能實現教學的科學性及有效性。
(二)教學條件方面的數據分析
藝術設計專業的課堂更加生動與活潑,而藝術設計專業中理論聯系實踐的課程體系、戶外寫生以及室內教學等條件決定了設計專業課堂的多元化特性,也決定了藝術設計專業對于數據分析的強烈需求。
(三)從學生的年齡層次方面進行科學的數據分析
藝術設計專業低學年的學生求知欲旺盛,紀律嚴謹,但在學習方面比較懵懂,高年級學生性格更為叛逆,受實習、備考等因素的影響,課堂上有時會精力不濟,但對專業規劃有較為明確的認識。因此,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學年數據分析決定不同的教學方式。
二、大數據時代藝術設計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一)創新性與應用性相結合
對于藝術設計專業來說,創新與應用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但是,在傳統的藝術設計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藝術設計專業的應用性,而忽視了創新性。這是教師需要糾正的一個誤區。但是,脫離應用性而盲目地追求標新立異也是不可取的,教師應該讓學生掌握藝術設計的功能、目標定位和進行創新的突破口。通過對多媒體課件的講解和對國內外優秀作品的點評,讓學生對藝術設計有更直觀、清晰的學習和理解,同時,在對國內外不同風格流派進行充分吸收、轉化的基礎上,調動起自身的創新思維,大膽創新設計方案,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實現創新性與應用性的結合。
(二)以學生為中心 激發學生的興趣
通過大數據培養學生對藝術設計學習的興趣,能夠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在學習與創造過程中不斷進步。教師在教學中應用大數據,能夠打開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領悟到藝術設計專業的特色與本質。同時,大數據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瀏覽藝術設計作品的機會,讓學生看到藝術設計的成果,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進而更好地投身到創作中。另外,每一款設計無論是造型還是色彩或者工藝等方面,都反映出了設計者的藝術素養,讓人們感受到藝術的美感。在藝術設計教學中應用大數據,有利于教師重視學生的感受,使教學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從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教學中應用大數據,還能夠促進師生間的溝通與交流,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與創造。
(三)促進慕課等新型互動教學形式的發展
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形式,是大數據對教學帶來影響和變革的鮮明標志。藝術設計可以利用自身學科優勢,借助PC端、移動端等多種平臺媒介,通過慕課等新型教學形式,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正確引導,實現優質教學素材資源共享以及教學數據的收集。以慕課為例,它是一個擁有多元化學生群體,強調個性化和互動性的教育平臺。它可借助更多的開放性網絡資源,收集藝術設計課程的教學運行和學生評教反饋等數據,總結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優缺點,并且加以完善和改進。另外,大數據與新型教學形式是相得益彰的關系,大數據為教學形式帶來了更多可能性,反之,新型互動教學也提供了數據收集和學習研究的平臺。
三、結束語
藝術設計教育致力于教學改革與創新,摸索出多種辦法和形式,但在力求“新穎”的同時,也應該注意教學方法的選擇性運用。同時,藝術設計人才與社會崗位需求不匹配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學校和專業教師可以借助大數據帶來的優勢,通過科學的數據分析對課程體系進行優化,并對教學形式和教學方式進行不斷完善,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和趣味性,培養更多市場所需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謝寒.大數據背景下藝術設計教學的創新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7,(16):144.
[2]王云龍.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藝術設計教學系統式創新[J].高教探索,2017,(S1):76-77.
[3]杜靜怡.淺析大數據時代下的藝術設計教學改革與創新[J].美術大觀,2015,(0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