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摘要:動詞重疊是近些年來學者們熱烈討論的話題,它是漢語中很有特色又極富表現力的一種語言形式,具有獨立的語法構造。動詞重疊形式可看作是詞的內部屈折,是一種狹義的形態變化。從發展的角度來看,現代漢語的形態是逐漸演變而來的,而且仍在發展過程之中。動詞重疊也是由動詞加數量結構演化而來的,因此它具有多種重疊形式,表達多種語法意義,在使用中存在許多制約因素,動詞的不同重疊形式也代表著不同語意,即使是看似相同的表達形式,也存在微小的差異。
關鍵詞:動詞重疊;分類;意義
一、動詞重疊形式分類
1.1 VV式。該類型的動詞重疊形式可以分為單音節和雙音節的形式。單音節的,即“聽聽”、“看看”、“問問”;雙音節的,即“打扮打扮”、“說道說道”、“打掃打掃”等。這種動詞重疊形式中間不能加其他成分。
1.2 V一V式。該類型只有單音節動詞形式,即“樂一樂”、“說一說”、“笑一笑”等。
1.3 V了V式。該類型的動詞重疊形式也分為單音節和雙音節的形式。單音節的,即“聽了聽”、“問了問”、“笑了笑”;雙音節的,即“打扮了打扮”、“說道了說道”、“打掃了打掃”等。
1.4 V了一V式。即“聽了一聽”、“問了一問”、“笑了一笑”等。
1.5 V著V著式。即“聽著聽著”、“問著問著”、“笑著笑著”等。這種結構形式中間沒有停頓,不能插人其他成分。
1.6 AAB式。即“散散步”、“打打球”等。AAB式是離合動詞的重疊形式,都是動賓格結構,這類詞語只能重疊動詞性部分。比如我們可以說“我們每天晚上都到外邊散散步”,但是不能說“我們每天晚上都到外邊散步散步”。
1.7 AABB式。即“說說笑笑”、“打打鬧鬧”、“吃吃喝喝”等。這類動詞重疊形式表示不斷交錯反復的動作,從形式上看,有的是“AB”的擴展。如:啼哭—啼啼哭哭、來往—來來往往;有的是“AABB”,如說說笑笑、洗洗涮涮。其中AA、BB都可單說,如:“說說”、“笑笑”、“洗洗”。從表達意義上看,主要有三種:第一種,表示動作的反復。如:來來往往;第二種,表示動作的輕松、隨便。如:說說笑笑、洗洗涮涮;第三種,表示動作的輕桃、不正經或令人討厭。如:拍拍打打。
二、動詞重疊形式的意義區分
動詞的不同重疊形式代表著不同的語氣和語意。它們在不同的情況下,動詞重疊所表示的語法意義也不盡相同。我們大致可將動詞重疊形式的意義分為以下幾類:
2.1表示短時、少量的意義。例如:他看了看我,轉身走了。這類型句子一般常見于陳述句中,表示已經完成的動作。這類句子中的動詞大多是持續性動詞,重疊后表示動作持續的時間短。另一類動詞是非持續性的,即瞬間動詞,重疊后表示動作的次數少。例如:張明點了點頭,我就知道他同意了。
2.2表示試探性的意思。常用于還沒發生或還沒完成的動作,即表示命令或希望進行某一動作,試試看是否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在表示嘗試性的意思時,動詞既可以是表示能夠持續的動作,也可以是表示不能持續的動作。這種形式重疊后往往可以加“看”或“試試”。例如:雖然他是新來的小員工,但他的意見我們也可以聽聽。
2.3動詞重疊起到緩和語氣的作用。例如:他的車票不見了,你幫他找找。如果不重疊動詞,語氣顯得很生硬,這句話就變成了命令語氣。這類動詞一般表示能夠持續的動作,也常用于未完成動作的動詞重疊。
2.4動詞重疊含有比較“隨便”、“非正式”的意思。表示一種經常性的行為或沒有確定的時間,經常不表示“量”的意義。例如:經常跑跑步、打打球,游游泳都是非常好的運動。這類動詞與是否表示持續的動作無關,可以是發生了的的,也可以是未發生的。
三、動詞重疊形式的語法意義的差別
3.1 VV式與V一V式
許多研究者認為,“VV”這種格式和“V一V”基本是一樣的,只不過省略了“一”,兩者可以互相替換。事實上二者還是有一些差別的。兩者的差別在說話的語氣上表現出不同的語用價值。VV的語氣比較輕松、自由,而V一V的語氣比較鄭重。例如:看看電視。該句中“看看”語氣較自由;再如:我看一看電視。這句話中的“看一看”語氣較鄭重,不是隨便看幾眼,而是想得知某種看電視的結果。另外,從語用上考慮,V一V的語氣比VV更具有強調作用。
3.2 VV式與V了V式
從句式和時態的角度來看,VV可用于疑問句、陳述句、祈使句、否定句中,而V了V則不能用于祈使句與否定句中。比如可以說“你去和學生談談!”,不能說“你去和學生談了談!”。因為祈使句從時態上講是將來時,沒有其他時態,而V了V則多見于完成體的過去時。否定句的過去時態常用“沒”來表示,因而就舍去“V了V”中的“了”,例如:我也沒仔細看看試卷就交了。這句話就不能用“V了V”格式。
在疑問句中,動詞重疊式一般不用于過去時和進行時。比如在說過去時的句子中,就不可以說“昨天你去找找他了嗎?”在進行時里也不能說:“他在復習復習功課嗎?”
在陳述句中,可用于現在時、將來時和過去時,所不同的是VV的過去時多數情況下用“V了V”的形式。比如可以說“去年我專門去學了學車。”。
3.3“V了一V”式與“V了V”和“V一V”
在“V了一V”的結構,我們認為它是V一V的完成體。例如:他看了一看,就明白對方的意思了。另外,“V了一V”可以看作是“V了V”的書面形式,在口語中很少帶“一”字。例如書面語我們說:他嘗了一嘗這碗藥湯。而口語中我們說:他嘗了嘗這碗藥湯。
動詞重疊形式的研究無論是在現代漢語還是對外漢語的領域都具有深遠意義。它是很有特色又極富表現力的一種語言形式,這種詞的內部屈折形態具有分類細、意義差別大的特點,我們在平時生活中也難免會犯錯。留學生在學習這方面內容的時候,更是一個難點,所以在本體研究的方面繼續深入,才能為將來研究出更好的對外漢語教學法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