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威 劉躍 潘瑤 唐寧
摘要: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正逐漸成為現代產業發展的關注點,本文就咸寧幕阜山綠色產業帶的生態環境保護現狀做簡要分析,并針對性的提出了相關改善建議和對策,以期為本地區綠色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咸寧幕阜山綠色產業帶;環境保護;現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X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8)03-0194-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3.115
Abstra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modern industr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Mufushan green industrial belt in Xianning,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industry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Key words: Xianning screen Mufushan green industrial bel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urrent situation; Strategy
幕阜山地區生態環境優良,物產和人文景觀豐富。同時幕阜山片區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根據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近年來提出的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贏脫貧攻堅戰等重大戰略舉措,幕阜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被湖北省列入湖北新一輪扶貧攻堅主戰場,建設咸寧幕阜山綠色產業帶被咸寧市確定為“創新驅動、綠色崛起”發展戰略和“一區兩帶三大四重五城”工作抓手的重要內容[1]。為了推進幕阜山綠色產業帶建設,完成幕阜山咸寧片區脫貧攻堅任務的同時,保護好片區生態環境,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現狀和存在的問題調查,并針對性的提出對策和建議極為必要。
1 咸寧幕阜山綠色產業帶生態環境現狀
1.1 綠色產業帶現狀
咸寧幕阜山片區主要集中在通山、崇陽、通城三個縣域范圍,根據片區內自然資源、居民點、現有產業和路網公共工程等分布情況,咸寧市將片區內的三縣21個鄉鎮進行連片打造,建成咸寧幕阜山綠色產業帶。三縣21個鄉鎮分布情況主要為:通山縣8個鄉鎮、崇陽縣8個鄉鎮、通城縣5個鄉鎮。
1.2 生態環境現狀
咸寧幕阜山片區生態環境優良,綠色資源富集,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完善,是長江中游一級支流的重要源頭區,生態優勢明顯。
1.2.1 生態資源優勢
(1)水源涵養功能,水資源豐富。幕阜山片區孕育著陸水、富水和金水等長江中游一級支流,是諸多長江支流的源頭區和水源補給區,具有重要的水源涵養功能,其水資源總量61.73億m3,占咸寧市的64.92%;水庫分布較多,其中作為縣級飲用水源地的水庫有3個,其他重點水庫有14個,大部分重點水庫被作為鄉鎮飲用水源地。(2)生物多樣性保護態勢良好。樹種資源種類繁盛,分布有較多的國家一級、二級和三級保護植物;片區是國家重要保護動植物的分布區,現有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
1.2.2 生態環境優勢
(1)水環境質量穩定達標,陸水河、富水河各監測斷面、各湖庫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總體水質為優。(2)空氣質量保持優良,三縣環境空氣質量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年均值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3)生態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為優,生態環境狀況指數達75.90,大于優級指數75。
2 存在的問題
經調研,幕阜山片區存在精準扶貧與環境保護統籌不夠、項目污染治理不夠、鄉村環境整治不夠、機制健全創新不夠四個方面的問題。
2.1 精準扶貧與環境保護統籌不夠[2]
幕阜山片區作為十分落后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精準扶貧壓力巨大,受到技術與投資的制約,“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發展”的體系尚未形成,現有經濟增長模式仍然威脅環境質量。
2.2 項目污染治理不夠
一是園區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對園區發展形成制約。二是企業環保意識不強,污染防治措施未落實,對周邊環境構成威脅。三是畜禽養殖缺乏統一規劃和規模控制,未充分考慮自然環境的承載能力和消納能力,污染治理嚴重缺乏,對區域水體、環境空氣和周邊村民造成影響。
2.3 鄉村環境整治不夠
一是鄉村飲用水不能完全得到保障。部分鄉鎮飲用水水源水量供不應求,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保護措施不到位,未采取有效的圍擋措施,畜禽養殖、農業種植的面源污染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等。二是生活垃圾未能安全處置。部分鄉鎮生活垃圾進行簡易焚燒、簡單填埋或露天堆放處理,直接造成對大氣、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二次污染。三是鄉鎮小作坊式企業污染缺乏治理。非法小作坊式生產企業暗地間歇式生產,執法難度大。四是農村生活污水處置不到位。
2.4 機制體制健全創新不夠
一是鄉鎮發展規劃環保論證不夠。各鄉鎮都結合自身資源優勢編制了發展規劃,但規劃缺乏環境影響評價充分論證。二是生態體制機制健全不夠。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相關的區域協調、生態補償、責任追究與環境損害賠償、獎懲等體制機制還不健全,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不完善,生態文明技術支撐體系尚未建立,創新機制尚未形成。
3 對策和建議
針對幕阜山片區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關鍵在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著力以“生態景觀、生態空間、生態產業、生態示范”四個引領,做好“一帶兩區三單三目標”四個方面的工作。
3.1 以生態景觀為引領,強化沿線環境管控
對“一主兩支”生態旅游公路兩旁一定范圍內區域,參照風景名勝區管理要求和環境敏感點來實施沿線生態環境管控,形成一條道路沿線景觀帶。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風景名勝區條例》及相關規劃要求,結合當地產業發展情況和大氣噪聲污染型企業的衛生防護距離要求,生態旅游公路兩側分三級劃分管控區,公路兩側100m范圍內劃為一級管控區,200m范圍內劃為二級管控區,500m范圍內劃為三級管控區。
3.2 以生態空間為引領,構建綠色安全屏障[3]
通過生態保護紅線區管控,從空間角度,構建綠色安全屏障。幕阜山片區生態保護紅線區主要包括水源涵養區、重要水域保護區、自然保護(小)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地質公園、風景名勝區、濕地公園、森林公園等。生態保護紅線區實行“兩區”分級管控,劃分為一級管控區和二級管控區。若同一個生態保護紅線區兼具兩種以上類別,按照最嚴格的要求落實監管措施。
3.3 以生態產業為引領,嚴格項目準入標準
幕阜山片區三縣屬于水源涵養功能區,根據當地產業發展規劃、現有產業布局、周邊環境特點和產業特點,通過制定具體到三縣的產業發展負面清單,明確禁止、限制發展產業類別,發展地方綠色產業經濟。
3.4 以生態示范為引領,加大環境綜合整治[4]
重點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飲用水源地保護,實現三個整治目標。(1)農村垃圾治理。按照“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要求,行政村實現常態化保潔全覆蓋,配備垃圾轉運車、勾臂車等,及時清運垃圾;片區內每個鄉鎮至少建設一座垃圾轉運站,徹底關閉所有簡易垃圾堆放場和簡單垃圾焚燒爐;各縣應落實好填埋、協同處置等末端治理。實現“生活垃圾定點存放清運率達到100%,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70%以上”的目標。(2)生活污水治理。合理規劃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布點,建議采取大鄉鎮單獨布設、小鄉鎮協調共享的模式,生活污水處理廠工藝結合當地的工業企業、養殖業等產業情況合理選用,因地制宜。實現“片區內所有鄉鎮污水處理率達到 80%”的目標。(3)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飲用水水源缺乏的鄉鎮,應建設引水工程,確保飲用水量充足;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嚴格按照生態保護紅線區實施管控;同時樹立明顯的水源保護標識;完善建設圍欄圍網設施;定期清理水體垃圾;嚴格控制建設畜禽養殖場。實現“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達到100%,村鎮飲用水衛生合格率達到90%”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靳菲.湖北省生態紅線制度建設的困境與對策[J].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9(02):5-9+15.
[2]黃雷.農村精準扶貧中的環境污染問題及對策[J].綠色科技,2016,(20):95-97.
[3]朱永法,宣裕方,毛節璉,鄭四渭,何遠平.試論中國綠色產業的發展[J].浙江林學院學報,1997(04):76-80.
[4]劉敏.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現狀及對策[J].綠色科技,2016,(4):3.
收稿日期:2018-01-25
作者簡介:晏威(1985-),男,碩士研究生,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保護生態調查與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