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廣與深入,“學生心理健康”越來越受關注,各學科的新課程標準也不同程度地提出了“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要求,以培養學生形成健全向上的人格品質。本文主要結合英語學科教學,從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形成友好的師生、同伴關系及巧妙處理課堂偶發事件幾方面入手,探索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讓英語課堂有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關鍵詞:英語課堂;小學生;心理健康
學科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中心環節,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教師要結合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尋找學科教學內容中的教育契機,準確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時機,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從而在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
一、在學科教學中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性
近年來,“學生心理健康”越來越受關注,很多教育工作者提出要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然而,在小學階段,還很少有專職的心理教師和專業課程。那么,小學階段要如何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新課標中明確提出了“以各科教學為依托,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這一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緊密相關,而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內容,涉及生活的各個領域。因此,結合不同的學科特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陣地,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二、如何讓小學英語課堂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課課有心理,人人是心理工作者”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堂學習是學生在校的主要活動,所以積極的課堂環境對學生心理健康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制定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創設學習語境
教師在備課時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考慮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以及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邱勤,2004)。設置教學內容時要面向全體,既要重視“優秀學生”的渴求心理,讓他們 “吃得飽”,有滿足感,又要考慮“困難學生”的畏懼心理,讓他們“夠得著”,有成就感。
在課堂上,英語教師應多創設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獲得成就感。如,北京版四年級上冊Unit5 Which kind would you like?Lesson16這一課中,學生在學習課文文本的基礎上,運用自己手中的學具和道具,創設去商店買東西的環境,練習所學的功能句。同時,在二年級上冊Unit4 There are many animals 這一單元,創設動物園中看動物的情景,練習本單元的功能句和動物單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扮演售貨員、買者、動物園中的導游等等,進入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學習英語。還有,在講到北京版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whats your number?單元時,把數字和生活秩序結合起來,培養學生在電影院和餐廳等公共場合遵守秩序的意識。教師不僅創設了真實的語言環境,而且使學生在一種輕松的氣氛中收獲了知識,增強了學習英語的信心。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心理環境的性質主要取決于人際關系的質量。在課堂上,師生關系是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營造積極課堂環境的關鍵。那么,在英語課堂中如何有效地促進良好師生關系形成的?
(1)尊重、理解學生
小學生雖然年齡比較小,但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尊嚴。教師要想取得學生的信任,打開師生情感交流的渠道,就必須尊重學生。特別是對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學生來說,教師的尊重就意味著信任和鼓勵。另外,教師要理解學生,理解是愛的一種體現。教師要能包容學生學步的蹣跚,并關注他們“摔倒”時的恐懼與困惑,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行為問題的實質以及產生的原因。比如,課堂上有學生發音不準,回答問題不準確、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出現時,教師要從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教學環境及內容難度等多方面進行考慮,而不應該粗暴地批評學生。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習的目的在于交流。英語教師要用簡易的語言、豁達的心境、關愛的眼神不斷地感染學生。學生在老師積極心態的帶動下學習英語,能感到安全、有信心,才有膽量“一顯身手”,這樣每一個學才能學得更快,心理也才能更健康。
(2)肯定、賞識學生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說過:“人最本質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肯定?!苯處熢谡n堂中肯定的、鼓勵性的評價可以激發學生良好的學習情緒,減輕心理壓力,產生積極的心理效應。多用表揚、慎用批評。正如羅森塔爾的期待效應所指:如果教師對學生有良好的“期待”,那么被期待的學生就會產生喜悅、積極向上的情緒。這樣做,能使有自卑心心理的學生鼓起勇氣,并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標;也能使基礎好的同學追求更高的目標。例如:上課時,簡單的“Good”“Great”“Perfect”,以及老師一個鼓勵的眼神、動作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都能使學生即刻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同時,我還利用網絡一起作業的優勢,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上課的表現情況,獎勵相應的學豆,學生用學豆去兌換一些物質小獎品。一聲“Very good”、一顆“星星”、一個“蘋果”,甚至一個贊賞的眼神,在成人眼里也許一文不值,卻能讓小學生從中找到樂趣 (張俞,2010)。運用賞識教育,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學生們享受評價的帶來的樂趣,并且產生積極的心理效應。
3.巧妙處理特殊情況及突發事件,化解學生的心理窘境
教師不管多么精心備課,在課堂上仍會遇到各種不曾考慮到的突發事件。這就需要教師隨機應變,能夠巧妙自然地進行調節,活躍課堂氣氛,否則不僅影響教學效果,有時還會使學生的心理受到傷害。遇到特殊情況,教師應該適當調節教學內容,改變課堂教學形式,順著學生的興奮點和情緒來組織教學,這樣師生感情融洽了,課堂氣氛也能活躍起來,效果也會特別好(邱逸飛,2000)。有一次,英語課上,我們正在講o字母的發音,一個叫Joe 的小男孩搗亂,我抓住契機,用他名字里面的Joe的發音,編入教學內容。Joe-Joe-Joe,J-o-e。孩子們一起chant起來,孩子被點到名字,而且是以教學內容出現在黑板上,出現在同學們的口中。這不再一個偶發事件,一個難堪的局面,反而成了這一節課的潤滑劑,助學生在輕松愉悅中掌握了知識。課后反思,如果我當時嚴厲斥責Joe,可能表面上課堂秩序恢復正常了,但學習的心情也就破壞了,心不在焉地聽課,甚至整個課堂會出現非常壓抑的局面??梢?,在課堂上遇到突發事件時,教師要沉著應對,運用教育智慧,創造性地處理意外事件,活躍課堂氣氛,化解學生的心理窘境,讓他們輕松愉悅地學習。
三、結語
綜上可見,在英語課堂上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也有極大的操作性和可行性。每一位教師都要提高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認識到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不僅僅是心理教師的事,不僅僅是班主任的事,更是每一位教師的職責。各學科教師都可以結合不同的學科特點維護學生心理健康,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陣地,從多方面、多層次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邱勤.英語教學中應實施學習心理的輔導[J].青海教育, 2004(7).
[2]張俞.消除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心理障礙的對策[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0(1).
[3]邱逸飛.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0(4).
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學校心理衛生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8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