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樂樂,陳 醒,孫 宇,刁 翯,白文佩
(1.北京大學第九臨床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婦產科,北京100038;2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北京100034)
婦科內分泌相關疾病是婦科常見的疾病,但女性內分泌系統較為復雜,且疾病病種和治療方法繁多。在臨床實踐中,婦科內分泌相關疾病的診療一直是難點,盡管相關臨床指南陸續刊出,婦科醫師對婦科內分泌相關疾病指南的掌握程度及對婦科內分泌相關疾病的崗位勝任力情況尚未見研究資料,本文擬探討我國婦科醫師對婦科內分泌相關疾病的認知情況及崗位勝任力現狀,為培養婦科內分泌專業醫師及婦科內分泌相關疾病的規范化診療提供科學依據。
1.1調查對象
研究對象采用方便樣本,對2013年1月至2017年7月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及北京世紀壇醫院進修婦科內分泌的來自全國26省、市、自治區的94家公立醫療單位的115位臨床婦科醫生進行問卷調查,主要收集研究對象的一般情況及進修前對婦科內分泌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
1.2調查方法及調查內容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對自愿接受調查的婦科醫師進行研究。調查內容包括一般情況、婦科內分泌相關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中國臨床醫師崗位勝任力調查表,其中專業知識考核內容來自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分會頒布的婦科內分泌疾病診治相關指南,由于目前尚缺乏專用于評估婦科醫生崗位勝任力的量表,故研究中采用以中國醫科大學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China Medical Board,CMB)中國北方醫學教育發展中心研制的中國臨床醫師崗位勝任力評價條目作為評測工具,包括8類能力,103條測評項目,研究對象根據每個條目能達到的程度進行打分,極少達到1 分,少部分達到2分,部分達到3 分,大部分達到4 分,完全達到5 分,最后計算每項能力的平均分。
1.3統計學方法

2.1一般情況
共94家醫療單位的115位婦科醫師參與調查。其中一級醫院14位、二級醫院55位、三級醫院46位,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分別為43位、24位、30位、18位,參與調查的醫師中博士10位,碩士37位,大學本科63位,專科5位,見表1。
表1參與調查的醫師構成(n)
Table 1 Composition of surveyed clinicians(n)

醫院級別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總計一級453214二級141716855三級25211846總計43243018115
2.2婦科醫師對婦科內分泌相關疾病知識的知曉率及合格率
調查問卷涉及常見婦科內分泌疾病診斷與治療,共15個知識點,將回答正確9個及以上知識點定義為合格,回答正確12個及以上為良好,回答正確14個及以上為優秀,合格率為55.65%(64),良好率為8.7%(10)。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的合格率分別為:36.36%、41.67%、56.67%、61.11%。對于相關知識點的知曉率,其中性激素化驗單解讀(44.35%)、異常子宮出血的治療AUB-O(22.09%)、AUB-M(17.39%)、黃體功能不全的治療(23.48%)知曉率較低,子宮內膜異位癥(93.91%)和異常子宮出血的診斷(77.39%)掌握較好,見表2。
表2婦科醫師對婦科內分泌相關疾病知識的知曉率[n(%)]

Table 2 Awareness rate of gynecologists on knowledge of gynecological endocrine related diseases[n(%)]
2.3婦科醫師對婦科內分泌相關疾病的崗位勝任力
參與調查的婦科醫師崗位勝任力整體得分偏低,平均分均低于4分,8類崗位勝任力自評分中的醫學職業精神與素質(3.85±0.68)、團隊合作能力(3.98±0.73)評分較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3.49±0.76)、信息與管理能力(3.31±0.68)、學術研究能力(3.13±0.67)得分較低,見表3。


Table 3 Current status of gynecologists’ competency on gynecologic endocrine
3.1婦科內分泌疾病的診療現狀與重要意義
婦科內分泌疾病一直是臨床診斷與治療的難點,盡管全國各組織召開了各種宣傳巡講會,但是婦科醫師對婦科內分泌相關疾病的崗位勝任力情況并未見相關研究。本研究對于檢測婦科醫師對婦科內分泌相關疾病的診治水平、既往培訓效果都具有重要意義。
性激素的檢測是診斷婦科內分泌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在本研究中能夠正確解讀性激素化驗單的婦科醫師不到50%,嚴重影響了后續疾病的診斷與治療,諸如黃體功能不全、異常子宮出血類型的判斷都依賴性激素報告的正確解讀。同時婦科內分泌疾病的治療錯綜復雜,大多數都涉及使用正確、適量、足夠療程的性激素。近期一項研究發現,婦科醫師對更年期相關疾病治療的把握度為6分(滿分10分),部分醫務人員由于對性激素認識不夠或存在認識誤區不會輕易給患者使用性激素[1]。以絕經期激素治療為例,在程艷梅等[2]的研究中發現,42%的醫務人員對絕經期激素補充治療(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的認知存在誤區,醫務人員中推薦使用MHT者為15.30%(147/961),其中婦產科醫生的推薦率為48.56%,婦科醫師相關知識的匱乏導致婦女對激素治療的知曉率低,使用性激素治療的更低。韓國的一項隨機調查發現有66.80%的女性知道激素治療可以緩解更年期癥狀,由于擔心副作用只有19.70%女性會使用激素治療[3],我國的一項隨機抽樣調查發現,MHT的知曉率為19%,但是在半年內使用過者不到1.40%[4]。在我們的研究中同樣發現,婦科醫師對于婦科內分泌疾病的掌握程度不容樂觀,僅為55.65%,加強婦科醫師婦科內分泌知識的培訓及建立一種正確的培訓與考核準入制度刻不容緩。
3.2崗位勝任力為目標的醫師培養提高醫師臨床技能與診療水平
勝任力(competence)的概念最先由美國學者Robert White 于1959年提出,1973 年美國著名心理學家McClelland 教授為勝任力理論的誕生奠定基礎。目前國際上比較認同的臨床醫師勝任力是2001年美國醫學研究生教育認證委員會(The 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Education,ACGME)制定的臨床醫師“六大核心能力”:臨床知識、病人診療、在實踐中學習和成長、人際關系及溝通技巧、職業素養、在制度下的臨床工作能力[5],但尚缺乏具體到各亞專業的崗位勝任力模型。本研究采用目前國內比較認可的以中國醫科大學CMB中國北方醫學教育發展中心研制的中國臨床醫師崗位勝任力作為評價婦科醫師對于婦科內分泌疾病的崗位勝任力。發現8類崗位勝任力自評分中的醫學職業精神與素質、團隊合作能力評分較高,說明婦科醫師能夠遵守職業道德同時能做到團結協作處理好醫學事務,但是信息與管理能力、學術研究能力得分較低,科學研究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符合近期相關研究結果[6],他們發現不管是不同的醫院級別還是不同的醫學職稱,其信息管里能力及學術研究能力得分都最低。但是科學研究能力對于一個臨床醫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崗位勝任力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臨床醫生的臨床技能與診療水平[7-8],因而在今后的培訓中要注重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同時要以崗位勝任力為目標不斷提高臨床技能。
綜上所述,勝任力是評價臨床醫生培養質量的標準,特別關注在接受完教育培訓后其醫學實踐能力是否達到了預期設定的目標?;趧偃瘟Φ呐嘤柺菍εR床醫師進行特定職位所需關鍵勝任特征的培訓, 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培訓效果。鑒于婦科醫師對于婦科內分泌疾病的知識掌握及崗位勝任力不足的現狀,亟需建立以勝任力為導向的婦科醫生培訓內容與考核制度,提高婦科醫生對于婦科內分泌疾病的診治水平,規范治療。
[參考文獻]
[1]席思思,毛樂樂,陳醒,等.婦科醫師對更年期患者的接診情況及診療行為調查[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3):267-269.
[2]程艷梅,史惠蓉.醫務人員對絕經綜合征和絕經激素治療的認知現狀調查[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6,8(4):36-39.
[3]Kim M K,Seo S K,Chae H D,etal.Perceptions of postmenopausal symptoms and treatment options among middle-aged Korean women[J].Yonsei Med J,2017,58(3):533-539.
[4]Li Y,Yu Q,Ma L,etal.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ymptoms and their influence factors during menopausal transition and postmenopause in Beijing city[J].Maturitas,2008,61(3):238-242.
[5]Chen C C G,Dougherty A,Whetstone S,etal.Competency-based objectives in global underserved women’s health for medical trainees[J].Obstet Gynecol,2017,130(4):836-842.
[6]白國強.學術研究能力在臨床醫生崗位勝任力的現狀及評價——基于河南省的調查實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7,34(4):316-318.
[7]Lockyer J, Carraccio C, Chan M K,etal.Core principles of assessment in competency-based medical education[J]. Med Teach,2017,39(6):609-616.
[8]Gollehon N S,Stansfield R B,Gruppen L D,etal.Assessing residents' competency at baseline: how much does the medical school matter?[J].J Grad Med Educ,2017,9(5):616-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