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璐
(長江航運總醫院婦產科 武漢 430010)
子宮內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 EMP)是由于子宮內膜的基底層受到雌激素影響而出現局限性增生現象,病灶不斷的向上生長突出于子宮內膜的表面[1]。子宮內膜息肉在婦科疾病中較為常見,主要表現為月經量過多,月經周期不規律,陰道不規則出血,經前或經后少量陰道出血,也有部分患者無明顯臨床癥狀體檢時發現。因子宮內膜息肉引起的陰道出血,在所有子宮異常出血的患者中居第二位,僅次于子宮內膜增生癥之后[2]。目前宮腔鏡作為診斷和治療宮腔疾病的金標準[3]。現對本院宮腔鏡治療子宮內膜息肉100例患者的臨床治療進行回顧性分析。
2013年12月~2015年10月診斷為子宮內膜息肉的100例患者,平均年齡(46±11歲),平均病程2個月~2年,平均3.7個月。主要癥狀表現為:月經量過多43例,月經周期不規律15例,陰道不規則出血31例,部分患者無臨床癥狀9例,無癥狀的患者B超提示為子宮內膜息肉。
1.2.1手術器械及設備
手術器械為LBD-2000型宮腔鏡,灌流液為5%的葡萄糖(膨宮壓力為100~130mmHg,流速為200~400ml/min,電凝功率為80W,電切率為280W)。
1.2.2術前準備
完善各項術前相關檢查,包括全血細胞計數+五分類,尿液分析+沉渣鏡檢、生化全套、凝血功能、輸血前全套(乙肝兩對半、丙肝抗體、梅毒螺旋體抗體、HIV)、十二通道心電圖及全胸片、經腹子宮附件彩色多普勒。確定無明顯手術禁忌癥,行宮腔鏡手術。均按常規術前準備標準,術前禁食>8h,禁水>4h,手術前10h均給予陰道后穹窿上米索前列醇片400ug軟化宮頸[4],手術后給予心電監護,禁食8h,使用抗生素至術后48h。
1.2.3方法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將診斷為子宮內膜息肉的患者分為A、B兩組,平均每組50例患者,A組患者宮腔鏡檢查后行刮宮術,B組采用宮腔鏡子宮內膜切除術。對兩組患者進行臨床療效、手術時間、出血量及不良反應等進行系統性分析。
1.2.4手術操作
手術均采用靜脈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上導尿管,行雙合診了解子宮的位置,充分暴露宮頸,宮頸鉗鉗夾宮頸,探針探測宮腔深度后,擴宮條逐步擴張宮頸至7號,氣體排空后,置入宮腔檢查鏡檢查宮腔,了解宮腔內息肉的情況,包括(位置、大小、數目、以及蒂部具體情況)等。隨后再次使用擴宮條逐步擴張宮頸直至10號,在宮腔鏡直視下使用電切環電切宮腔內息肉,單個息肉,采用環形刀頭切除息肉蒂部。若為是多發性息肉,患者需要保留生育功能者切除淺層內膜;患者無需保留生育功能者,行宮腔鏡子宮內膜切除術,將切除功能層全部切除,基底層和肌層的2~3mm,使子宮內膜不能再生[5]。術后將切除組織送病檢。
滿意:患者治療后月經量恢復正常或明顯減少,月經周期較治療前規律;行宮腔鏡內膜切除術,術后發生閉經及陰道可見出血,但量極少的情況較為少見,1月后復查經腹子宮附件彩色多普勒,宮腔內息肉均未見復發。行血液分析,血紅蛋白恢復正常。
不滿意:患者術后1月復查月經量沒有變化,存在不規律陰道出血,息肉復發。

分析結果表明,B組患者臨床效果與A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明顯高出很多,其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B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也明顯少于A組,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出現手術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的患者較A組少,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情況比較,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見表1~2。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組別例數滿意不滿意A組5038(76)12(24)B組5046(92)4(8)P<0.05<0.05
表2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比較

組別例數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A組5014.89±1.0217.79±2.11B組5010.23±0.7410.53±1.52P<0.05<0.05
子宮內膜息肉若行診斷性刮宮術,息肉生長部位不能直視,具有盲目性,可能存在息肉殘留及漏刮的情況,復發的可能性較大[7],診刮容易使宮腔內刮除組織發生破碎,從而影響病檢結果。宮腔鏡直視下定位準確,能將子宮內膜息肉徹底切除,手術范圍小,出血量少,療效好等特點,尤其切除了子宮內膜基底層息肉根部,能夠有效降低復發率[8]。宮腔鏡可以在直視下檢查宮腔形態、內膜狀態定位,避免了診斷性刮宮的創傷及漏診率,提高診斷的準確性,避免開腹及腹腔鏡下子宮全切,手術損傷性小。宮腔鏡下手術能將息肉自其根蒂部全部、完整的切除而不影響其余正常的子宮內膜[9],說明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的療效確切,值得臨床的推廣運用。
參 考 文 獻
1 王世紅,盧培玲,鄭學雙.腹腔鏡陰式子宮切除術與陰式子宮切除比較.中國現代醫生,2007,45(4):28~29.
2 夏恩蘭.宮腔鏡臨床應用進展.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6,22(1):18~22.
3 張海燕,夏恩蘭.子宮內膜息肉的發病特點、惡變及治療研究進展.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1,21(9):1109~1113.
4 馮麗民,夏恩蘭,王偉娟,等.米索前列醇用于宮腔鏡檢查和手術的臨床觀察.中國實用婦產科與產科雜志,2002,18:685~686.
5 陳忠平.婦產科病理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105~107.
6 劉木彪.宮腔鏡下刮匙刮除及電切子宮內膜息肉的比較研究.中國微創外科學雜志,2008,3(4):317~318.
7 周慧,譚毅.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80例臨床觀察.醫學新知雜志,2010,20(3):170~173.
8 成偉大.宮腔鏡對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的臨床觀察.中醫藥指南,2011,9(12):91.
9 董建青,夏恩蘭.臨床婦產科內窺鏡技術.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