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萍 李維民 沈忠達
(佳木斯市中醫醫院風濕科 佳木斯 154002)
痛風在中醫醫學理論中屬于“腰痛”、“痹證”等范疇,典型臨床表現為關節疼痛和關節畸形,可伴有發熱、高熱等癥狀,具有反復發作性。痛風的發病機制是受各種因素影響,機體嘌呤代謝過程出現異常,從而表現出高尿酸血癥[1]。一旦患上痛風,患者的日常生活與工作會遭受嚴重影響,降低生存質量。對痛風患者來說,如果發現自身有相關癥狀出現,應盡早接受醫治。因此,本文意在分析丹溪痛風方治療痛風的臨床效果及中醫證候學,將2015年8月30日~2017年8月30日我院收治的68例痛風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做如下報道。
研究對象:選取本院于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68例痛風患者。本次研究已通過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68例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內容和目的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入選患者按照收治時間順序從1~68依次編號,單數編號患者被分為對照組,雙數編號患者被分為實驗組,每組各占34例。
對照組中,女性患者∶男性患者=9∶25;年齡為(40~60)歲,平均年齡(39.2±7.05)歲;患病時間(3~15)年,平均患病時間(4.30±2.70)年;
實驗組中,女性患者∶男性患者=7∶27;年齡為(43~62)歲,平均年齡(38.99±6.46)歲;患病時間(2~14)年,平均患病時間(4.23±2.78)年。
兩組患者在性別分布、年齡和患病時間等臨床資料無差異,具有研究價值。
對照組:接受西醫常規治療。患者口服塞來西布膠囊(生產企業:輝瑞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40072),每天服用的藥劑劑量為100mg,每天服用2次。
實驗組:接受丹溪痛風方醫治。藥方成分:膽南星、蒼術、黃柏各60g,神曲、川芎各30g,防己、桃仁、白芷各15g,桂枝、威靈仙和羌活各10g,紅花10g,龍膽草15g。用水1000mL煎煮每次,每次熬取200mL,混合藥液,患者早晚飯后半個小時服用,每次服用劑量為200mL。
兩組痛風患者治療時間:30d。
(1)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的血沉、血尿酸水平;
(2)記錄兩組患者的止痛持續時間、止痛起效時間。
本文數據均經SPSS20.0版處理,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說明兩組痛風患者患者的血沉和血尿酸水平、止痛起效時間與持續時間,使用t檢驗。若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沉和血尿酸水平差距不大(P>0.05);治療后,實驗組血沉(21.24±8.21)mm/h、血尿酸(415.31±42.02)μmol/L水平較對照組均更低。兩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組別治療前治療后血沉(mm/h)血尿酸(μmol/L)血沉(mm/h)血尿酸(μmol/L)實驗組(n=34)35.82±9.35479.55±54.2821.24±8.21415.31±42.02對照組(n=34)36.11±9.35486.41±51.2129.57±8.38457.16±48.61t0.130.544.143.80P0.900.590.010.01
實驗組止痛持續時間(18.71±5.39)d較對照組更長,止痛起效時間(3.26±1.33)d短于對照組,兩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組別例數(n)止痛持續時間止痛起效時間實驗組3418.71±5.393.26±1.33對照組3411.50±4.724.94±1.48t-5.874.92P-0.010.01
近年來,患有痛風的人數越來越多,特別是中老年人群屬于高危群體。痛風患者的關節會出現刀絞樣疼痛,還會表現紅腫,關節功能會受到限制,且病情可反復發作。痛風的發病機制是由于尿酸代謝出現異常,導致人體體內尿酸積聚過多。痛風的發病病因到現在尚未完全明確,多數學者認為這種疾病是先天因素、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先天因素是指家族中有痛風史的人,自身患上痛風的概率較大;后天因素是指受肥胖、運動過少、生活習慣不規律、精神過度緊張等影響,從而導致痛風急性發作[3]。一旦患上痛風,患者不僅會關節感到疼痛、如膝關節、腕關節、手指關節和肘關節等,病情嚴重者可能會因過多尿酸積聚在腎臟而引起痛風性腎病、痛風腎結石等疾病,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對痛風患者來說,應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以免貽誤病情。
截至目前,治療痛風患者大多采用西醫手段,本文對照組便接受塞來西布醫治,其作用機制是通過對環氧化酶-2的生成過程進行抑制,從而阻滯炎性前列腺素類物質的產生,最終達到鎮痛和抗炎的效果[4]。因塞來西布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和急性骨關節炎效果顯著,在醫學臨床上被廣泛應用。雖然西醫治療時間相對較短,卻易引發并發癥,如本文對照組若使用塞來西布不當,患者很有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或者是出現消化不良、脹氣、腹瀉腹痛等不良反應,為保證患者生命安全應立即停止治療,治療時間也因此延長,也沒有達到根治的效果。
為探討丹溪痛風方治療痛風的臨床效果及中醫證候學,本文實驗組應用丹溪痛風方治療,其中膽南星、蒼術、黃柏為主藥,膽南星可燥濕化痰、祛風定驚、消腫散結,治療風痰腫痛效果顯著;黃柏在朱丹溪口中曾稱有“瀉火為補陰之功”,可瀉火、燥濕、解毒,為加大黃柏的瀉火之力,還配用了龍膽草;蒼術可擅燥濕健脾、祛風辟穢,配合膽南星用藥能加強燥濕祛痰的效果。此外,藥方中還包括桃仁、川芎、紅花,可活血去瘀、俾痰去瘀行,膠結得以松解,能明顯改善患者疼痛癥狀,止痛起效時間短[5]。各味中藥共同使用具有協同促進作用,可以起到健脾燥濕、祛風利濕、清熱解毒、通絡止痛的效果。
據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和對照組治療后進行對比,其血沉(21.24±8.21)mm/h和血尿酸(415.31±42.02)μmol/L水平均大大降低,止痛持續時間顯著延長,起效時間明顯縮短,兩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痛風患者接受丹溪痛風方治療,能明顯改善關節疼痛、頭暈等癥狀,起效時間迅速,可在今后臨床中進一步推廣實施。
參 考 文 獻
1 蔣建鵬,張莉.痛風患者應用丹溪痛風方治療的研究進展.醫學信息,2017,30(7):21~22.
2 費洪新,張英博,周忠光,等.中藥丹溪痛風方的作用研究.黑龍江科學,2014,5(3):12~15.
3 沈雙成,施仁潮.施仁潮教授應用丹溪痛風方內服配合外洗治療痛風經驗.中醫藥學報,2015,43(1):100~101.
4 顧玲麗,周唯踐.丹溪痛風方治療痛風的臨床觀察及中醫證候學研究.陜西中醫,2016,37(3):300~301.
5 蔣紅.中醫綜合療法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效果研究.社區醫學雜志,2014,12(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