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重慶 401120)
在影視藝術中,聲音與畫面一道構筑了各式各樣的影視形象。就聲音來說,影視藝術中的聲音主要有三種呈現形態,一是人的聲音,二是音響的聲音,三是音樂的聲音。人的聲音是影視藝術中最重要的聲音表達,涵蓋了豐富的信息量。比如《肖申克的救贖》,一共有畫外音51處,長度接近22分鐘,讓觀眾完整地把握了雷德的內心動態。音響的聲音包括了電影、電視、廣播、舞臺劇等當中的一切自然的和非自然的聲音形態,還包括有聲語言及音樂之外的自然的和非自然的聲音形式。在影視藝術中,音響能夠逼真地還原現實場景,讓觀眾有種身臨其境的感受,甚至還能夠把真實的環境中難以讓人捕捉的聲音細節凸顯出來,讓觀眾捕捉和感受。音響是影視創作者靈感和思維的重要表達載體,能夠讓觀眾感受到視覺之外的震撼,比如《變形金剛》等一系列動作片和科幻片,音響在調動觀眾觀影神經、震撼觀眾心靈方面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音樂在影視藝術中的作用也是眾所皆知的。音樂與畫面相結合,能夠大大提升視聽美感。尤其是在歌舞劇、音樂劇等影視藝術中,沒有了音樂,就會失去光彩。音樂與畫面的結合形式多種多樣,大體上有音畫統一即音畫同步和音畫平行、音畫矛盾即音畫對比兩種形式。
影視畫面是通過攝像機記錄后再在熒幕上還原出來的視覺形象。影視畫面是具有三維立體感的變化圖像。影視畫面是對現實的和非現實的時空的展現,它既能夠展現客觀的現實場景,又能夠展現人類想象出的非現實場景,相對于其他藝術能夠給人更加逼真的感受。比如《蜘蛛俠》系列電影、《變形金剛》系列電影等,采用先進的攝像機,展現了逼真的影視畫面。影視畫面具有建構性,它不僅僅是對現實場景的重現,更是灌注了影視創作者的靈感和靈魂,是對現實場景的創造性再現,是一種重新建構。影視創作者根據自己對世界、對藝術、對創造的理解,以現實的世界為依據,利用影視藝術進行了創造性建構。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影視藝術也在不斷創新和發展,無論怎么創新和發展,影視藝術的聲音和畫面始終是最基本的要素,也是最核心的要素。只有聲音和畫面配合合理、相互協調,才能產生震撼觀眾心靈的感官效果。影視藝術中的聲畫關系實質上就是聲畫一體關系,聲與畫是不能截然分開的,必須巧妙地聯結起來,配合得當。
聲畫同步是對影視作品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影視作品對現實生活再現的必然要求。聲畫同步符合觀眾的觀賞心理,即人們在看畫面時,都希望聽到與畫面運行一致的聲音,如看到兩人交談,就希望聽到兩人交談的聲音,看到音樂演奏,就希望聽到音樂演奏的聲音。如果只有畫面而沒有與之同步的聲音,就會使畫面失真,就會失去感染力。聲音的響起能夠烘托和渲染畫面,能夠讓觀眾清楚地把握畫面所展現的意義。當然,在影視作品中,也有部分地方聲畫沒有完全實現同步,但是仍然不容易被觀眾所察覺。比如當正在說話的角色背對著攝像機時,同步就不用那么嚴密,即便出現不同步的情況,也不容易被觀眾所察覺。在影視藝術中,聲畫同步是最常使用的形式,應該避免出現誤差,不然會降低觀眾對影片的關注度,使影片要表現的主題思想與實際的表達效果相差太大。影視藝術中的聲畫同步關系是影視藝術中聲畫關系中基本的關系,也是影視創作者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關系。
在影視畫面中,常常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即影視畫面中的人或物發出的聲音沒有被觀眾所察覺,相反,觀眾所察覺到的聲音是其他地方發出的。這些聲音基本都是用外音的形式來展現的。這種狀況通常被稱為是聲畫分立或聲畫分離,這是影視畫面中出現的聲音和畫面不同步、不相吻合、相互分離的蒙太奇技巧。聲畫分離意味著在一定條件下聲音與畫面獲得了相對獨立性,相對獨立意味著二者在新的基礎上獲得了統一,實際上還是聲畫統一。聲畫分離使影視藝術突破了舞臺劇的限制,從而獲得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聲畫分離能夠發揮聲音的作用,并借此轉化時空、銜接畫面。不同的時空場景、不同的內容畫面,以聲音為主線可以連接起來,構成有首有尾、連續不斷的蒙太奇段落。聲畫分離使聲音獨立出來,成為獨立的藝術元素,加強了聲音與圖像之間的聯系,豐富了電影的表現手段,使之更具感染力。與之相類似的關系還有聲畫錯位,即經過導演刻意安排而使得聲音和畫面出現錯位,制造出懸念空間,引發觀眾的期待心理,讓前后場景所表達的情緒、時空、氛圍等實現某種形式上的聯系。聲畫分離是影視創作者需要重點注意的,任何形式的聲畫分離都是要在一定度的范圍內才能產生最佳效果的。如果聲畫分離超出了度的范圍,就會使影視節目失去光彩,難以產生預期的效果。
聲畫對位這一概念最早是由雷納·克萊爾、愛森斯坦等導演提出。聲畫對位即聲音和畫面表面上是各自獨立、分頭并進的。但是他們的目的是一致的,即從聲音的維度和畫面的維度詮釋同一個主題思想,實現對立面的統一。這是辯證法在影視藝術中的靈活運用,體現了影視藝術的哲學意蘊。聲音和畫面在沒有統一之前,有著各自的運行軌道,經過導演的加工后,實現了并軌同行,讓本來難以產生聯系的聲畫聯系起來了,這種聯系既是導演的靈感和思維在影視屏幕上的再現,也是聲與畫經過觀眾的頭腦之后的創造性產物,具有對比、比喻和象征等特性,能夠給人一種獨特的審美體驗。比如在《天云山傳奇》中,在宋薇和吳遙的婚禮上,嘉賓們觥籌交錯,笑臉洋溢,喜慶的氛圍濃郁,但是采用的背景音樂卻是沉郁的,揭示了宋薇的內心感受,預示著二者的結合從一開始就充滿了悲劇色彩。聲畫對位關系實際上是導演刻意創造出的一種視聽效果,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聲音和畫面在觸動觀眾心弦方面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明.影視動畫中聲音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1(23).
[2]楊翥鵬.極端的唯美——電影《告白》的聲畫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4(15).
[3]孟茜宏.動畫中聲音的藝術表現[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3(02).
[4]楊星.電影音樂漫談[J].黃河之聲.2008(05).
[5]樸月華.聲音在電影中的兩難境地[J].電影評介.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