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霞(宿遷高等師范學校,江蘇 宿遷 223800)
中國漆藝發展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而現代漆畫則脫胎于傳統漆藝。中國傳統漆藝以漆為主要原料,再經過藝術手法加工處理,是一代又一代古老民族的智慧傳承,蘊含著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歷史底蘊。而現代漆畫則是短短幾十年新發展起來的一種繪畫藝術,結合了中國傳統漆藝的部分精華。雖然近幾十年現代漆畫發展迅猛,但卻面臨著很多問題,使得現代漆畫的地位還是不足以與其他幾大畫種相媲美,發展的限制就給中國現代漆畫大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漆畫家們在創作過程中更需要考慮與傳統漆藝的融合,讓現代漆畫富有生活的氣息、更具有時代感,服務于社會,以促進中國現代漆畫的健康發展。
現代漆畫是對傳統漆藝的傳承與發展,是選擇性的繼承與學習,而非完全模仿照搬。中國傳統漆藝美學發展幾千年,是人類長期發展積累的審美觀念和時代發展的結晶,是代代流傳的文化精髓,具有豐富的精神文化內涵。好的漆畫作品必然運用借助中國傳統漆藝的內涵,靈活加以自己的靈感和對藝術的理解,展現自己的觀念意識,用自己的作品代自己發聲,從而打動人們的意識,引起欣賞者共鳴。現代漆畫作品既要有傳統的深厚內涵,又要勇于創新,富含現代氣息。
中國《考工記》有記載“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這是中國傳統的造物思想,代表著中國歷代對造物的極高審美要求。而中國傳統漆藝正是對造物思想的一種表達,中國傳統漆器優美而含蓄、典雅不失敦厚,極具神秘感,漆藝所表現出來的氣質,正是東方審美價值體系和中國人傳統思想氣質的體現。因此,在“詩、書、禮”的中國古代哲學熏陶下,上接天時下接地氣,把中國傳統漆藝工藝發揮到了極致。其中對中國傳統漆藝影響較大的要數儒家思想和道家文化,儒家務實,宣揚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道家務虛,宣揚天人合一,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碰撞,實中有虛,虛中有實,對中國傳統漆藝和審美氣質也帶來了靈感與發展,使得中國傳統漆藝開始強調“氣韻”、“意象”等層面,進而促使中國傳統漆藝呈現出溫厚、優雅、含蓄等特點。
現代漆畫的創作是對中國傳統造物思想的繼承與發揚,對中國傳統漆藝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分析,現代漆畫與傳統的造物思想相融合,傳承歷史,但卻不失當今時代發展的特色,遵循自然規律,具有時代價值與審美意義,是現代漆畫健康發展的趨勢。
古老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講究對稱美,對稱的形態總能帶給人平衡、穩定、和諧的感覺,對稱美是變化的,可以從無序變成有序,進而產生節奏美,其對稱的視覺感受更能給人一種穩定、完整的感觀。在中國傳統漆藝中,對稱美這種結構也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現代漆畫雖然造型多種多樣,結構色彩五彩斑斕,構圖構型樣式也變幻多端,但對稱式的構圖依舊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講究穩定感和均衡感的中國人對藝術的追求同樣不失對對稱美的傳承和發展。古往今來,對藝術的造型都代表著創作者的時代環境以及自身的精神世界,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漆藝美學的法則和思想,繼承傳統,不失創新,展現個性,是現代漆畫家的責任與要求。
中國傳統漆藝就有在器物上作“畫”,由于干燥后的漆具有極強附著力,可以對器物產生保護作用,防腐耐潮,而且表面形成一層漂亮光澤的漆膜,溫潤動人,具有很好的裝飾作用。而現代漆畫則是從傳統的器物裝飾獨立出來,形成的一種特有的繪畫種類。現代漆畫的發展必須要從繼承傳統觀念和融合現代氣息兩方面著手,一方面,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漆藝,學習并借鑒中國傳統漆藝對選材等細節的追求,擺脫傳統漆藝在創作思想上的束縛,考究漆畫蘊藏的精神內涵、材料美、以及工藝美,繼承發揚中國傳統藝術品位精神;另一方面,現代漆畫創作還需要融合當今時代氣息,可以參考西方文化藝術,追求創新,勇于突破,激發靈感,展現自我,讓現代漆畫更加生活、活潑、富有時代特色,更有利于中國漆畫的健康發展與流傳。
漆,產自漆樹,中國用漆歷史悠遠,經過了幾千年的積累與傳承,已經形成了龐雜的用漆歷史。明代時期就有漆藝相關的專著《髹飾錄》,此著作稱贊了中國人對漆材質的講究,“四時、五行化生天地萬物,天時,地氣,材美,工巧相結合,再巧用五色,便造成器物。”體現了中國傳統漆藝家對材質選擇要求貴而精,充分利用自然萬物材質的造物思想,在漆藝的創作中注重“材美”。中國傳統漆藝選材上多用大漆,也是中國傳統物質文化精神的特征,天然的大漆備受漆藝大師的推崇,它是經過后期提煉加工處理的優質漆液,涂于器物待干燥后,可使器物光潔典雅,溫暖潤滑、柔和質樸,給人以極大的視覺享受。同時,天然大漆最大的優勢在于它廣闊的兼容性,可以與各種材質相互兼容協調,更是符合中國傳統的兼容并蓄的審美特征。此后,經過歷史的發展,漆藝精神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承,在漢代、唐朝更是出現了一個光輝的傳統漆藝盛世。
對現代漆畫創作,選材依然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漆液的濃與淺、厚與薄、以及透明程度,都直接影響了作品的空間感和色彩效果。當今社會,人們對藝術的追求更加精致,所以好的選材是一副好的漆畫作品的基礎,因此,天然大漆經過幾千年的推崇,起初依然是我國目前創作漆畫的主要材質。但是隨著目前越來越多的合成漆等新材料出現,一些漆畫創作者逐漸忽視了大漆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傳統的大漆主導地位,使傳統的漆文化受到了沖擊。越來越多的漆畫創作者開始創新嘗試使用新的合成漆,比如腰果漆的出現,使很多漆畫家沖出傳統漆料的束縛,為現代漆畫的發展開辟新路徑。
對于漆材質的選擇,很大程度上表達的是漆畫家對生活的態度與選擇。在現代漆畫創作過程中,漆畫家只有熟悉了材質,才能賦予材料以生命,融入自己的激情與審美情操,將漆材質的自然之美與自己的創作觀念合二為一,把漆畫創作用藝術的語言來表述。因此,現代漆畫的發展,在材質的選擇上需要有傳承,更需要有發展有創新,在繼承歷史的基礎上,合理吸收運用新材料、新思想,使現代漆藝走上多元化的健康發展道路。
在現代漆畫的創作中,不僅要強調漆畫的繪畫性,也要注重其工藝性[6]。成熟的中國現代漆畫是現代繪畫藝術觀念與千年傳統漆藝的結合孕育而成。現代漆畫是漆藝的修煉,講究漆畫材料與工具的運用。中國傳統漆藝多采用朱漆、黑漆、透明漆與金、銀等金屬材料或蛋殼等礦物材料結合起來,而現代漆藝不同于其他畫種,它結合了傳統漆藝的獨有技法,運用新的工具和材料,對傳統漆藝進行創新,融合了現代的繪畫技術,而產生了多種新的技法。比如髹涂,此種技法多用于天空、河水的繪畫,是指用金膠漆在胎板上進行厚料或薄料等,待快干時貼以金箔或銀箔,再進行罩染,從而使色彩更為鮮艷雅致。此外,還有蒔繪、刻填、鑲嵌、變涂、堆塑等多種技法,不同的技法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與魅力,展現出不一樣的意境和效果,也是現代漆畫中常用技法,這就需要漆畫家們刻苦修煉,選擇最能表達自己創作思想的漆藝技法。這些技法的新起,不僅是對傳統漆藝技術的傳承,更是添加了時代元素,結合當代漆畫發展要求,進行了合理創新與發揚。
綜上所述,中國的漆藝具有獨到的實用功能與審美特征,具有其獨立的系統、固定的語言,充滿了創造力,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民族情感的寄托與智慧的載體。現代漆畫順理成章的繼承了中國傳統漆藝中制作工藝手段和漆材料的語言特性,它駕馭于漆材料,又融合了現代繪畫技術,作為一種新的創作形式出現于人們的視野中。更高的要求與時代感要求現代漆畫家更要刻苦修煉材料和技法,具備中國傳統漆藝精神的修養和容納百川的胸襟,尊重傳統漆藝,并從傳統漆藝中汲取精華與營養,融入當今時代發展的氣息與創新需求,使中國現代漆畫逐步走向成熟,為其今后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快的成長軌道。
參考文獻:
[1]杜燕.當代漆畫對傳統漆工藝的繼承與創新[J].美與時代(中旬刊)·美術學刊,2017,(5):126-127.
[2]杜燕.漆畫材料語言魅力[J].美術教育研究,2017,(16):12.
[3]張斯帆.中國傳統漆的技法在現代漆畫中的運用[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6,(1):186.
[4]胡海.中國現代漆畫創作與傳統漆藝的融合[J].職教論壇,2012(35):64-65.
[5]李越.傳統漆藝技法對于中國現代漆畫的影響[D].山西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