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喪葬儀軌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鬧日卓瑪(西南民族大學,四川 成都 610041)
一、藏區喪葬禮儀簡介。
《新唐書》中記載吐蕃傳時云:“居父母喪,斷發、黛面、黑衣”。雖傳到今天有所改變。但這種嚴格的禁忌制度仍然在藏區盛行。在藏區不管誰家辦喪事,全村都會出力、出錢、出糧,并且常聚在一起為往生者誦經。為使往生者的靈魂得到安靜,全村都會停止所有的娛樂活動。 大部分地區天葬的時候,按照禮俗,只有天葬師和助手、負責抬運遺體的家屬、或者還有為死者念經的喇嘛在場,一般情況下,家屬都是回避的,女眷也不會在場,以免親人的傷心流淚會影響死者的靈魂進入中陰。
二、對藏民族悟性的影響。
(一)天葬所體現的藏民族的生死觀。天葬文化的核心是靈魂不滅和輪回轉世觀。即:世界上的生靈都是外殼和靈魂的結合體,死亡只是靈魂與軀體的分離,是靈魂從這個軀體到另一個軀體的轉化。禿鷲食人尸體后,高飛天際,帶人的靈魂進入天國,成其善果,并使人坦然認識和對待死亡,會引導和警示活著的人向善自律。但由于現代大多數的人都相信人生只有這么一世,不是否定死亡,就是懼怕死亡,從而使現代人已經喪失長遠的眼光,都肆無忌憚地為自己眼前的利益而瘋狂地掠奪地球,正鏟除、毒害、摧毀地球上的一切系統,人們正在透支我們子孫無法償付的支票。如果人們都能接受死亡時,就不會將世俗的各種欲望看的那么重要了。
藏族人普遍推崇天葬,是因為拿尸體來喂食禿鷲,是一種高尚的布施行為,體現了大乘佛教最高境界——舍身布施。同時,天葬的形式、特點讓人們去選擇平等的死亡去處,表現出極強的平等意識,平民理想的價值取向。不管活著時的身份是多么不同,任何人只要來到天葬場則是赤裸裸的軀體和人人平等的葬禮。體現了藏民族生死觀的樸素意識。
(二)天葬所體現的藏民族的生態觀。當全球提倡經濟增長而又面臨生態危機之時,同一時代,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民族以其獨特的生活習俗和生存方式保護著大自然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個生靈。脆弱的高原自然環境孕育了藏族人民保護生態的意識,并貫穿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他們在艱苦的生存環境中,以其純樸、善良的心靈感受萬物的厚愛,并以善待萬物、和平共處的理念,保護著大自然。當然,天葬也不例外,天葬不需要費人力、財力去裝殮,無須為做棺木而砍伐樹木,不帶走一星土地、一寸空間,也不用活人耗費精力和時間,更不影響世上同胞的生存發展,從而不會造成生存空間的緊張,威脅人類的健康和發展。天 葬是環保的,是對大自然的愛護、尊重和無私奉獻,體現了藏族先民由來已久的生態觀。
(三)天葬對現代醫學界的積極影響。醫學的發展,有賴于解剖學、生理學的研究。公元七世紀,由于佛教在西藏的傳入,藏地開始實行天葬。公元十三世紀,薩迦王朝名醫昌狄·班旦措吉編寫的?解剖明燈?足夠可以證明:如果沒有人體解剖結構的細致觀察,是不可能有這些科學的描述和著作,無疑天葬習俗活動給藏醫學家、解剖學家提供了實地觀察的場所。
天葬活動也為臨床病理診斷提供了極為可靠和難得的解剖資料。1989年出版的?高原臨床外科學?一書中拉薩地區一千三百六十八例野外尸解材料即來源于天葬臺,得出“西藏高原地區包蟲病患病率為25%,20~30歲者占50%以上”的可靠資料,這對現代高原醫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小結
藏民族自古就有放生和保護自然環境的習俗與觀念。藏文古籍中有記載:吐蕃“五松”時期,松贊干布把“不殺生”定為國法的頭條,并嚴格執行。把不殺生列為國法的頭條,除藏族以外世上從來沒有其它國家這樣做過。漸漸地,放生和保護自然環境逐漸從“國法”轉變成為藏族人民的一種“約定習俗”。藏族人們認為,把尸體施給那些本以其它小生命為食的動物后,它們就不會再去傷害那些小動物。這樣可以保護許許多多動物的生命,視為一件功德無量的善事。也正因為有藏族人民這樣的呵護,世界上幾乎要滅種的許多動物和植物,仍然在藏區生長、繁衍。對短缺的現實問題。這是一種體現慈悲、同時又非常環保,具有超前觀念的喪葬方式。
天葬核心是靈魂不滅和輪回往復,死亡只是不滅的靈魂與陳舊的軀體的分離,是異次空間的不同轉化,西藏人推崇天葬,是認為拿“皮囊”來喂食禿鷲,是最尊貴的布施,體現了大乘佛教波羅蜜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而非網絡旅游指南中說的“天葬可以讓靈魂上天堂”之類的謬傳,藏傳佛教里沒有“人死了可以上天堂”的說法。天葬提倡把尸體施舍給禿鷲不留遺體、不修墳墓。因此節約了大量原本用于修墳墓的土地,很好的解決了人口多、土地相對短缺的現實問題。這是一種體現慈悲、同時又非常環保,具有超前觀念的喪葬方式。
參考文獻:
[1]尕藏才旦.天葬:藏族喪葬文化[M].甘肅民族出版社,2000.09
[2]阿色·益西降錯仁波切.生命的飛翔[M].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08
[3]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書.索甲仁波切/著 鄭振煌/譯.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04
[4]邊巴瓊達.淺析西藏天葬習俗的成因及文化含義[J].西藏研究,2005(1)
[5]次仁央宗.體現在藏民族喪葬文化中的生死觀[J].雪域文化,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