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梅(安徽大學管理學院,安徽 合肥 230000)
中國歷來是個“人治”色彩比較濃厚的國家,對公務員的績效考核的影響是很大的,人情關系、主觀臆斷往往取代科學、客觀的考核標準而成為左右考核的主要因素,而工作績效、科學考核、公眾評價、法治管理等現代績效考核理念難以深入人心。這樣一來,中國的鄉鎮公務員績效考核工作也就一直徘徊在比較低的水平,難以有所突破。
鄉鎮公務員績效考核中普遍存在重顯績,輕潛績現象,績效考核意識淡薄;考核的標準模糊,缺乏針對性,考核嚴重失真;考核的方法不合理;考核結果的激勵功能缺失,激勵手段匱乏。
第一,法律制度方面。《公務員法》和《公務員考核規定(試行)》是我國對國家公務員考核的基本依據,確定了公務員考核的內容、方法和原則。但從法律規定本身而言,還比較宏觀,不夠具體,操作起來不便于執行簡單化。第二,監督制度方面。公務員的績效考核由誰監督、如何監督,各單位沒有明確的規定。
“和為貴”的儒家思想滲透到公務員考核中,往往表現為表面沒有爭論和沖突,誰都不想得罪人,人情和人際關系成為確定考核等次中舉足輕重的因素,這給鄉鎮公務員考核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由于上級部門對鄉鎮的考核分解指標越來越多,鄉鎮公務員的很大精力就被牽扯到如何完成或應付這些指標上來,對于個體的職責卻很少考慮,更談不上學習發展。因此,績效考核就變成考指標、考檢查,美其名曰“考績”。對于其他“德”、“能”、“勤”、“廉”等績效考核指標就沒有精力顧及了,或一概以完成上級的指標情況來代替。
以職位分類為基礎,建立績效考核指標。制定鄉鎮公務員崗位職責,首先要根據鄉鎮的機構設置、人員編制、職能范圍和工作任務,合理設置部門和崗位。量化考核指標,確定指標權重。公務員績效考核指標的量化是考核實施過程中的關鍵,是提高公務員績效考核工作技術含量的重要途徑。引入適合鄉鎮公務績效考核的方法。要堅持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原則,運用科學的考核方法進行定量考核,減少考核的主觀色彩,嚴格考核程序。
發揮激勵功能。鄉鎮公務員考核工作的重點應當放在績效改善和公務員的職業成長方面,避免將考核單純作為對鄉鎮公務員進行獎懲的依據。注重考核反饋和溝通。無論是平時考核還是年度考核,及時反饋考核結果都非常重要。
要構建科學的績效考核監督網絡,明確監督網絡中各監督主體的地位、職責、權限以及監督行為范圍、方式和程序,并促進監督主體間的協調配合,形成監督的合力。
《公務員法》和《公務員考核規定(試行)》是公務員活動的基本準則,也是對公務員進行績效考核的基礎和依據。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鄉鎮公務員績效考核還有很多的內容還需要探討研究,特別是配套制度完善、指標體系建設、社會化評價的開展方式等內容還有待下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美]馬克·霍哲.張夢中譯:“公共部門業績評估與改善”[J].中國行政管理 ,2000,(3):6.
[2]姜曉萍,馬凱利.我國公務員績效考核的困境及其對策分析[J].社會科學研究 ,2005,(1):1-5.
[3]史一焱.我國公務員考核缺失的對策研究[J],行政論壇 ,2005,(2):71-73.
[4]賈香翠.淺論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的方法[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 ,2002,(2):76-77.
[5]石偉, 崔修利.論公務員績效考核與德能勤績[J],廣東社會科學 ,2004,(6):70-75.
[6]吳志澄.論縣級政府領導班子政績考核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 2002,(8):65-69.
[7]石飛,喬坤.鄉鎮政府公務員考核制度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理論界 ,2005,(10):48-49.
[8]陸國泰.中國公共人事管理[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2003:83-91.
[9]孫健.360 度績效考評[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3:28-35.
[10]孫彩紅.公務員考核的內容與標準—歷史、現狀與未來[J].地方政府管理,2003,(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