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摘要】 目的 探討風濕關節痛采用針灸與身痛逐瘀湯聯合治療的臨床效果及對患者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的影響。方法 108例風濕關節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54例。對照組給予單一針灸治療, 觀察組在針灸治療基礎上聯合身痛逐瘀湯聯合治療。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及VAS評分。結果 兩組治療前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1、
2個月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4.44%高于對照組的79.6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上給予風濕關節痛患者針灸聯合身痛逐瘀湯治療, 可以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 風濕關節痛;針灸;身痛逐瘀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3.056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and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Shentong Zhuyu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Methods A total of 108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as study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onl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Combined with Shentong Zhuyu decoction on the basis of acupuncture.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treatment effect and VA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VAS score before treatme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VAS score after 1 and 2 months of treatmen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as 94.44% than 79.6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Shentong Zhuyu decoction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Key words】 Rheumatoid arthritis; Acupuncture; Shentong Zhuyu decoction
風濕關節痛是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 以關節功能受限、腫脹以及疼痛等癥狀為主要表現, 不僅使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 還對患者健康造成嚴重危害[1]。當前臨床上在治療風濕關節痛時, 通常以藥物為主, 如來氟米特、甲氨蝶呤等, 雖然療效確切, 但是容易出現諸多不良反應, 嚴重影響患者預后。因此, 本文研究了針灸與身痛逐瘀湯聯合運用在風濕關節痛治療中的臨床價值, 現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風濕關節痛患者108例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54例。對照組男30例, 女24例, 年齡42~77歲, 平均年齡(58.6±9.1)歲, 病程5~17個月, 平均病程(10.4±5.1)個月;觀察組男29例, 女25例, 年齡43~78歲, 平均年齡(58.8±9.3)歲, 病程6~18個月, 平均病程(10.6±5.2)個月。入選標準:①符合臨床診斷標準;②患者自愿參與;③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嚴重精神異常或意識障礙者;②不愿意參與研究者;③惡性腫瘤者。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行針灸療法, 即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 選擇合適的穴位, 對于踝部疼痛患者, 選擇丘墟穴、商丘穴、解溪穴以及阿是穴;對于背部疼痛患者, 選擇夾脊穴;對于膝部疼痛患者, 選擇犢鼻穴、陽陵泉穴、膝眼穴以及阿是穴;對于肘關節疼痛患者, 選擇尺澤穴、手三里穴、曲池穴以及阿是穴, 進針得氣后, 留針20 min, 采用先泄后補的手法,1次/d, 2個月為1個療程, 共治療2個療程。
1. 2. 2 觀察組 在針灸治療基礎上聯合身痛逐瘀湯治療, 針灸治療同對照組, 身痛逐瘀湯基本方藥:沒藥、秦艽、紅花、甘草各6 g, 地龍、羌活、桃仁、五靈脂、川芎各9 g, 當歸12 g, 牛膝15 g, 香附3 g, 冷水煎煮藥材, 取300 ml藥汁,100 ml/次, 3次/d, 1劑/d, 2個月為1個療程, 共治療2個療程。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及VAS評分。運用VAS評分法對兩組疼痛情況進行評價, 10分為總分, 其中劇痛為10分, 無痛為0分, 疼痛感與得分呈正比關系。療效判定標準[2]:①痊愈:關節疼痛完全消失, 關節恢復正常功能, 且經實驗室檢查, 各項指標恢復正常;②顯效:關節功能明顯改善, 關節疼痛基本消失, 且經實驗室檢查, 血沉水平有所改善;③有效:關節疼痛和關節功能有所改善;④無效:臨床癥狀和體征無改變。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1 兩組VAS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1、2個月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4.44%高于對照組的79.6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通常情況下, 在誘發關節痛的諸多因素中, 關節炎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原因, 臨床上常見的關節炎類型有很多, 包括化膿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風濕性關節炎等, 其中風濕性關節炎以風濕性關節痛為主要表現, 往往合并關節功能障礙、關節疼痛等癥狀, 具有病程長、遷延不愈等特點, 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影響。中醫學上將風濕關節痛劃分為“痹癥”范疇, 認為其發病與諸多因素有關, 包括氣血不足、氣血瘀滯、身體虧虛、風寒濕邪入侵以及經絡阻塞等, 治療一般堅持散寒祛風、疏經通絡的原則 [3]。身痛逐瘀湯中的羌活具有通痹止痛、祛風化濕、散寒解肌之功效;五靈脂可以祛瘀止血、散瘀止痛、通利血脈;地龍具有通絡除痹、息風止痙、清熱平肝之功效;牛膝可以逐淤通經、補肝腎、強筋骨、利尿通淋;沒藥具有活血止痛、消腫生肌、散血祛瘀之功效;香附可以疏肝理氣;紅花具有活血通經、散瘀止痛之功效;桃仁可以潤腸通便、止咳平喘;川芎具有活血祛瘀、行氣開郁、祛風止痛之功效;秦艽可以退虛熱、祛風濕;甘草可以清熱解毒、調和諸藥, 全方共奏祛風除濕、活血行氣、通痹止痛之功效[4-7]。同時, 在針灸治療中, 通過刺激穴位疏通經絡, 能夠糾正失衡, 調暢氣血, 對促進疾病良性轉歸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5]。此外, 針灸與身痛逐瘀湯聯合治療, 能夠減輕患者的疼痛感, 使關節功能障礙得到改善, 并且還能發揮協同作用, 降低機體炎癥水平[8-10]。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兩組治療前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1、2個月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4.44%高于對照組的79.6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Scott等[6]研究報道一致。
綜上所述, 在風濕關節痛的臨床治療中, 聯合運用針灸與身痛逐瘀湯, 不僅可以使機體疼痛減輕, 還能獲得較好的療效, 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1] 劉宇杰, 肖飛宇. 針灸聯合身痛逐瘀湯治療風濕關節痛40例臨床觀察.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5(22):112-113.
[2] 王以兵. 風濕關節痛應用身痛逐瘀湯配合針灸治療的效果研究.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6, 16(48):121.
[3] 趙明漢. 風濕關節痛使用身痛逐瘀湯配合針灸治療的臨床療效. 雙足與保健, 2017, 26(4):67, 69.
[4] 邱銪滇, 鄭銳堅. 身痛逐瘀湯治療血瘀氣滯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分析. 內蒙古中醫藥, 2017, 36(9):12-13.
[5] 楊英. 風濕寒性關節痛患者應用蜂針療法聯合中成藥治療的效果分析. 中外醫療, 2015, 34(25):178-179.
[6] Scott IC, Rijsdijk F, Walker J, et al.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aternal hemorrhag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pregnant women who were at high risk of caesarean section was compared. Diving Hyperb Med, 2016, 46(1):15-21.
[7] 宋維海, 代晶. 身痛逐瘀湯與針灸聯合治療風濕關節痛臨床觀察. 四川中醫, 2016(11):164-165.
[8] 湯希雄. 針灸聯合身痛逐瘀湯治療風濕關節痛的效果觀察. 內蒙古中醫藥, 2017, 36(6):125.
[9] 莫江峰. 身痛逐瘀湯配合針灸治療風濕關節痛的臨床分析. 中外醫療, 2017, 36(19):173-175.
[10] 何德雄. 身痛逐瘀湯配合針灸治療風濕關節痛的臨床療效觀察. 今日健康, 2015(6):33.
[收稿日期:2018-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