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 目的 對血液篩查病毒核酸檢測的室間質量評價進行分析, 評價本實驗室核酸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方法 10份本年度由衛計委臨床檢驗中心第一次發放的病毒核酸考核樣本, 采用同本室常規核酸標本相同的檢測方式, 分別進行乙型肝炎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HBV-DNA)、丙型肝炎病毒的核糖核酸(HCV-RNA)、人類免疫缺陷性病毒的核糖核酸(HIV-RNA)三個項目的混檢和單檢, 使用本室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系統, 嚴格按標準操作。根據反饋結果與本室檢測結果進行對比, 觀察室間質量評價結果, 分析本實驗室核酸檢測結果準確性。結果 10份標本的HBV-DNA、HCV-RNA、
HIV-RNA室間質量評價中, 定性結果與預期一致, 陽性結果檢測CT值, 與全國同一檢測系統靶值相近。HBV-DNA陽性標本分別為樣本11、樣本13、樣本14、樣本18、樣本19, 混樣檢測CT值結果分別為37.1、36.6、37.7、37.8、35.5, 而該試劑混檢全國平均CT值分別為35.0、35.4、37.0、37.6、35.3, 單檢CT值分別為33.4、32.6、35.7、37.5、34.0, 全國均值依次為32.5、32.4、34.4、35.2、32.6。HCV-RNA檢測出陽性結果1個, 為樣本15, 混檢和單檢CT值分別為35.4、31.5;而該樣本同一檢測試劑的混檢和單檢全國平均CT值分別為33.0、30.0。HIV-RNA陽性結果2個, 分別為樣本11、樣本17, 本室混檢CT值分別為41.8、41.0, 全國均值分別為41.0、41.2, 單檢CT值為37.2、38.0, 全國均值為38.0、38.4。結論 室間質量評價的應用, 可用于實驗室檢測體系的性能驗證, 有利于提高和保證實驗室工作質量。
【關鍵詞】 血液篩查病毒;核酸;脫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室間質量評價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3.118
特異性靶核酸序列通常經聚合酶鏈式反應, 進行體外高效擴增, 此技術作為分子生物學檢測先進方法, 廣泛應用于多種疾病中, 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具有獨特優勢, 但由于此技術發展時間短, 目前還存在一定應用局限性, 尤其在供血系統, 部分實驗室采用的是多人份混樣檢測模式, 故而, 室間質量評價必不可少, 直接關系著基因擴增檢驗的準確性、有效性, 關系著血液的質量安全[1]。本文旨在分析血液篩查病毒核酸檢測室間質量評價結果的應用。現報告如下。
1. 1 材料
1. 1. 1 檢測系統 上海浩源核酸檢測系統自動化磁珠操作平臺Chitas 1200, ABI 7500 PCR擴增儀, 兩臺設備均經校準合格, 校準期內運行正常。
1. 1. 2 檢測試劑與耗材 配套使用上海浩源核酸檢測試劑盒, 使用前均經進貨確認并在有效期內使用, 所用耗材如攪拌棒、PCR反應管、PCR耗材等均由試劑生產商提供, 要求無DNA酶, 無RNA酶。
1. 1. 3 室內質控血清 使用北京康徹思坦公司提供的商品化的HBV-DNA、HCV-RNA、HIV-RNA核酸檢測標準血清, 濃度分別為200 IU/ml, 1000 IU/ml, 2000 IU/ml的核酸質控品, 是試劑最低檢出限的2~5倍。
1. 1. 4 室間質量評價質控血清樣本 10支衛計委臨床檢驗中心發放的血液篩查核酸檢測質評樣本, 編號分別為11~20。
1. 2 方法 使用上海浩源核酸樣本處理檢測系統Chitas 1200進行PCR模板的制備:挑取70份已經經本室核酸檢測結果陰性的常規核酸標本, 每7份分別與1份室間質量評價樣本進行混樣(8人份混合檢測), 并同當日檢測標本一起隨機排列, 嚴格按儀器和試劑操作說明書進行標本混樣、病毒核酸裂解、提取、純化, 最后制備出擴增反應液置于ABI 7500擴增儀中擴增核酸序列, 依據熒光信號的變化表示擴增結果, 病毒核酸濃度達到檢測限時的擴增循環數以CT值表示, CT值與病毒含量成反比, 若CT值>45則結果為陰性。室間質量評價于2017年3月進行, 按照質控中心要求檢測日期范圍內檢測, 截止日期前實行網絡上報。檢測室間質量評價樣本數共10個, 按照PCR實驗室各項檢測標準操作執行, 收到反饋后對結果進行分析。
1. 3 觀察指標 根據反饋結果與本室檢測結果進行對比, 觀察室間質量評價結果, 分析本實驗室核酸檢測結果準確性。
2. 1 定性檢測值比較 HBV-DNA室間質量評價中, 樣品11~20混檢和單檢結果分別為+、-、+、+、-、-、-、+、+、-, 定性結果與預期一致, 陽性結果檢測CT值, 與全國同一檢測系統靶值相近。
HCV-RNA室間質量評價中, 樣品11~20混檢和單檢結果分別為-、-、-、-、+、-、-、-、-、-, 定性結果與預期一致, 陽性結果檢測CT值, 與全國同一檢測系統靶值相近。
HIV-RNA室間質量評價中, 樣品11~20混檢和單檢結果分別為+、-、-、-、-、-、+、-、-、-, 定性結果與預期一致, 陽性結果檢測CT值, 與全國同一檢測系統靶值相近。
2. 2 定量檢測CT值比較 HBV-DNA陽性標本分別為樣本11、樣本13、樣本14、樣本18、樣本19, 混樣檢測CT值結果分別為37.1、36.6、37.7、37.8、35.5, 而該試劑混檢全國平均CT值分別為35.0、35.4、37.0、37.6、35.3, 單檢CT值分別為33.4、32.6、35.7、37.5、34.0, 全國均值依次為32.5、32.4、34.4、35.2、32.6。HCV-RNA檢測出陽性結果1個, 為樣本15, 混檢和單檢CT值分別為35.4、31.5;而該樣本同一檢測試劑的混檢和單檢全國平均CT值分別為33.0、30.0。HIV-RNA陽性結果2個, 分別為樣本11、樣本17, 本室混檢CT值分別為41.8、41.0, 全國均值分別為41.0、41.2, 單檢CT值為37.2、38.0, 全國均值為38.0、38.4。
室間質量評價主要是將通過實驗室質量考評結果的比對, 對既定項目檢驗結果的一致性、準確性進行客觀評價, 了解檢測結果差異, 提出針對性改進措施[2, 3], 提高實驗室檢測技術, 進而促使實驗室工作質量趨于一致, 獲得可比性, 具有減少差錯、改進工作、提高工作質量等優勢[4-6]。也是對檢測實驗室所開展的項目檢測能力的評價與驗證。
本文10份考核樣本中, HBV-DNA共檢測出5個陽性樣本, HCV-RNA共檢出1個陽性樣本, HIV-RNA共檢出2個陽性樣本, 此次結果中, 定性檢查與衛計委臨床檢驗中心反饋的預期結果完全相符, 定量檢測中上述三個項目本室檢測值與全國同一檢測系統平均值基本相符, 精密度較佳, 而混樣檢測結果中三個項目的陰性結果與預期完全符合, 準確性好。在實際工作中, 樣本檢出能力差可能是受標本管選擇、標本留取方式和離心時限、標本質量、環境溫度、濕度等影響, 操作不當極有可能導致在PCR擴增反應液制備前期核酸降解, 進而影響檢查結果[7-10]。
綜上所述, 室間質量評價能夠反映實驗室工作質量, 通過對比檢測結果, 利于減少差錯、改進工作, 進一步規范實驗操作, 提高質評成績。
[1] 曾黎峰, 雷良華, 萬本愿, 等.室間質量評價與臨床檢驗結果互認的可行性研究.實驗與檢驗醫學, 2013, 31(2):121-124, 194.
[2] 賀美榮, 焦東麗, 張劍英, 等.血站血液檢驗室間質量評價研究.醫學信息, 2013, 26(30):135.
[3] 李德香, 李軍, 孟慶堯, 等.不同方法檢測乙肝病毒標志物臨床免疫室間質量評價分析.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 10(3):30- 31.
[4] 李之燁, 陜柏峰.山西省血液中心參加中國國際輸血感染預防和控制室間質評的結果分析.基層醫學論壇, 2016, 20(11): 1460-1461.
[5] 于青, 趙鎖林, 唐凱, 等.寶雞市2011~2014年中孕期婦女血清篩查室間質量評價分析.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 2015, 32(3): 24-25.
[6] 包杰, 楊永俊.某院2010~2014年 TORCH 檢測室間質量評價分析.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6, 13(5):674-676.
[7] 楊永昌, 張淑艷, 趙滿倉, 等.2008~2012年參加北京臨床檢驗中心內分泌室間質量評價結果分析.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3, 34(14):1868-1869.
[8] 歐陽玲, 黃建國, 謝秀華, 等. 核酸檢測技術在深圳地區獻血者血液病毒篩查中的應用.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0, 31(7): 764-765.
[9] 劉強, 錢榕, 彭繼紅, 等. 病毒核酸檢測在采供血機構血液篩查中的應用. 實驗與檢驗醫學, 2010, 28(4):375-376.
[10] 邱昌文, 顏秀娟, 姜瑩. 血站血液篩查實驗室室間質量評價結果分析.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3, 34(5):596-597.
[收稿日期:2018-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