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桂榮
摘 要:新時期的農業發展離不開的就是改革,而在改革中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就是互聯網。農業經濟的發展要跟隨著互聯網經濟的不斷發展而向前摸索,這對我國農業發展是一次機遇,同時也是一次考驗。我國農業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認識到互聯網+時代之下隱藏的機會,充分利用互聯網來對我國農業進行全面的,系統的改變,利用互聯網信息流通便捷的特點整合農業信息,加大農業發展之中的信息交流,通過互聯網進行便利的農業貿易,為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便捷的方法和通道。
關鍵詞:廣西農業;互聯網;發展
引言:我國是重視農業發展的國家,以民生為重,以人民的生活為本,但隨著科技日益發展的今天,農業的發展逐漸跟不上了科技的發展的腳步。在中央有關文件的下發以及互聯網不斷發展的情況下,廣西政府希望抓住這次機會,在響應中共的發展目標下,抓住互聯網在農業發展中帶來的機遇,更好的發展農業,為農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優化農業生產的結構,如何將農業與互聯網有機的結合,結成了目前的一大問題。
一、互聯網如何+上農業
當互聯網開始興起,“互聯網+”的模式開始不斷提出,人們逐漸的認識到“互聯網+農業”是可行的,是有著廣大前景的。充分利用互聯網的特點,吸收互聯網的優點,尤其是互聯網在信息傳遞,建立的溝通,以及更加廣闊的市場來促進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中央的有關文件已經下達,這為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證。在大時代的推動下,農業的發展正在不斷向著更高層次方面發展著,不再一味的依靠人力與時間,已經在提高生產效率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與提升,而“互聯網+”的新模式則是帶來另一方面的因素,最重點的就是兩個字,信息。信息對于農業發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而互聯網加上農業,就是要依靠
互聯網上便捷的信息,建立一種依靠互聯網的交易模式,可以大幅度的提高農產品之間的銷售與流通,這不但可以只在廣西區內流通,也可以讓全國各地的人都了解廣西的農作物,加大廣西以國家各個地方的交流與貿易,這對于廣西和全國來說,都是發展的一種契機。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利用互聯網的智能化,來促進農業的發展,互聯網智能化能夠大幅度的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節省勞動力,減少農業的生產收獲經費,減少以農業為職業的人的勞動程度。
二、互聯網+農業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提高人們收入
提高收入的方法大體可以分為兩種,一是提高價格,二是增加生產效率,很顯然,互聯網+農業的發展前景就是后者。互聯網+模式的發展,可以從成本方發入手,通過節約農民的種植成本,增加經濟效益。同時也可以了解先進的科學技術,通過先進的技術提高農業產量,擴大農業生產規模。在現在的農業交易市場上,流通次數多,農產品所經收的階層也多,這種情況的弊端就是最后到我們使用者手中的農產品價格很高。而互聯網+農業模式的到來,則可以減少農產品的流通次數,建立一種農業網上交易模式,有購買者直接與生產者取得聯系產生交易,這樣不但可以增加生產者的收入,也可以減少購買者的花費,買家所購不再虛浮,賣家多賺錢。
(二)便利信息的流通
對于農業的發展來說,信息是至關重要的,沒有信息的農業,就像一個沒有了視力的人。農業的生產不可以盲目,也不可以從眾,一定要充分了解市場上的有關信息,分析當地農業發展情況,結合當地的氣候以及人們飲食愛好再發展。互聯網+農業,在這種體系下,一切的信息都是公開的,也都是一直在實時更新的,在互聯網上面的信息,不單單只是一種或多種的農產品價格信息,而是所有與農業發展有關的信息都可以在上面找到。農民不需要外出去問,去了解,通過一個互聯網,就可以知道所有的信息,這會使農業的發展變得更加靈活多變,進一步的增加農業收益,改變農業的發展情況。
(三)改變農業的發展模式
農業模式的發展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改變的,互聯網+農業的模式,就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種嘗試,一種變革。通過將農產品與互聯網相結合,這必然會使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從而增加人們的收入。農業發展需要互聯網來對其進行結構上的變化與升級,改變農業的生產結構,使其更加的符合市場需求,了解市場上的滿缺情況。農業的發展也是存在著競爭的,這種競爭也是激烈的。農民要想在農產品的銷售與生產中占得先機,就需要通過互聯網了解一些先進的農業生產經驗,改變自身的農業發展狀況,在網上學習先進的方法,了解先進的技術對自身的發展進行優化升級。
三、如何發展互聯網+農業模式
(一)加大互聯網+農業的宣傳
現在人們對互聯網+農業就是缺少一些有效地認識,在農村很多地區,人們不上網,對這種互聯網+農業的新模式缺少了解,就不會利用這種模式增加自己的效益。這就需要我們的政府通過各種的方法來加大對互聯網+農業新模式的宣傳,使人們充分的認識到這種模式帶來的經濟效益,讓人們嘗到甜頭,才會是人人都使用互聯網,走進互聯網+農業模式中來。
(二)加大互聯網覆蓋的規模
在廣西的一些山區,信息交流的不便與經濟的困難使得人們沒有機會接觸到互聯網,更何談使用。這就需要我們政府加大互聯網的覆蓋范圍,前期的投入是肯定很大的,但所取得的結果會說明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要想解決廣西經濟相對落后的情況,依靠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是有些不切實際的,所以歸根結底要想解決廣西經濟落后的第一步,就是發展農業。加大互聯網的覆蓋,就是能夠使農戶充分的了解市場,改變自身的落后的農業發展結構,使自身的發展能夠迎合社會的需要,不但能夠增加自身的經濟效益,更能夠為廣西的經濟發展盡一份力。
(三)加大互聯網人才的培養
在農業發展過程中,互聯網也是不斷發展的,這種的發展存在著兩面性,這就需要我們更好的發展一批利于農業發展的互聯網人才,不斷地加以使互聯網的發展更好的符合農業的發展,為農業的發展建立新型的信息交流平臺,建立新型的農業交流市場,這就需要專業的人才去不斷的開發,不斷地研究發展。
總結:互聯網+農業模式的到來,不僅僅是一次挑戰,更是一個機遇。廣西乃至于我國農業的發展都要抓住這次機遇,吸取互聯網所帶來的優點,發展自身,改變自身。還要通過這次變革改變我國農村相對落后的狀況,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李丙金.互聯網+時代下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探索[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06).
[2]郭佳妮.“互聯網+”時代下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探索[J].中國集體經濟,2017(05).
[3]李正行,孫怡,徐澤昊.“互聯網+”時代下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探索[J].南方農機,2017(08).
[4]姜春霞.淺談互聯網+與農業經濟發展的研究[J].科技資訊,2016,28: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