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成安 張巧蓮 關振明
摘 要: 建筑工程檢測就是根據相關法律和施工要求,對需要進行檢測的建筑物進行科學合理的檢測,并對檢測數據進行有效分析、整合,從而對建筑物進行精確的鑒定,確定其使用價值。本文從檢測的基礎條件出發,對檢測技術的運用進行了闡述,希望能夠從理論層面上為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提供一點支持。
關鍵詞: 建筑工程;結構檢測技術;運用
引言:進行建筑檢測就是要科學、準確地鑒定某一需要檢測的建筑實體忘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就是建筑結構檢測。所謂建筑結構檢測就是基于建筑實體的結構穩定性、結構剛度及結構強度等方面來檢測和鑒定建筑實體,以達到能整體認識建筑物的結構。眾所周知在當代社會在所有人類實用物品中建筑是其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故建筑要具備其存在的價值則不管是其耐久性、還是其適用性、或者是其安全性都必須得到足夠的保障方可。因此只要出現以下任何一種情況:①對某一建筑物的安全性能持有懷疑態度、②因某一建筑物遭到破壞而需要進行維修、③某一建筑物因其喪失某種功能而需進行一定改造并對其可行性進行了解時,就一定要運用必要的技術手段來檢測這些建筑工程結構的安全性及適用性,以保障它們的存在價值。正是基于此,以下就建筑工程結構檢測的技術運用進行一些分析和探討。
一、建筑工程結構檢測技術實施的基礎條件
建筑工程結構檢測是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實踐活動,它和一般意義上的施工操作有很多不同,它在實施過程中會涉及到材料知識、建筑知識以及物理化學知識甚至是電子知識等多方面的內容,具有很強的交叉性,對建筑物進行科學檢測一般都是根據委托人的意見而開展的,當建筑物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時,需要對建筑物進行結構檢測。
首先:委托檢測在工程檢測中占很大部分,是建筑單位對施工質量進行綜合考評的主要方式。其次:當建筑工程在圖紙設計過程中遇到問題時需要進行結構檢測;設計過程中可能會由于對周邊地質情況不了解或者對地基的受力分析不精確而出現結構過分承重,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建筑工程后期使用的危險性。然后:當建筑工程出現質量問題時需要進行結構檢測;簡單地說,當施工質量和前期的設計要求之間存在很大差距時,需要對建筑結構進行整體的、全面的檢測。再者:當建筑物使用年限較長時需要進行結構檢測;這是因為建筑物在長期使用之后,建筑結構會產生一定損害,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性和穩定性,這時需要對建筑物進行全面檢測,以便后期維修工作、改造工作的展開。再次:對于城市中的歷史建筑物和古代文物要定期進行結構檢測,一方面要考慮到文物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考慮到文物原貌緊接著:當建筑物在受到自然災害或者人為災害時要進行結構檢測,要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進行進一步核查,以免發生意外。最后:如果建筑物在使用過程中曾經出現過超載現象,建筑單位需要對建筑物進行檢測,超載使用可能會對建筑物造成很多不可預料的傷害,例如:在沒有對建筑物地基承載能力進行精確核算就開展加層改造工作,又或者是隨意打洞、拆墻,這些都會影響到結構的安全性,對建筑物的使用造成威脅。建筑工程的結構檢測,不單純是對項目施工安全性和整體質量的考核,同時在危房改造以及古建筑保留中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建筑工程檢測技術介紹
1 紅外熱成像檢測技術
建筑物內部結構分子通常是持續運動的,若是建筑物內部結構出現了一些缺陷,則相對應的熱傳導也會發生變化,進而導致建筑物表面各部分的溫度不一致。此情況下,可采用紅外檢測設備來檢測建筑物的紅外輻射情況,進而進一步明確建筑物缺陷所在的位置。熱成像通常是向建筑物的內部注入連續熱流,之后,熱流會依據建筑物內部的結構發生一定的擴散,進而使得建筑物表面溫度出現變化,此時,通過測試表面的溫度,就可以確定內部缺陷的位置。目前,紅外熱成像檢測技術在建筑的節能保溫效果的檢測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運用,可在不接觸的情況下進行大范圍的掃查。此外,紅外熱成像檢測技術還能夠有效的檢測滲漏、碳纖維加固質量等情況。
2 路用雷達檢測技術
路用雷達檢測技術主要是指一種采用高頻電磁波的方式來探測地下結構體的新型技術。當前,在建筑工程中,通過運用此技術,可檢測出混凝土內部缺陷及鋼筋的分布狀況。路用雷達檢測技術作業。此外,當利用電磁波發射到建筑物時,通常會有部分脈沖波能量返回,此時就可根據反射回波的速度、時間、波幅和波形,獲得目標介質的空間位置和結構。
3 射線檢測技術
一般來說,射線檢測技術的技術含量較高,且其還能夠在不同環境下對建筑構件內部使用強度、抗壓能力進行一定的評估。對于建筑工程中射線檢測技術的運用,可較好的檢測構件缺陷。同時,射線檢測技術還可對構件的尺寸大小、內部構成進行一定的檢測。此外,在進行建筑工程工藝的分析時,也可采用射線檢測技術進行,進而提升建筑物構件的質量、性能。
4 磁粉檢測技術
通過磁粉檢測技術的運用,能夠快速檢測出構件材料的質量,目前,此種檢測方式在建筑工程也獲得了較為廣泛的運用。通過運用磁粉檢測技術,可以檢測出肉眼很難分辨出的構件缺陷,進而對建筑工程的質量進行較為準確的分析與評價。
三、建筑工程結構檢測技術的具體運用
1 砌體結構的功能檢測
傳統的建筑項目大多采用砌體承載的方式,它具有取材便利、保溫效果良好、隔熱隔音性強等優勢,所以直到今天也備受建筑行業的青睞。但是砌體結構在建筑工程中也存在一定缺陷,例如:塊體和砂漿之間的粘合程度低、自身重量大等,受到外界強力撞擊后,極易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害,再加上砌體是整個建筑物的核心承重,所以將直接決定建筑工程的實用性。對砌體結構的檢測內容主要包括砌體強度和砂漿強度。其中砌體強度的檢測主要依靠扁頂技術和軸壓技術,都是對砌體的受壓能力、工作應力、彈性模量等進行檢測;砂漿強度的檢測主要是采用筒壓技術和貫入技術,利用樣品檢測,估算整體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情況。
2 鋼結構檢測
和混凝土結構相比,鋼結構的使用頻率相對較低,但是由于鋼材料具有材質均勻的特點,所以使用鋼材料的建筑物在整體強度、塑性、韌性等方面具有優勢,再加上部分建筑物對施工材料有嚴格要求,因此鋼材料施工仍然在建筑工程中占據重要地位。鋼結構檢測主要是對鋼材料的物理性能進行檢測,查看是否存在內部缺陷,而常用的技術大多來自于國外,主要有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和射線檢測技術、滲透檢測技術等。
3 混凝土結構檢測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之一,同時,混凝土的施工質量直接影響著建筑項目的使用價值和安全性能,在實際工作中對混凝土結構展開科學的檢測至關重要。主要從混凝土施工材料檢測、建筑構件性能檢測、混凝土強度檢測等方面入手。
四、結語
總之,在建筑工程結構檢測實踐中,檢測人員要嚴格遵循這些規范,一絲不茍地落實相關措施,從而保證檢測結果的科學性、可靠性和準確性。 建筑企業和相關行政管理部門,要充分認識到建筑結構檢測的重要意義,不斷推動建筑結構建設技術的發展與升級,與當前建筑工程設計和施工技術相同步,從而使之更好地為工程建筑施工服務,最大限度的保證工程質量,提高建筑安全水平。
參考文獻
[1] 吳林.建筑工程結構檢測技術研究進展[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1):187-187.
[2] 王偉夏,郭昊峰.建筑工程結構檢測技術研究進展[J].房地產導刊,2016,(27):48.
[3] 任飛.建筑工程結構檢測技術的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2015,(34):262.
[4] 陳霞.建筑工程結構檢測技術的實際應用探討[J].城市建筑,2015,(2):97-97.
[5] 張春松.淺談建筑工程結構檢測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21):1408-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