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秋菊
摘 要: 公路運輸事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對沿線經濟發展起著積極的帶動作用。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設過程中要不斷的提高施工質量,保證公路工程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滿足交通量需求,緩解交通壓力。必須做好路基填筑施工工作,本文將灰土擠密樁用于黃土地基治理施工,可提高路基承載力,進一步提升工程整體質量。
關鍵詞: 灰土擠密樁;公路工程;質量控制
一、灰土擠密樁施工原理
灰土擠密樁法的施工原理是用打樁機在軟土地基施工部位形成樁孔,選用石灰進行回填,形成全新的復合地基,增強軟土地基的承載能力。在成樁的過程中進行打擊夯實處理,有效的減少了樁體周圍土層縫隙,改變了土層原有結構,形成新的更為密實的結構,在增強增強軟土地基的牢固程度,提承載能力的同時,還能夠減少路面沉降,提高路面平整度,行車舒適度也有所提高。灰土擠密樁施工法對于軟土地基的處理具有良好施工效果,主要應用與濕陷性黃土分布較廣的地區,能夠有效改善軟土地基的濕陷性,提高軟土地基的承載能力。其施工特點如下:
1、工期較短。在灰土擠密樁施工的過程中,不需要進行開挖作業,相較于其它加固方法,能夠有效的節約施工時間,加快工程進度。
2、施工范圍廣。在灰土擠壓密樁法的施工過程中,由于灰土擠密樁自身的優勢,施工范圍最深可達二十米,能夠深入軟土地基內部,從根本上提高軟土地基的承載能力。
二、工程概況
某公路位于盆地黃土區,路基濕陷等級在Ⅲ以上,濕陷厚度達10mm,容許承載力為120KPa左右。經過對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的勘測,擬采用灰土擠密樁對濕陷性黃土路基進行處理,根據實際濕陷厚度,樁長設計為6—9m左右,直徑為0.4m,灰土配合比為3:7。采用沉管法成孔,嚴格遵循相關技術規范進行施工,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在規定工期內完成工程建設。
三、公路工程灰土擠密樁施工工藝
1、施工材料準備
灰土擠密樁施工所采用的主要材料是土料和石灰,二者拌合之后產生膠泥反應,提升灰土樁的整體強度,且具有良好的水穩性能。應在充分掌握公路工程實際地質條件的基礎上,確定所需材料的規格及數量。通常采用粘性土或粉土,塑性指數大于4,且將有機質含量控制在5%以內,禁止采用耕植土。石灰需提前3—4天消解,并進行篩選,及時清除雜質及生石灰塊,最大粒徑不得超過5mm,石灰質量應保持在Ⅲ級以上。嚴格按照《公路土工試驗規程》的要求對原材料進行土工試驗,明確其各項技術參數,諸如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等,以此為依據確定最佳配合比。
2、樁位放樣
全面清理施工現場的碎石、雜物,整平場地,并適當碾壓密實,提高基層承載能力。隨后繪制樁位平面圖,注明施工順序、編號等,以此為依據進行樁位放樣,采用全站儀測量樁體位置,將誤差控制在5cm以內,樁點通常布設為梅花狀,撒入石灰定點。待放樣工作完成后,由專業技術人員復核驗收,一旦出現誤差過大現象,必須及時采取糾偏措施,為后期施工提供積極指導。
3、成孔施工
為保證樁孔質量,宜進行成孔擠密試驗,并按照規定要求檢驗擠密效果,以此為依據適當調整設計方案,通常情況下,成孔試驗數量應在3個以上,以保證試驗結果的準確性。同時應注重分析試驗階段存在的問題,明確具體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避免正式施工中出現類似問題。沖擊法、沉管法、爆擴法等是成孔擠密施工中常用的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側向擠密樁孔內部土體,不同方法適用的土質情況也存在差異,應充分掌握實際地質條件,選取適宜的施工方式。其中沖擊法應用較為普遍,將沉管機運行至指定位置,并安裝固定,沉管樁尖與樁位中心保持一致,校核樁管垂直度,將其誤差控制在1.5%以內,樁尖入土后低垂輕擊,直至達到設計深度。通常情況下,由坡腳位置開始施工,逐漸向外推進,宜間隔進行成孔施工。
4、填料拌合及運輸
根據配合比例確定各項原材料用量,充分攪拌均勻,且顏色保持一致,在拌合過程中應適量加水,與最佳含水量誤差控制在1%—2%左右。若含水量過小,可能會出現揚塵現象,造成環境污染,同時含水量也不宜過大,以免存在花白料、結塊等問題,影響材料使用性能。拌制完成的填料應及時采用自卸車輛運送至施工現場,做好運輸車輛的覆蓋工作,避免在運輸過程中出現溫度、水分等流失過快。
5、樁孔填夯
首先,按照規定標準檢測成孔質量,確保垂直度、孔徑等達到技術標準,將誤差控制在條件允許范圍之內,防止對成樁質量造成影響。為避免后期施工過程中出現縮孔現象,還應當夯實孔底,消除底部虛土,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最佳的夯擊次數。其次,按照規定標準進行夯填施工,填料應分層回填,每層厚度控制在300—400mm左右,不宜過大,以免影響壓實程度。采用量斗向樁孔內定量下料,由夯實機械分層夯實,直至達到設計標高。應保證夯實機安裝的穩定性,不得在夯實過程中出現傾斜或位移現象,降低樁體的整體性及穩定性。組織施工人員實時記錄填料數量、夯擊次數等相關參數,為后期質量驗收提供數據支持。待樁體施工完成后,應在規定時間內組織技術人員檢測成樁質量,一旦存在質量不達標現象,必須分析問題出現的具體原因,并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確保灰土擠密樁的穩定性,實現對路基的有效加固。
6、養護
成型后可及時進行養護施工,一般可鋪設塑料薄膜,養生周期為7d,應確保其濕潤度,并做好交通管制。如分層施工灰土墊層,完成下層石灰穩定土碾壓作業后,需及時進行上一層灰土墊層鋪筑,無需專門養生期。
四、公路工程灰土擠密樁施工質量控制
1、灰土樁樁體回填前,各作業隊根據配備的夯實機具形式、錘重進行壓實度的試驗,確定虛填厚度、夯擊次數。試驗由各工區負責人負責、試驗室配合采集數據,此數據只作為各施工隊內部控制壓實度的依據,項目部不以施工過程中的夯擊次數作為合格依據,項目最終以檢測的壓實度為合格依據。
2、人工回填時,裝載機將灰土堆放在孔口的距離必須大于1m,這樣可以保證人工從鏟灰土到填入孔內有一定的時間差(通過距離保證時間差),同時可避免人工一次性將大量灰土直接推入孔內。
3、夯實過程中操作人員必須隨時觀察夯實機的運轉情況(夯實機就位是否平穩、夯錘是否在孔中心、夯錘提升高度是否正常、夯錘是否處于自由落體狀態、且每次夯擊是否夯實、自動回機灰土流量是否正常),保證夯實效果。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灰土擠密樁施工原理和施工流程的詳細分析,辯證分析了在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的要點。隨著我國經濟發揮咱速度的不斷加快,公路交通運輸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如何提高公路工程建設的質量是當今急需解決的問題。灰土擠密樁法,能夠有效的增強軟土地基的穩定性和承載能力,對于提高公路工程的質量發揮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黃闖.灰土擠密樁在隴西濕陷性黃土敏感地區高速公路地基處理中的應用[J].公路與汽運,2012年04期.
[2]吳文海.灰土擠密樁法在大厚度濕陷性黃土地區地基處理措施研究[J].中國建材科技,2015年04期.
[3]沙紅衛,江黎,吳紅斌.灰土擠密樁處理濕陷性黃土地基的效果評價[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7年07期.
[4]郭小云,王敏,閆嘉慶等.灰土擠密樁法和強夯法處理濕陷性黃土地基的效果對比[J].施工技術,2012年19期.
[5]王紅勝,葛忻聲,胡志強. 灰土擠密樁與CFG二元復合地基在濕陷性黃土中的應用[J]. 中華民居.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