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劍松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發展進步、企業管理要求提高,以及社會對安全環保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物資質量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通過不斷完善物資質量管控體系,規范采購過程管理,加大入庫檢驗力度,物資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均保持在98%以上,有效保障了油田生產建設所需物資的安全供應。
關鍵詞:企業管理;物資質量;生產建設;質量效益;管控體系
物資質量是企業安全生產的基礎,也是企業最大的效益,供應物資的質量好壞直接關系著企業的安全生產能否順利進行。油田作為國有特大型能源企業,生產建設所需物資保證采購物資質量,不僅是確保油田生產建設安全平穩運行的前提,也是低油價形勢下確保油田發展質量效益、推進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
一、實施背景
目前,油田質量管理中還存在供應商質量控制不嚴,技術資料不規范,檢驗能力和手段不足,質量管理存在漏洞等諸多方面的問題。為解決這些質量管理過程中的問題,我們形成了健全物資質量控制體系構建的思路,形成全過程、全方位、全員參與的質量管理方式。
(一)強化物資質量管理是國家發展的形勢要求。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把質量工作擺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實施質量強國戰略”列為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對質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隨著油田專業化、市場化、社會化改革的更加深入,質量管理工作需要在提高效率效益、打造核心競爭優勢上作出更大貢獻,體現更大作為,質量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將更加凸顯。
(二)強化物資質量管理是確保物資本質安全的前提保障
物資質量事關油田生產建設本質安全,抓好物資質量管理是油田實現安全生產、清潔生產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物資采購供應工作是各類物資進入油田生產施工環節的第一個節點,把好采購物資質量的第一道關口尤為重要。牢固樹立“以質量為生命”的理念,不讓任何有質量問題的物資進入油田生產現場,是全面保障油田生產建設需求,確保物資本質安全的重要前提。
二、主要做法
質量是效益的前提,為提升采購物資質量,確保油田生產建設本質安全,推進物資供應管理提質增效,物資供應處不斷健全完善物資采購全過程質量管控體系,強化重點關鍵環節控制,確保物資質量全過程受控,為油田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三、規章制度精心設計,構建全方位質量管理體系
一是健全物資質量管理制度。為全面掌握物資采購供應業務運行現狀,對現有物資質量管理制度執行情況進行全面的評估,查找問題,明確制度優化提升的方向,通過修訂優化、查遺補缺,清晰制度管控界面,明確業務執行依據,提高制度與業務的匹配度和可執行性。結合油田質量管理需求,相繼修訂完善《物資質量督查實施細則(試行)》《不合格物資處理及質量管理責任追究實施細則》《勝利油田物資采購供應風險保證金管理規定》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對物資采購供應到使用各環節的質量管理要求、操作內容等做出明確規定,形成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處置,覆蓋物資質量管理全過程的制度體系。修訂《勝利油田供應商動態量化考核實施細則》,實施動態星級管理,定期按物資品種發布供應商星級排名,累計清理無業績供應商172家,目錄20000余項,從源頭上提升供應商質量。
二是強化質量責任的全面落實。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制定相關規定,確定各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作為質量工作第一責任人,細化領導干部質量職責及考核要求,全面促進質量責任落實。在梳理完善物資質量管控措施和要求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落實物資采購供應使用全過程的管理責任,對查出的質量問題按照“四不放過”的要求,查明問題原因,厘清責任歸屬,依規追究責任,使各級管理人員“不敢不重視質量”“不能不重視質量”。建立物資質量定期通報制度,通過整理、匯總入庫前檢驗以及監督抽查、勘探開發監督、二級單位反映的質量問題,按季度編發《物資質量監督公報》,對出現不合格的物資及其供應商嚴格執行后處理措施,視程度分別對供應商的采取逐批報檢、停止采購和列入黑名單等后處理措施,對入庫前檢驗確認的不合格物資在進行退(換)貨基礎上,按比例扣繳供應商采購風險保證金。
(三)質量檢驗精益求精,建立全過程受控的檢驗流程體系
推行聯合質量驗收和監督檢驗。對油田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術能力和質量管理能力的關系到油田安全生產,以及關鍵性的大宗物資,強化制造過程中的質量管理工作。建立油田物資質量驗收檢驗目錄,將質量控制關口前移,參與到供應商的聯合質量管理中,對供應商的檢驗設備、人員資質、檢驗能力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建立從供應商原材料購入、生產加工過程,直至產品出廠檢驗的全過程質量監控,做到包括原材料合格報告、生產過程控制記錄等均有臺賬可供查詢,增強產品質量的可追溯性。物資到貨時對到貨物資實施的外觀、標識、標牌檢查、尺寸檢測、質量證明文件和技術資料審查,物資出廠前必須由物資供應部門會同工程、生產、技術、機動等部門和使用單位,根據生產建設項目設備試運行計劃,參與設備性能評價,協調供應商開展技術指導、現場服務,及時處理相關質量問題。依托供應商檢驗能力在設備材料出廠前進行聯合質量驗收和監督檢驗,并隨貨附帶出廠檢驗報告、合格證等資料。充分利用油田現有檢驗力量,對各類到貨物資開展化學成份、物理性能、力學性能及無損檢測等專業化檢驗,不具備檢驗能力的,委托有檢驗資質的專業檢驗檢測機構實施。承包商供料物資質量驗收檢驗由其物資供應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對于乙供料物資,承包商在自行完成質量驗收檢驗后,向工程建設單位進行質量報檢,工程建設單位物資供應部門會同工程部門應視情況組織對其供料物資進行抽樣復驗或復檢。對生產周期較長的關鍵性設備在技術要求中應增加工藝裝備等內容,要求生產企業嚴格按照技術要求組織生產和進行質量控制,并進一步完善必要的工藝設備,加快質量改進。針對質量保證能力差的供應商,在加強監造管理的基礎上,結合2017年總部推行的質量評估機制,有針對性的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幫助供應商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履行質量責任,提升產品質量。
四、認識與體會
物資質量管理是全員管理,全過程管理,要標本兼治必須從物資管理的源頭抓起,從工作程序的環節抓起,并配以有效的監督機制,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
(一)規范采購管理是確保油田采購物資本質安全的前提
按照物資采購依法合規的要求,目前,油田物資采購已經實現了“應招必招,能招盡招”,特別是公開招標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采購程序上基本實現了依法合規。但仍存在有些招標的產品質量不合格等現象,物資質量管理上必須牢固樹立危機意識,加大采購源頭規范和治理的力度,在采購方案制定、供應過程控制、招標結果執行等細節上下功夫,不斷提升物資采購的質量和效率,實現對采購風險、管理風險和質量風險源頭控制,從源頭確保采購物資本質安全。
(二)全員質量意識是提升質量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
全員質量管理關在于提升全員質量意識,牢固樹立“以質量為生命”的理念和“安全供應第一”的價值取向,打破質量管理靠檢驗、靠處罰的被動管理思維,推動形成人人有責、全員參與的質量管理氛圍。以集團公司“重服務、重質量、重品牌、重口碑”的供應生態文化理念為引導,堅持采購必須向供貨商明確質量標準和驗收條件、堅持供應從計劃到結算各環節質量風險分解到位,堅持質量不合格責任必糾機制,形成對質量管理全員參與、全過程覆蓋,確保質量信息成為供應商的基礎信息,實現質量價值成為物資供應的核心價值理念。
(作者單位:勝利油田東勝精攻石油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